心理類型(概念)

心理類型(概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心理類型即性格類型。心理類型理論的首次出現是在1913年。當時正值召開國際精神分析大會。榮格在該次會議上提出個性的兩種態度類型:內傾和外傾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分析心理學命題。榮格把人的心理傾向劃分為外傾型和內傾型兩種基本心態,並歸納出四種心理功能,即思維、情感、知覺和直覺。在他看來,不同的心態與心理功能的組合形成人的不同心理類型,從而導致性格的根本差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類型
  • 外文名:Psychological Types
  • 提出時間:1913年
  • 提出原因:正值召開國際精神分析大會
  • 提出者榮格
  • 套用:心理學
基本理論,分類,領域專家研究,

基本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布里格斯和邁爾斯母女在榮格的兩種態度類型和四種功能類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判斷和知覺兩種類型,由此組成了個性的四維八極特徵,它們彼此結合就構成了十六種個性類型。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後,編製成了《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從而把榮格的類型理論付諸實踐。繼而,邁爾斯又在榮格的優勢功能和劣勢功能、主導功能和從屬功能等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功能等級等概念,並有效的為每一種類型確定了其功能等級的次序,又提出了類型的終生髮展理論,對心理類型理論作出了新的發展。約翰.畢比博士在《類型與原型》中,將心理類型理論和原型理論系統地結合在一起。華南師範大學申荷永教授將心理類型引進了中國。

分類

1921年他在《心理類型學》一書中又作了詳細的闡述,並提出了四種功能類型,即理性功能的相互對立的兩種類型──思維功能與情感功能和非理性功能的相互對立的兩種類型──感覺功能和直覺功能。心理類型共有八種: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知覺型、內傾知覺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雖然人的性格千差萬別,但每個人必定較為明顯地傾向於某一種心理類型,如科學家主要屬於外傾思維型,哲學家多為內傾思維型,而文學藝術家多為內傾直覺型。
(1)外向型
①思維外向型。表現為注重客觀條件,相信一般公式,壓抑自己的情感。
②感情外向型。表現為對具體事物作出評價時,以自己當時的情感決定迎拒。
③感覺外向型。表現為憑感覺印象評估現實事物;考慮得少,以隨波逐流應付現實,常常得意洋洋。
④直覺外向型。表現為主觀態度占優勢,一方面對新事物、新觀念易接受,前途在望,另一方面又瞻前顧後,易悲觀失望。
(2)內向型
⑤思維內向型。不關心外界,從內心思索,多注意自己的觀念,情感冷淡,甚至神秘,易為他人誤會。
⑥情感內向型。情感上沉著、暗晦,使人感到莫測高深,有些神秘,易為人誤會為冷酷無情的人。
⑦感覺內向型。和事物保持一定距離,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事物。
⑧直覺內向型。脫離實際,不關心外界事物,從想像中過內心生活,往往多空想,不可思議。
作者還按以上類型確定科學家和藝術家,理性型和非理性型形成的類型學,推動了人格心理學的發展。

領域專家研究

約翰·畢比(John Beebe)資深榮格心理分析師,國際著名的人格心理類型學專家,醫學博士、精神科醫師兼榮格分析師,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專業委員會主席,舊金山榮格研究院前院長和舊金山榮格學院顧問。其傑出的工作被授予“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傑出終生會員,“國際心理類型協會”頒發的傑出貢獻總統獎。
在這裡,約翰·畢比所強調的“意識”,實為一種“心識”(Heart-Mind Consciousness);惟有心識,始為智慧;由此直抵“心理學”(Psychology)的本義與核心(西文的Psychology,詞根已包含靈魂與心靈)。這也符合我所強調的以心為本的心理學與心理分析(Psychology of the Heart),惟有領悟此“心識”,始能認識自我,感受自體與自性,實現自性化的過程,領悟心靈所能達到的境界。儒家的“忠恕”、佛家的“慈悲”,道家的“善心安愛”,都可在此發揮心理分析之治癒和轉化的作用。
約翰·畢比從原型水平構建的八種心理類型模式,其中隨處可見中國文化的身影與神韻。他自己將其稱為“方便法門”,不僅是心理分析的利器,也可套用在心理輔導與心理治療,以及人力資源和組織管理,社會歷史和藝術文化等諸多領域。《類型與原型》的最後一章,便是“心理類型的套用”,匯集“交流中自體原型的模型”、“心理類型識別”、“對榮格《紅書》的分析”、“綠野仙蹤:美國的政治心靈發展”和“絕非異類:對電影《豪斯醫生》的心理類型學分析”等多篇論文,在理論建構的基礎上,呈現“畢比心理類型”的實用價值。
《類型與原型》是其對分析心理學的新貢獻,堪稱心理類型新論,尤其是已被國際公認的“畢比模型”(Beebe Model),對心理類型背後所包含的原型以及原型意象的心理分析。在約翰·畢比看來,“每一個意識的類型學位置背後,都有一個原型在參與,引領我們成為英雄、父母、甚至兒童和異性。由此,能夠使我們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在他看來,“本書的每一章都是在講述一個如何能夠成為一個有智慧之人的故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認識自己是為了成為自己,明心見性,發揮自己內在的天賦,獲得心靈所能達到的境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