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主觀幸福感是當代心理學中關於幸福感研究的兩個方向。它們的差別主要在於對於幸福感的定義不同,由定義的不同,導致了學者在研究方式、測量工具、以及評估幸福指標上的差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幸福感
  • 隸屬:心理學
  • 評價指標:自我接受、個人成長、生活目標
  • 特點:對於幸福感的定義不同
定義,特點,比較,

定義

心理幸福感,是個體根據自定的標準,通過對自我生存質量進行綜合評價而產生的一種比較穩定的認知和情感體驗。翻其評價指標包括自我接受、個人成長、生活目標、良好關係、環境控制、獨立自主、自我實現、生命活力等一系列維度。

特點

心理幸福感以亞里士多德的實現論為哲學基礎:“至善就是幸福。” 心理學者Carol D.Ryff認為幸福不能等同於快樂,批評了主觀幸福感研究對情感的過度關注,認為心理幸福感應該定義為“努力表現完美的真實的潛力”。並發展出六維心理幸福感模型。六維分別為:
1.自主性
自我決定、獨立;從一定程度上看能夠克服社會壓力去思考和行為;能夠對個人的行為進行自我調整;能夠依據自己的標準對自我加以判斷。
2.環境駕馭
具有駕馭環境的意識並能夠很好地駕馭環境;對複雜的環境和外部活動能夠加以控制;能夠有效地利用環境所提供的各種機遇;能夠選擇和創造與個人價值和需要相適應的環境條件。
3.個人成長
具備一種不斷發展的意識;認為自我處於不斷成長與提高的過程中;喜歡嘗試新事物;希望實現自身的潛能;能夠看到自身隨時間推移而出現的進步;希望自身在知識和效能方面有新的提高。
4.積極的人際關係
擁有融洽、真誠的人際關係;關心他人的福利;擁有心心相印、緊密無間的朋友關係;能夠相互理解、互諒互讓。
5.生活目的
有生活目標和方向感;能夠感受到當前和以往生活的意義;對人生持有信念。
6.自我接受
對自我持有肯定的態度;承認和容忍自身在很多方面的優缺點;對過去的生活持肯定的態度七。
其中生活目的和積極的人際關係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兩個。

比較

基於不同快樂論與實現論兩種不同的哲學觀點,現代幸福感的概念與定義上顯示出主觀幸福感(SWB)與心理幸福感(PWB)兩種不同走向,並且由此導致幸福感的概念模型、研究思想、技術體系、關注內容等方面眾多差異與衝突,主要表現在:
1.哲學背景。現代幸福感研究的概念體系隱含著不同的哲學觀點。主觀幸福感的哲學基礎是快樂論,心理幸福感的哲學背景是實現論。因此,對幸福感理解存在分歧,在主觀幸福感看來,快樂就是幸福,而實現論者更為關注自我實現與人生意義。
2.概念差異。主觀幸福感把快樂定義為幸福,具體來說就是擁有較多的積極情緒,較少的消極情緒和更高的生活滿意 (Diemer,1999)。而心理幸福感研究者認為,幸福不能等同於快樂,應該從人的發展、自我實現與人生意義的角度進行理解,幸福感是人們與真實的自 我諧調一致(Waterman,1993),是努力表現完美的真實的潛力(Ryff&Singer,1998,2000),是自主、能力、關係需 要的滿足(Deci&Ryan,1985,2001)。
3.指標體系。從定義出發,SWB與PWB分別發展出不同的測量指標,主觀幸福感(SWB)主要包括3個經典的測評指標:生活滿意、正性情感、負性情感,而心理幸福感的指標則涉及自我接受、個人成長、生活目的、良好關係、情境把握、獨立自主、自我實現、生命活力等一整套變數。
4.測評工具。與測評指標配套的主觀幸福感的代表性測量工具有Diener(1985)的《生活滿意量表》 (SWLS),Bradburn(1969)編制的《情感平衡量表》(ABS)以及Watson,Clark和Tellegen(1988)的《積極與消 極情感量表》(PANAS);而心理幸福感主要有Ryff的基於人類發展觀編制的《多維幸福感量表》,Crikszentmihalyi等人根據其“心流 理論”(theory of flow)發展出一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測量活動經驗的品質的經驗取樣法(theexperiencesamplingmethod,ESM)。 Waterman(1993)對幸福感快樂與顯現的區分而發展出《人格展現問卷》 (PersonallyExprssiveActivityQuestionnaire),而自我決定理論發展出《主觀活力量表》、《人格抱負指標》、 《基本需要》(關係、能力、自主)問卷。
5.評價角度。幸福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界定:①以外界標準界定的幸福。認為幸福是基於觀察者的價值體系和標準,而不是 基於行動者的主觀判斷。②以情緒體驗界定的幸福。認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緒體驗,可通過比較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何者占優勢來判斷。③個體自我評價的幸福。認 為幸福是評價者個人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評估。後兩者構成所謂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所謂主觀,就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完全由行動者自己評價,重視個體自我評價,認為幸福是評價者個人對真生活質量的整體評估。
而心理幸福感則是觀察者(心理學專家)對行動者的描述,PWB認為幸福感有其客觀的心理標準,而不僅僅基於個人自己的主觀判斷,這個客觀標準就是人的潛能實現程度。
6.理論取向。典型的主觀幸福感者迴避理論,重視實證和操作研究,建議採取徹底的經驗主義方法和可操作的定義,其心理學 背景是基於行為主義。例如,主觀幸福感的代表人物Diener(1998)就認為在大型理論模型建構之前,我們需要知道更多的基本事實。早期的 Badburn的情緒的經典研究對幸福感的理論含義就很少留意,同樣,生活滿意研究產生於社會實踐的套用,並沒有詳細闡述幸福感的理論實質 (Sauer&Warland,1982),生活滿意的研究被認為是數據導向而不是基於明確理論框架 (Headey,Kely&Wearing,1993)。相反,心理幸福感則更重視理論建設與理論建構,更關注幸福感的本質和涵義,認為理論研究 能夠抓住幸福感的本質與核心問題,導致有意義、有價值的研究結果,並揭示其內在意義(Calsyn&Davidson,1978),並促進研究結 果的廣泛套用(Benbenishty,1989),與人本主義有著共同之處。
7.結果與過程。主觀幸福感重視結果,認為幸福就是欲望的滿足,表現出典型的實用主義精神。而心理幸福感則更注重過程,認為幸福是活動的副產品, 而心理幸福感則具有較多的理想主義色彩。因此,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Happiness,hedonic,Well- being,eudemonia,psychological well-being,subjective well—being這些概念的異同,在我國幸福感研究中,通常不加區分,互相通用,通常譯為“幸福感”或“主觀幸福感”。但從幸福感研究的哲學與心理學 傳統來看,Happiness(快樂),subjectivewell—being(主觀幸福感或主觀良好狀態),是主觀幸福感使用的術語,而 eudemonia(幸福),psycholog.icalwell—being(心理幸福感或心理良好狀態),是心理幸福感研究使用的術語,這兩者哲學 背景與心理學涵義是不同的,表達著不同的研究範式、取向或視角。

我國幸福感研究的概念模型基本上是採用主觀幸福感的定義體系。例如,程灶火等(1998)認為,主觀生活質量或主觀幸福感包括兩個主要成分:情感成分為個體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緒體驗,認知成分為個體按自己獨特的標準對客觀生活狀況總體的認知評價。
其他研究者認為,主觀幸福感是人的一種重要態度,它反映了人對個人生活總體的評價和滿意程度,主觀幸福感也是反映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參數,它標誌著個體心理生 活的質量;和其他人態度一樣,主觀幸福感對人的行為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景淑華、張積家,1997)。
主觀幸福感是評價者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 整體性評估,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鄭雪、嚴標賓、邱林,2001);
幸福感是人們根據個人的標準對自己的生活質量的整體性的、肯定的 評估,它包括認知和情感成分(黃希庭、鄭涌等,1999)。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是一種主觀的心理體驗,是基於感受主體的價值體系和標準,而不是基於他人 的標準(劉次林,1999);
幸福感是主體與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及自我到達完滿統一,並對這種完滿統一自我認同及欣賞的感覺(杜小陸,2000);
主觀幸福感是對生活滿意度和個體情緒狀態的一種綜合評價,它不僅敏感地反映出人們對自身生存質量的關注和感受,而且與許多重要的心理健康指標,如樂觀、適應性、焦 慮與抑鬱以及自殺行為有密切關係(李靖、趙鬱金,2000)。
因此,在我國目前研究使用的概念中,主觀幸福感、幸福感、幸福度、主觀生活質量、心理福利等涵義基本接近,都是基於主觀幸福感(SWB)的概念模式。我國目前在幸福感研究中使用的幸福感測評工具,例如李靖、趙鬱金(2000)修訂的《Campbell 幸福感量表》,劉仁剛、龔耀先(1999)修訂的《紐芬蘭大學幸福度量表》,程灶火(1998)等編制的《兒少主觀生活質量問卷》,以及在研究中使用的 《情感量表2》(Affectometer 2,Kamman&Flett,1983),均是基於主觀幸福感概念模型與指標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