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憂思:轉型期學生個性心理研究

德育憂思:轉型期學生個性心理研究

《德育憂思轉型期學生個性心理研究》是1999年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會昌

基本介紹

  • 作者:陳會昌
  • ISBN:9787507508536
  • 頁數:285
  • 定價:16.00
  •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5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德育憂思》前言
20世紀最後一個10年對中國人民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在這10年裡,中國人民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在以江澤民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中央的領導下,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變革。經濟建設為中心,成為這一時期的首要時代特徵,也成為構建時代精神的基本出發點。這是中華民族走出低谷,走向騰飛的1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所有領域發生巨大革命性變化的10年。在這種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在迅速的變化中經受了嚴峻考驗。
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教育,在這10年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科教興國”已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而對社會變遷中我國教育的研究工作,則成為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個全新的課題。
科學研究永遠應該走在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前沿。在新時期的變革中,我國教育工作者面臨著過去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新問題,新情況,社會變化使他們興奮,也使他們困惑。在經濟轉軌、與先進國家接軌過程中,各種價值觀念相互碰撞,迫使教育工作者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觀念的轉變,理念的重新構建,行為方式的調整每天都在發生著。非如此,他們就不能適應急風暴雨般變化著的時代。研究這些新情況,摸索學校教育中的新規律和新特點,就成為教育研究者的迫切任務。
從1997年開始,筆者承擔了全國教育科學“九五”重點研究項目《社會經濟轉型期中小學生的品德發展和教育》。研究工作之初,我們對所要研究的問題並不十分清楚,只是隱約地感覺到探索這個問題的艱巨性和複雜性。之所以艱巨,首先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現成的理論作為指導,我們所研究的是中國從來沒有發生過的變化中的學校教育過程,而這種社會政治、經濟變化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的挑戰遠遠大於對智育工作的挑戰。我們學校的德育工作幾乎是處於社會政治、思想、法律、哲學、倫理、心理、宣傳、媒介等上層建築各領域變化的焦點上,其複雜性無論怎樣估計都不會過高。
其次,從研究方法上,我國教育研究工作者多年來一直沒有突破一個窠臼,就是對這種具有廣泛社會背景、對所考察問題不十分清楚的課題究竟採用什麼方法最有效。幸好,筆者於1996年8月參加了由國際心理學會和國際跨文化心理學會組織的一個“定性研究方法高級講習班”,並從這個講習班獲益非淺。
大約從80年代起,國際上各個學科,包括社會學、人類學、衛生學、醫學、教育學、心理學、人種志學(或稱民族學)及一些相關的跨界學科,如文化人類學、心理語言學、認知人類學、健康教育學等學者開始意識到,唯有採用生態效度更高的定性研究方法,才能更有效地發現人類認識、行為的規律,也才有助於把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從較小的樣本向更大的群體推廣。因此,最早由一些社會學家、人種志學家創立的各種定性研究方法,如參與觀察、現場研究、無結構和半結構訪談等方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各種定性研究技術,也隨著研究設備的發展(特別是錄像設備的運用)越來越得到發展,如對觀察資料、錄像資料和文本資料的編碼技術的發展,使得原本很難進行系統分析的資料,也能得到量化處理。而定性研究的概念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在我國過去出版的教育學、心理學研究方法教科書中,定性研究被認為是“質的研究”,是一種分析性、描述性的研究,而定量研究則是“數量化的研究”。現在,國際上各學科的學者們已經基本上達成了共識:定性研究並不是只進行非量化的研究,它照樣可以得到數量化的資料。
那么,究竟什麼是定性研究呢?現在國際上很多學者認為有以下三個標準:首先,定性研究是站在被研究的人們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人和人類群體的文化和行為;第二,定性研究強調對所研究的社會背景作出全面的、整體的理解;第三,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是靈活而可重複的①。
怎么理解定性研究的這個概念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場,從被研究者的角度出發,來描述和分析人們的認識、行為、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等等。這一條是完全符合唯物主義的。也就是說,教育研究者在沒有獲得確實的證據之前,絕不能先入為主,絕不能從主觀想像、推測、臆斷出發,而必須深入到被研究的人群中間去,看他們怎樣做,聽他們怎樣說,對他們的說法、作法加以描述和分析,找出規律。
相形之下,定量研究就不同了。定量研究一定要在獲得了確切的規律性東西之後,在理論指導下,通過編制量表、問卷和實驗程式等,要么對某個人群進行測查,從樣本向總體推論;要么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干預,把經過實驗證實的有效干預措施向更大的範圍推論。也就是說,定量研究是從研究者出發的,而之所以能夠從研究者的“主觀”出發,就是因為研究者在此之前已經完成了對所研究人群的了解工作,曾經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研究過他們,知道了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心理規律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教育的任何研究,都必須從定性研究開始,特別是當我們對問題不十分清楚時,就更是如此。
為此,我們採用了定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訪談法作為我們第一步工作的基本方法,目的是獲得關於所研究問題的效度較高的、深層的資料。這種方法看似簡單-只要設計好問題,選好研究對象,去談話、錄音、轉寫就行了。但是實際上,問題遠遠沒有這樣簡單。我們在1997~1998年對500多名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學生的訪談結束後,獲得的錄音轉寫材料多達近百萬字,要對這些資料採用新的編碼技術進行量化處理,其工作量和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說,採用這種研究方法,對這樣大規模的課題進行研究,在國內尚屬首次。
第三,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課題組成員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最初,我們憑藉經驗和日常觀察提出了研究假設,但隨著資料的獲取,我們發現原來的假設不能得到驗證,也就是說,我們原來的觀念是不符合現在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實際的。取得資料、處理資料、正確描述資料的過程,也正是我們產生新思想、新觀念的過程,這一過程雖然艱苦,但是卻令人興奮,特別是當我們把這些發現和我們的新觀念拿到實際中去,不斷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和認可的時候,我們就更感到鼓舞。理論可以用來指導實踐,這永遠是研究工作者的追求。
本書是從實踐中來的,我們也希望它再回到實踐中去,幫助廣大中國小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解決他們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把德育的新理論、新思想、新觀念與當前最熱門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是本書的突出特色。
在此,我要感謝我們課題組的所有成員。最初的訪談調查工作,只是由岑國楨、王新榮、王慶芝、郝春東和我本人完成的,以後課題組人員逐漸增多,目前已經是包括全國各地20多所實驗學校、400多名參與者的龐大課題組了。其中,參與本書資料收集工作的人員有:岑國楨、王新榮、王慶芝、郝春東、杜慧琦、江修文、姜爾誠、朱煒、張建衛、王秋虎、陳姬、尚悅、陳蕾、單傑、唐薇、劉燕妮,陳萍、徐扣官、李萬華、張自福、張春玲等。對接受並協助我們進行訪談的北京、上海、河南、黑龍江、江蘇、山東等省市50多所學校500多名師生,也表示特別的感謝。
陳會昌
1999年3月
--------------------------------------------
① Hudelson Patricia M.,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Health Programmes, Division of Mental Health,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1994.

作者介紹

陳會昌,1947年生,河北昌黎人。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兒童心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亞洲和太平洋語言與聽覺》雜誌編委。現在正從事的研究課題有《兒童早斯氣質發展與家庭影響因素的追蹤研究》(中家自然科學基因金)、《以濟轉型期兒童的個性民展與教育》(國家教育科學規劃“九五”重點研究項目)、《兒童面臨的心理壓力及應對策略》(國際合作項目)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過論文200餘篇,在國內發表兒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科普作品400餘種,主編有《中國學前教育百科全書(心理發展卷)》、《兒童心理學百科詞典》等。

作品目錄

前言
上篇:憂
第一章化自國門外
1.1“自戀”的盧剛
1.2自殺:面臨壓力的最無能手段
1.3誠實守信:全人類的道德準則
第二章學生緣何不如昔
2.l對學生道德面貌的評價
2.1.1消極變化
2.1.2積極變化
2.2社會與家庭影響
2.2.1社會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
2.2.2不恰當的親職教育方式的影響
2.2.3家庭經濟改善與精神文明滯後的矛盾
2.3當前德育工作中的困難
2.4國小教師訪談實錄
2.5教師訪談編碼示例
第三章少年有大志
3.l當代學生怎樣看自己
3.1.1積極評價
3.1.2消極評價
3.2學生喜歡的德育活動
3.3學生不喜歡的德育活動
3.4學生喜歡的教師形象
3.5學生不喜歡的教師形象
3.6學生怎樣看親職教育
3.7學生眼裡的社會與傳媒
3.8小學生訪談實錄
3.9中學生訪談實錄
中篇:思
第四章 德育:矛盾、困難、對策
4.1德育大背景及面臨的矛盾
4.2歷史數軸:評價的準繩
4.3向經驗學習
4.460年代人口群
第五章 怎樣評價現代青少年
5.l一個“三段論”
5.2“沉舟側畔千帆過”
5.3謹防“歷史錯位”
5.4自主的勇氣和判斷的誤區
5.5權威型教育風格
5.6德育的心理學化
5.7素質教育與個性全面、和諧發展
第六章 中西比較:教育新視角
6.1中西教育的幾點差距
6.2中西學生生態環境和心理發展比較
6.3教育觀念:我們亟待補課
下篇:變
第七章 打開視窗:學習
7.1盧梭:自然主義教育
7.2裴斯泰洛齊:愛的教育
7.3蒙台梭利:無獎懲教育
7.4艾里克森:本體性教育
7.5羅傑斯:“以學生為中心”
7.5.l羅傑斯的人性觀
7.5.2羅傑斯的“自我概念”說和心理疾病成困現
7.5.3“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
7.5.4“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法
7.6尤尼斯:道德實踐活動教育
7.6.l青年期道德實踐活動的長遠影響
7.6.2尊重人性是道德行為的根本機制
7.6.3道德行為和本體性相輔相成
7.7行為主義:行為訓練法
7.7.1正強化
7.7.2負強化
7.7.3間隔強化
7.7.4訂立契約
7.7.5代幣法
7.7.6精神鼓勵法
7.7.7冷落法
7.7.8反饋法
7.7.9塑造法
7.7.10鏈鎖法
第八章 態度教育論
8.l關於態度的理論概念
8.2實驗干預措施
8.2.l第一學期干預措施
8.2.2第二學期的干預措施
8.2.3第三學期的干預措施
8.3實驗結果
8.3.l實驗班和控制班的學習成績
8.3.2實驗班和控制班被評為優秀班集體的次數
8.3.3實驗班和控制班的業績評估
8.3.4實驗班學生的個性發展狀況
8.3.5“態度教育論”的社會反響
第九章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9.l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9.2適應、壓力、脆弱性
9.3了解學生,未雨綢繆
第十章 尊重平等:新德育觀
10. l尊重學生的原則
10.1.1尊重學生的心靈
10.1.2尊重全體學生
10.1.3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10.2平等對待學生的12條標準
10.3教師的職業素質
10.4德育的自我――他人途徑
10.5德育的四個統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