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斐考古遺址

德爾斐考古遺址

德爾斐考古遺址(阿波羅神廟)為希臘古典時期宗教遺址,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遺址位於雅典西北方帕爾納索斯山麓,遺址系阿波羅神廟所在地,以該廟的女祭司皮提亞宣示的神諭著稱。阿波羅神所說的希臘聖地德爾斐 ,是翁法勒遺址,是“世界中心”。與它的壯麗的自然景色和充滿著宗教含義相符合的是,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它就已經成為宗教的中心和古希臘世界統一的象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爾斐考古遺址
  • 外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 of Delphi
  • 所屬洲:歐洲
  • 所屬國:希臘
  • 列入名錄年份:1987年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景點美圖,遺址簡介,遺址發掘,希臘聖地,阿波羅神廟,崇拜,神諭,探討,評價,

遺址簡介

德爾斐考古遺址(阿波羅神廟)為希臘古典時期宗教遺址,遺址位於雅典西北方帕爾納索斯山麓,因居於該地的德爾斐族人而得名。遺址系阿波羅神廟所在地,以該廟的女祭司皮提亞宣示的神諭著稱。德爾斐是希臘古城,位於科林斯灣北岸福基斯的帕爾納蘇斯山南麓,因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德爾斐族人而得名。
這裡是古希臘時期供奉太陽神阿波羅的聖地,在希臘人的心中,這裡是全世界的中心,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自公元590年起,這裡就成為皮託運動會的舉行地,來自希臘各地的選手在這裡進行傳統的比賽項目同時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向阿波羅神廟敬供禮物。早在公元前2千年,這裡已有人居住。傳說此地最早的神是加伊婭,後來阿波羅殺了替加伊婭守護神壇的巨蟒皮托,遂據有此地。阿波羅神廟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後因火災和地震破壞曾幾度重修。390年,信奉基督教的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 下令封閉屬於多神廟的德爾斐神廟。此後,這裡的廟宇等建築逐漸坍毀。
德爾斐考古遺址
古希臘時期,德爾斐實行貴族寡頭統治,高官、祭司和元老院議員多由多利安貴族擔任。它對希臘許多城邦的政治活動和移民活動有所影響。從公元前582年起,這裡每4年舉行一次盛況僅次於奧林匹亞的皮託運動會,公元前4世紀中期,弗西斯當政者為奪取廟產,與底比斯等其他希臘城邦發生 神聖戰爭 。戰爭為馬其頓王腓力二世的南進提供了機會。不久,希臘本土,包括德爾斐被馬其頓所統治。公元前2世紀中葉又被併入羅馬版圖。
德爾斐遺址系統的考古發掘始於1892年,現已將神廟區的所有古建築清理出來,並建有博物館。
地點:科林斯灣北岸,輻基斯的帕爾納蘇斯山麓。
文化遺產:阿波羅神廟區,包括神廟及其廟內的紀念碑、珍藏庫等遺址,以及附近的劇場、運動場等遺址。
意義:古希臘神話中“世界的中心”,古希臘德爾斐神諭的發布地與宗教、文化的中心。
歷史事件:
前7世紀-4世紀德爾斐神諭盛行。
前5世紀建阿波羅神廟。
前4世紀中葉發生保衛神廟的“神聖戰爭”。
前390年左右建圓形的雅典娜舊神廟。
前3世紀成為全國的文化藝術中心。
前2世紀中葉併入羅馬版圖。
400年左右阿波羅神廟被毀。
1892年法國考古學學者開始進行發掘。

遺址發掘

1892年法國考古學家開始在遺址上進行發掘,發現院牆內的聖地面積達1.67萬平方米,三面為德爾斐城所圍繞,東南是入口處。聖地庭院內,有許多由各城邦與私人樹立的頌揚神諭聖跡的紀念碑,並有約20多所有各城邦建立的藏珍庫。阿波羅神廟居聖地中心,略呈方形,四周是牆。神廟區東南部的大門,有 之 字形大路通往阿波羅神廟和露天劇場。這條被稱為 聖路 的路,兩旁有希臘各邦為供神而建的 禮物庫 、祭壇、柱廊、紀念碑等。阿波羅神廟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中間屢遭摧毀,公元前370--前330年是最後一次重建。廟長60米,寬25米,東西兩端各有6柱,南北則分別有15根柱子,全是由石料精製而成。在神廟和各個禮物庫中,有許多質地不同的雕像,其中以戰車御者的銅像最為精美,是早期的古典雕刻傑作。現在石柱參差,牆垣猶存,尚能勾劃出盛時的宏偉輪廓。殘餘的神廟建築與紀念碑遺蹟,都是當年希臘各地的藝術家的傑作,是研究古希臘藝術的巨大寶庫。除了神廟與有關建築物及紀念碑林外,還有一處劇院,一處運動場。在古城遺址上,原建有卡斯特里新村,後來為了便於考古發掘,新村在附近另外覓地重建,並恢復德爾斐的舊稱。作為公元前4世紀遺物露天劇場,現在仍能使用。今天的希臘人仍在這裡演出當年創作的戲劇。同時,希臘人也常在這裡舉辦音樂、詩歌及戲劇的競賽。德爾斐劇場為半圓形格局,有38層台階,可容納5000名觀眾。如今的德爾斐劇場俯視著希臘最古老最漂亮的一片橄欖林。橄欖林共有120萬棵橄欖樹,把這座古老的建築襯托得光彩照人。
再往上往西一直攀登上去,就會看到一個巨大的競技場。跑道上的起跑線仍可辨明,自起跑線至終點線的距離約為177.53米左右。場地為紅泥土地面,周圍用條石壘成環形看台,可以坐7000人。整個競技場的平面呈長條馬蹄形。該運動場是古代希臘的四大運動場之一,著名的皮提翁運動會每隔4年在此舉行,其盛況僅次於奧林匹克運動會。
德爾斐考古遺址德爾斐考古遺址

希臘聖地

德爾斐有著所有希臘聖地中最重要的神殿。而對古希臘人來說,這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地方,它是一個國家的聖地,“神諭”所在之處。從希臘的遠古時代起,德爾斐就被認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古希臘的宗教中心和統一的象徵,又被稱為“世界之臍”。根據希臘神話中的記載,據說阿波羅神廟是大神宙斯的雙鷹從天涯兩極飛來聚會的地方,因此被稱為“歐姆法洛斯”(臍),希臘人在其正中立石為記,作為地球“肚臍”的標誌聳立在神廟的前面。在此後的歲月中,這塊石頭不僅成為傳說中的神物、當地最古老的崇拜物,也是德爾斐神諭的起源。
德爾斐考古遺址德爾斐考古遺址

阿波羅神廟

神廟簡介
遺址的阿波羅神廟區略呈方形,四周有牆。由神廟區東部偏南的大門進入聖地,有"之"字形大道沿山而上,可達於阿波羅神廟和露天劇場,此即古時所稱之"聖路",路兩旁有希臘各邦為供神而興建的"禮物庫"、祭壇、紀念碑、柱廊等,包括從前6世紀到前2世紀的希臘各時代建築代表作,其中已部分修復的有雅典、錫夫諾斯、尼多斯等城邦的禮物庫。阿波羅神廟始建於前7世紀,這座廟宇曾經在公元4世紀被燒毀,後來又重新改造,中間曾數度被毀,前370年-前330年最後一次重建。廟長約60米,寬約25米,東西端各有6柱,南北面各15柱,全用石料精製。該廟被希臘人視為世界中心所在,在古代崇拜極盛。在神廟和各邦禮物庫中發現不同質地的眾多雕像,其中著名的戰車御者銅立像約作於前475年,是早期古典雕刻的傑作。另有一尊立於愛奧尼亞式柱頭上的大理石有翼獅身人面像,形象別致。此外還發現有獻神鼎、缽、碑誌和銘文等,它們對研究希臘歷史和文化有重要意義。另一處劇場是在4世紀建造的,此前它是一個進行雙輪戰車賽跑和角斗的大運動場,是全希臘保存最好的運動場。聖路兩旁排列有紀念大事件的紀念碑,古代還擺放有各州城市為感謝阿波羅助戰勝利所做的貢獻而獻上的雕像和禮物。
德爾斐考古遺址德爾斐考古遺址
神廟廣場上的祈願物
在阿波羅神廟的廣場空地(Aire)上,在與前5世紀廣場平齊的地面上有兩道溝,它們可能是因為人們沒有別的地方放置個人祭品而開挖的,或者是古代一個被燒毀的建築的基礎。20世紀在這溝里發掘出了相當數量的“ex-voto”。
這些祭品是遺址最輝煌的時期所留下的印記,年代約為前9世紀至前5世紀。其中有不少青銅器:這種合金在前8世紀已經相當罕見,因此它成了一種珍貴的材料,在德爾斐被大量地以小雕像和三腳架的形式被進獻。
這些青銅小雕像,定年為前9世紀至前8世紀之間,是使用“失蠟澆注法”製造的。這種已消失的技術大致過程為:使用蠟做成原形,在此基礎上做成模子,將蠟溶化取出,然後將溶化的青銅倒入定型,最後將模子敲碎取出成品。在這工序中,原形和模子都是一次性的,這樣造出的每個成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小雕像顯示,在當時還沒有神祇的形象出現,它們表現的一般是男人、女人和戰士,其中後者為坐在戰車上或馬上的男人形象;它們的造型同繪畫素材上的造型十分相近。
還發現了許多形為青銅三腳支架的祭獻物(皮提婭通常坐在三腳支架上)。最初,三腳架用來放置一口小鍋以烹飪神聖的菜餚,非常象徵性。有時三腳架和小鍋一起被進獻,有時分別進獻。一些小鍋帶有柄(稱為“protomes”),通常是傳說中的生物的面貌,比如格里芬的形象。這些傳奇元素是一種來源於巴比倫的東方形象,在當時“東方化”的風潮中由希臘匠人們複製。
另一些存放的珍貴進獻品包括:
一個象牙制的小雕塑,表現了一個直立的男性神(阿波羅?),一手拿著長矛,另一隻手放置於他馴養的一頭猛獸的腦袋上。這也是借自東方的肖像。這個神的尺寸相當大,在底座部分圍著一個小圈,上面有典型的希臘裝飾:蜿蜒的河流(公元前七世紀);
一個表現了伊薩卡的奧德修斯刺瞎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的形象;
一個表現“kouros”(“kouroi”的複數形式,男孩)的形象:站立的全裸男青年,左腳略微前跨;
一些木質包金(或象牙)的雕塑,包括:格里芬(猛禽的頭和翼,獅子的身體);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起源於東方文化,希臘人將其轉變為女性形象,她有女人的頭、翅膀以及貓科動物的身體;人們賦予她預言的神力);
一頭實際尺寸的銀質公牛的殘存。
稍晚的進獻品(公元前五世紀之後)對身體曲線和服飾的刻畫更為細膩和真實。
祈願性的紀念建築
在聖地的腳下,有一條小道通向神廟的所在,在這條狹窄的“神路”兩側間或擺放著一些拼湊風格的紀念建築,它們主要設計用來存放對神明的進獻,以向他表達感謝之情或紀念喜慶的事件。
自前6世紀起直到前4世紀,人們建造了三種中等尺寸的建築物:
1.寶庫;
2.祈願柱;
3.雕塑庫。
寶庫
寶庫是建於聖址上大小中等的建築,它們的分布沒有規劃,是由各個城邦在喜慶的節日時自行興建的。它們作為“祈願堂”存放有各種祭獻的物品以及用來頌揚城邦的輝煌的藝術品。在希臘的各個聖地上都修建有寶庫,而德爾斐是寶庫最集中的地方,大約有二十多個。許多存放於寶庫里的祭品已經丟失,但建築本身的魅力還是很有價值的。
最早的寶庫,如約前600年建於僭主庫普塞羅(Cypselus)制下的科林斯人寶庫,都是些簡單的房間。然而,自從前530年起,帶有兩個愛奧尼或陶立克支柱的門廳變得風行起來。
最著名的寶庫有:
錫弗諾斯島寶庫(約前525年),由錫弗諾斯島(Siphnus)島的居民修建。這是一個確確實實的珍寶盒建築,愛奧尼風格的裝潢和雕塑被發揮到了極致:檐壁是連續的,在每個立面都雕有一個主題,其中最栩栩如生的一幅展現了奧林匹斯諸神坐著在商量決定特洛伊的命運,而他們面前希臘人正奮力拚殺著。
德爾斐的雅典人寶庫:
雅典人寶庫崛起於約前485年,是精心選址之作,它位於神路於聖殿前的最後一個拐彎處,因此不論是從聖地入口還是從神廟都能夠看到它。它占地6.5米×9.5米,是為了紀念馬拉松戰役的勝利而修建。它的裝飾由陶立克柱式上的排檔間飾所組成,表現了希臘神話中的不同故事場景:正面描繪了希臘人同阿瑪宗戰鬥的場景;左面繪有象徵雅典的忒修斯的英雄事跡,因為後者是傳說中雅典的第一個國王,城市的奠造者;在
右牆上是象徵伯羅奔尼撒的赫拉克勒斯同野蠻人戰鬥的英雄事跡;最後,在後牆上刻畫的是赫拉克勒斯牽回巨人格律翁的牛群的故事。這就是該建築的政治動機,表現了雅典人在阿波羅的庇護保護希臘免遭野蠻人的侵害,這個動機之彰顯已經接近希臘道德中所謂“僭妄”(hybris)的極限,即試圖超越凡人的地位挑戰天神。
最晚近的寶庫是忒拜寶庫(約前370年)以及昔蘭尼寶庫(前350年-前325年),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即這種建築風潮在德爾斐持續了不到兩個世紀。
祈願柱
自前4世紀起,可能是出於對節約空間的考慮,另一種祭獻形式開始流行,即祈願性的圓柱和立柱。圓柱(或單或雙)和立柱是用來將祭獻品高高托起,以顯示其價值之用,通常是一些表現統治者的青銅雕塑。
納克索斯島的圓柱建於約前575年,是最早的此類紀念碑之一。它非常高大,頂端甚至接近阿波羅神廟的地面高度,而它本身位於該建築的腳下,原始克托尼俄斯信仰的地域。為了能夠讓所有的角落都能夠看到,它有一個很長的柱身,和一個壯觀的愛奧尼柱頭,上面還立了一隻高達兩米的獅身人面像(“納克索斯的斯芬克斯”)。這隻猛獸可能看守著狄俄尼索斯的墓,後者是納克索斯人的守護神。柱子上有一個小小的鐫刻表明納克索斯人可能因為這個祭品而獲得了諮詢神諭的優先權(promenteia)。 舞蹈者的圓柱是年代為前370年的作品,它裝飾有爵床葉飾(acanthe),承託了一個新穎的頂飾:三個年輕女子支撐著一個三腳架,裡面放置了翁法洛斯,德爾斐的象徵。
羅得島的立柱又稱“利西波斯的太陽戰車”,於前325年至前300年間進貢,這個立柱支撐著一個鍍金的駟馬戰車,上面坐著太陽神赫利俄斯。這個結構正對著阿波羅神廟。
雕塑群
在聖地的低處,入口的左側,曾經擺放著一個非常宏偉的紀念雕塑,後來這個雕塑被競爭中的城市陸續用不同的主題取代。現在我們還能看到兩個象徵著這個競爭開始的紀念物:米太亞得的雕像以及呂山德的雕像,或名“海軍督統雕像”。米太亞得像由雅典人捐贈,紀念了希臘人戰勝波斯人的馬拉松戰役。它由十三個雕塑組成,雕塑者為菲迪亞斯(帕台農神廟的設計者和建造者)。這些雕塑將雅典娜、阿波羅以及米太亞得表現在同一場景中,還出現了十個勝利的英雄角色以及三個雅典的執政官。 呂山德像就在米太亞得像的隔壁,它有一個基座,上面擺放著一整套青銅雕塑,在後面有二十八個雕塑表現了所有參加埃果斯河戰役的人員,在這場海戰中,呂山德率領斯巴達海軍以少敵多擊敗了雅典的海上力量。前面有十個雕塑,表現了“宙斯之子”的場景,出現的人物有卡斯托爾和波呂克斯、宙斯、阿波羅阿耳忒彌斯以及波塞冬,出場的還有帶著花環的呂山德,一個傳令官以及旗艦的掌舵者。 雕像的排列有非常顯著的政治考量,希冀能夠高於米太亞得的紀念碑,而兩者的目的是相似的。由於呂山德不想被批評為僭妄,所以他將眾神放在前列,而米太亞得的雕塑中他們和凡人出現在同一個場景中。
世界之臍
古希臘人認為, 要想知道神的重大信息,就要到神諭宣示殿去聽。他們相信,神明會向人類說話,為人們指點迷津、指點未來,而與神的交流,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崇拜

據說當時的德爾斐神諭十分應驗,因而威信極高。古希臘人也對此極為崇拜,希臘國內,地中海沿岸,以至遙遠的黑海地區,每年都有絡繹不絕的信徒前來祈求神諭。信徒們祈求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普通人想知道自己的婚喪嫁娶、結婚後配偶是否忠誠,將軍們想知道哪天出兵,工人們想知道哪天開工,水手們想知道航行的凶吉,政治家想知道怎么調節理順政務。總之,從國家大事到家庭、個人的私事無所不包。據說,德爾斐神諭不但能對個人禍福示解,還能對城邦的重大問題作出決議。這一傳說對希臘的宗教、文化與政治都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在德爾斐神諭中,一個最著名的神諭是對俄狄浦斯發出的,預言他以後要犯下殺父娶母的罪行。儘管俄狄浦斯想盡辦法希望避免悲劇的發生,神的旨意仍然不可抗拒。於是,古希臘最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就被視做命運悲劇而為世人所熟知。千百年來,德爾斐的神諭宣示殿遺址都被人們當做求取預言的地方。無數古代記載證明,古希臘人相信神諭確實靈驗。當然現在很多人認為,神諭是一種古代的習俗,與別的早先已經消失的習俗差不多。也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神話、民間故事和當時廣為流傳的一般性預言混合而成的東西。
德爾斐考古遺址德爾斐考古遺址

神諭

神諭是古代希臘的一種迷信活動,由女祭祀代神傳諭,解答疑難者的叩問。根據希臘神話,主神宙斯為了確定世界的中心,從地球的相反兩極放出兩隻神鷹,使之相向飛行,其相會之處,就是被稱為奧姆法洛斯的世界中心。如今,放在德爾斐阿波羅神廟內殿里的一塊卵形石,就是這一傳說中的神物,是當地最古老的崇拜物,也是德爾斐神諭的起源。傳布神諭的女祭祀被稱為 皮西亞 ,傳布神諭時,她就進入具有阿波羅金制塑像和卵形石的阿波羅神廟內殿,在一隻設在深坑上面的三腳架上就座,然後從聖泉掬飲聖水,口嚼月桂的樹葉,手搖月桂樹枝,加上從深坑上升的氣體的 感應 ,逐漸進入失神狀態。她披頭散髮,口吐白沫,在歇斯底里之中,發出一些含義不清、模稜兩可的語句,這些語句由僧侶記錄下來,即稱神諭。在希臘,發布神諭的地方有許多處,而德爾斐的阿波羅神諭最為有名。自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的1100年內,德爾斐神諭釋解個人禍福,還對城邦的重大問題做出決議,對這一期間的希臘宗教、經濟與政治都產生過重大影響。德爾斐也因之名聲遠揚,逐漸成了各地人們朝聖的勝地與各界人士聚會的名城。到公元前3世紀,成為希臘全國文化與藝術中心。後至羅馬統治希臘時期,這種求神問卜之事逐漸減少。羅馬將軍蘇拉(公元前138-前78年)為籌措經費徵用了阿波羅神廟的珍寶庫,皇帝尼祿(公元37-68年)從廟中搬走了500座青銅塑像。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布,神諭的地位更是江河日下,到公元390年,狄奧多西一世以基督教的名義,最後封閉了神廟,禁止神諭活動。德爾斐也最終淪為廢墟。

探討

德爾斐的神諭宣示殿里真有神諭嗎?古代的希臘人真的能得到神諭幫助嗎?這對現代學者是一個充滿誘惑的謎。
西方自然科學興盛以來,不少人運用近代科學對此地作了考察。他們認為,神諭的預言能力來自地質現象,包括一個地表的裂溝、從裂溝冒出來的氣體以及一道泉水。神職人員就根據氣體冒出來的方向、高低以及泉水流注的情況對人們宣示神諭。然而,100年前考古學家在此挖掘時,卻沒有找到裂溝,沒有偵測到氣體。於是,1900年,一位英國的年輕古希臘學者歐皮便明確指出,德爾斐的神殿中根本就沒有裂溝,也沒有氣體逸出。
那么,德爾斐神廟裡的“神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對此簡單地指責為“迷信”,恐怕是失之輕率的。有些人認為,裂溝和泉水恐怕是在羅馬人封閉神廟時被損壞了,而經過漫長的歲月侵蝕,到重新發掘時神廟只剩下地基和一些圓柱,因此無法找到。另一些人卻認為,在德爾斐神廟求取神諭有一整套儀式和行為方式,在這些儀式中,人們受到心理暗示,從而對事物的未來作出判斷,這才是神諭真正的秘密。究竟誰是誰非,還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德爾斐考古遺址德爾斐考古遺址

評價

雖然德爾斐古城最終淪為廢墟。但是,從那些至今屹立不倒的神廟與紀念碑遺址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城市曾經燦爛輝煌的歷史。德爾斐這個充滿神話與傳說的城市將永遠具有希臘精神高貴的感化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