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科學技術博物館

德意志科學技術博物館

德意志科學技術博物館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位於德國慕尼黑城邊的河中小島上。這座博物館已有80餘年歷史,展出面積約5萬平方米,參觀路線長達16公里。展出內容極為豐富,好像一本科技“百科全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德意志科學技術博物館
  • 類別:科技類
  • 地點:德國
  • 館藏精品:水力機械到蒸汽機,內燃機和氣輪機等一系列動力機械。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博物館特點,地理位置,建築者介紹,展出項目,建築布局,館藏文物,馬德堡半球,

博物館特點

這座博物館的特點,是通過展品顯示了科學技術從萌芽到成熟的歷史過程,建築物見證了人類從起步到騰飛的跨越。以動力為例,陳列了由原始的人力,畜力,風力,水力機械到蒸汽機,水輪機,發電機,內燃機和氣輪機等一系列動力機械。陳列的運輸工具,從原始的雪橇,獨木舟,各種畜力車開始,經過機動車,機帆船,以至新式輪船和氣墊船。從模仿飛鳥的風箏開始的航空工具,經過氣球,滑翔機,飛艇,一直展示到進步螺旋槳飛機,最新式的噴氣飛機,宇宙飛船。采煉發展史的展品,包括從模擬煤礦巷道中塑膠人操作的原始撅煤方法直至當代最新式的採煤機。館內展品再現了不同歷史時期科學技術和生產水平的本來面目,使觀眾對科技發展歷史有形象而深刻的認識。
這個博物館的展覽方式具有很大特點,鼓勵觀眾自己動手進行各種模擬試驗,從親身實踐中加強對科學技術的理解。觀眾可以用按鈕操作的展品有4000多件,所以又有“按鈕博物館”的別稱。

地理位置

在聯邦德國南部慕尼黑幽美的古城裡,那個碧波環繞、水鳥栖息的多瑙河支流的小島上,有一座德國最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在它6層大廈的外牆上,矗立著一對高大的溫度計和濕度計。門前還露天停放著世界第一架垂直起落噴氣式DO31型運輸機。這就是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德意志科學技術博物館。

建築者介紹

這座科技館,是工程師奧·馮·米勒於1903年開始建築的,1906年開館展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恢復重建,現有展覽面積40000平方米,展線長達16公里。被稱為“德意志博物館之父”的米勒認為,“博物館只應該收藏那些在技術發展史上構成一個重要階段的東西”。他曾堅決反對在博物館裡為俾斯麥建造塑像,因為這位“鐵血宰相”從未對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過任何貢獻。現在博物館的入口處坐著的是一尊歌德的大理石雕像。這位魏瑪公國的樞密顧問自己也曾聲稱,說他是個詩人,倒不如說他是個自然科學家。歌德在光學、生物學上都有重要的貢獻。由於他的詩名太高,掩蓋了他在科學上的地位。歌德筆下的人物“浮士德”,是德意志民族追求知識和進步的象徵。

展出項目

這座博物館是一個收藏、研究與普及教育相結合的科技館。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各門學科互相滲透,需要培養人們特別是青少年要具有廣博的知識基礎;因此博物館的陳列內容幾乎遍及自然科學與技術的各個領域。這裡的展出項目包括:礦物資源和採礦,石油和天然氣,冶金,金屬加工,動力,電力,鐵路,公路,航海,航空,宇航,核能,通訊,樂器,攝影,玻璃,制陶,印刷,紡織,計時,測量,物理,化學,天文,農業等各個方面。

建築布局

在新建的有3層樓高的航空航天陳列廳里,人們還可以看到1942年製成的世界上第一個大型彈道飛彈的推進器A-4和1944年生產的航天技術先驅的V2飛彈。最為有趣的是這座新陳列廳和原有博物館大樓的奠基石,用的都是地質上著名的巴伐利亞州里斯地區發現的灰綠色隕石。正是里斯地區的隕石,使人類第一次研究和認識了由太空闖入地球的隕石的形態,這兩塊奠基石本身,不也是有重要意義的展品嗎?

館藏文物

這個博物館陳列的內容,不僅從橫的方面,各學科門類齊全;而且從縱的方面,表現了各學科從萌芽到成熟的歷史過程。如以動力來說,由原始的人力、畜力機械、風力、水力機械,陳列到蒸汽機、水輪機、發電機、內燃機和汽輪機等。在加工機械方面,由落後的手工工具、人推馬拉工具和天軸皮帶車床,一直陳列到自動工具機和新式數控工具機,以及現代化自動聯合生產線。陳列的運輸工具,從原始的雪撬、獨木舟、各種畜力車開始,經過機動車、機帆船,一直發展到新式輪船和氣墊船。從模仿飛鳥的風箏開始的航空工具,經過氣球、滑翔機、飛艇,一直展出到進步的螺旋漿飛機和最新式的噴氣飛機。石油鑽機在這裡可以隨時開動,人們看到的工作情況同在現場完全一樣(只是鑽機的鑽桿短些罷了),想了解鑽頭在地下的工作情形,只要走下樓梯到地下室去就可以看到。館內的鑄造、冶煉、開礦等一些部分,則不但陳列的實物能夠運轉,還配有當時勞動者的塑像和工場的布景;運用藝術手法,再現了不同歷史時期科學技術和生產水平的本來面貌,使觀眾猶如讀了一部生動形象的科技發展史。

馬德堡半球

這裡還沒有著名科學技術家的遺物和畫像的收藏室。最為珍貴的當推著名的“馬德堡半球”。這兩個約有西瓜大小的銅製半球和半人高的氣泵,是由馬德堡議員奧托·馮·蓋利德設計製作的。他曾在兩半球之間墊上密封圈,扣合在一起,用泵抽去其中的空氣,然後用繩子穿過圓環,試驗用幾匹馬拉也拉不開。這樣,證明了空氣壓力的存在。這裡還陳列著一架貝多芬時代的鋼琴,觀眾能有耳福欣賞到用這架鋼琴彈奏出的貝多芬創作的樂曲。值得一提的展品還有潛艇,其中有1852年威廉·巴赫爾親自製作的世界上第一艘潛艇的原模型,以及1906年德國U1號第一艘潛艇實物。
每年接待參觀者近兩百萬
這座博物館,每年都要接待國內外觀眾近200萬人,其中一半是學生。這裡確是一座培養科技後備人才的大學校。據說,德國著名的火箭專家維爾納·馮·布勞恩和帕爾制彩色電視系統的發明者瓦爾特·布魯赫等人,少年時代都曾受到德意志科技館的深刻影響。運轉,還配有當時勞動者的塑像和工場的布景;運用藝術手法,再現了不同歷史時期科學技術和生產水平的本來面貌,使觀眾猶如讀了一部生動形象的科技發展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