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集體工資談判制度

德國集體工資談判制度

德國在勞資關係的處理上享有良好聲譽。工會和企業主被視作相互尊重的“社會夥伴”。但在實際生活中勞方作為“小夥伴”實際上是“弱勢方”。另外集體工資協定僅覆蓋了60%的就業者,對小企業而言勞資集體工資談判這個模式不過是“紙上談兵”。有鑒於此,《德國集體工資談判制度》對這一方面未加涉及。 集體勞資談判如何進行?它和普通的談判有何區別?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本書中尤其強調了它的政治功能:它實際上可以在難以解決的矛盾衝突中為國家分憂。因為如若誰對工資不滿,他應該去找工會和資方,政府對此不負責任。如果沒有行業工資談判約定,那企業職工委員會要介入,它可以對薪酬結構和工資水準行使共決權。 工會與資方在集體工資談判中達不成共識時,可以號召合法罷工。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企業職工委員會與企業主無法達成共識時,他們可以求助於調解委員會,該委員會由雙方相等人數代表組成,主席由第三中立方擔任。當雙方意見相持不下時,主席的意見起決定作用。 《德國集體工資談判制度》作者沃爾夫岡·多伊普勒教授是德國最著名的勞動法專家,他對中國也非常了解。在本書最後一章他探討了德國模式對中國勞動關係的借鑑意義。有鑒於中德兩國不同的國情,德國模式顯然不能照搬到中國,但其中的一些要素可以對中國勞動關係的構建起到積極的借鑑意義。比如私營企業享有的獨立性,工會是否也應該享有?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這些問題。

基本介紹

  • 書名:德國集體工資談判制度
  • 作者:沃爾夫岡·多伊普勒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175頁
  • 開本:32
  • 品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外文名:Collective Wages Bargainimg Mechanism in Germany
  • 譯者:王建斌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75660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德國集體工資談判制度》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本科學、翔實介紹德國勞動關係制度的書籍。
德國勞資談判的主體通常為工會與僱主聯合會。極少情況下,工會也與單個企業展開談判,某些情況下企業職工委員會也起到重要作用。德國勞資談判的法律、經濟、政治框架是如何構建而成的?德國的經驗能否為中國所用?最後,本書探討了該工資集體協商體系中是否存在值得中國借鑑的因素。作者沃爾夫岡·多伊普勒教授是德國最著名的勞動法專家,他對中國也非常了解。

作者簡介

作者:(德)沃爾夫岡·多伊普勒 譯者:王建斌、章曉宇
沃爾夫岡·多伊普勒教授是德國勞動關係領域和勞動法學界一位有影響的知名專家,不萊梅大學德國和歐洲勞動法、民法及經濟法教授,不萊梅州銀行監事會成員。擔任過法國巴黎大學、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上海同濟大學等客座教授和顧問。2005-2007年參與協助中國制定《勞動契約法》的前期準備工作,出版過眾多勞動法及民法方面的書籍並對私有化評估方面的問題有專門的論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參與者:工會、僱主聯合會、企業與企業職工委員會/001
一 工會的構成及其法律地位/001
二 僱主聯合會的組成與法律地位/018
三 企業職工委員會制度作為補充/021
四 初步評價/023
第二章 工會與僱主在集體確定工資中的法律空間/025
一 勞資自治:締結最低勞動條件的權利/025
二 在哪一層面上展開談判?/031
三 勞資協定的效力/033
四 勞資協定生效後在企業中的實施/046
第三章 集體工資談判流程/051
一 基本框架/051
二 準備談判/052
三 工會意志的形成/055
四 具體談判/059
五 調解/065
六 勞動鬥爭/070
第四章 勞資協定的經濟與政治作用/077
一 現狀/077
二 德國勞資自治的經驗/087
三 結論/125
第五章 企業職工委員會介入勞資協定未規定領域/134
一 勞資協定未涉及的工資問題/134
二 企業職工委員會的共同決定權/136
三 共同決定程式/141
四 套用於勞資談判?/150
第六章 跨國集體談判展望/154
一 問題/154
二 歐盟勞資協定?/155
三 全球勞資協定?/158
第七章 對中國工資集體協商的思考/160
一 德國制度能否照搬至中國?/160
二 職工擁有平等機會的工資協商/162
三 罷工——製造社會動盪的一種方式?/168
沃爾夫岡·多伊普勒小傳/17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