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德國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它因為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場海戰而備受各方關注,它更因為艦長及船員在戰爭中的人道主義行為而贏得世人尊敬,它曾躺在烏拉圭蒙得維的亞海岸3海里處的海底,以次增加它的神秘性,它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海軍著名的袖珍戰列艦:德國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 國家:德國
  • 級別:戰列艦
  • 標準排水量:12294噸
  • 滿載排水量:16460噸
  • 長度:187.98米
  • 寬度:21.71米
  • 吃水:5.79米
艦艇介紹,裝備行當,建造背景,戰役歷程,

艦艇介紹

設計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儘可能地將排水量限制在一萬噸內,但又滿足襲擊艦所要求的大航程和高速度,其解決之道就是使用柴油機作為動力源。雖然柴油機在重量上並不比蒸汽輪機更輕,但是油耗卻遠低於使用鍋爐的蒸汽輪機。
因此該艦安裝了8台總輸出功率為40267千瓦的“曼”式柴油機,雙軸4驅動布置,最大航速達到28節,設計載油量超過3000噸,低油耗的動力系統加上較大的燃料儲備量,使其續航力更高達以15節經濟速度航行時1.6萬海里。
服役後證明,“德意志”級艦適航性能好,只是由於前部缺乏舷弧,逆浪航行時上浪嚴重。此外,該級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廣泛使用焊接技術建造的軍艦,船體重量比之鉚接的同類艦艇輕至少15%。這也是為限制噸位而採取的重要措施。
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採用了高幹眩平甲板艦型,裝甲防護能抵禦重巡洋艦203毫米炮彈的攻擊,廣泛的內部隔艙最大程度地減輕了戰鬥損傷,其防護能力及火力都比“條約型”重巡洋艦強。建成後,該級艦的排水量事實上超過了《華盛頓條約》提出的萬噸級限制。

裝備行當

“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的正常排水量為12294噸,滿載排水量達到16460噸,艦長187.98米,艦寬21.71米,吃水5.79米,舷裝甲38毫米至139毫米,甲板裝甲19毫米至57毫米,炮塔裝甲127毫米至139毫米。由於裝甲防護強和排水量較大,因此“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於1936年1月6日服役後,就取代了A號艦“德意志”號成為德國海軍艦隊的旗艦。
“德意志”級艦的主要打擊武器為6門280毫米主炮,為2座3聯裝布置,前後各一個炮塔。輔助武器為8門單管150毫米副炮,在艦尾左右各安裝1座4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C號艦“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則用6門雙聯裝的SK C/33型105毫米高射炮代替了前兩艘安裝的88毫米高炮,分別布置在尾部兩舷及中間。該級艦最初並未裝備水上偵察機,直到1935年才開始搭載水上飛機,型號為阿拉道Ar-196。到1938年,德國海軍為“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安裝了雷達,使其成為第一艘配備原始雷達設備的德國戰艦。雖然雷達探測距離僅為15公里,但它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表現出了其價值。
德國袖珍戰列艦由於只有兩座主炮炮塔,很難將其火力分散到兩個以上的目標,這在海戰中處於劣勢;另外,這種戰艦比當時的重巡洋艦(裝備203毫米火炮)稍大一點,但防護並不強多少,卻又有著“戰列艦”的美名,多少有些名不副實。

建造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美國等國徹底肢解了德國的公海艦隊,還在1919年6月28日簽署的《凡爾塞和約》中添加了許多防範德國海軍重新崛起的條款。比如規定德國海軍的艦艇排水量不得超過一萬噸和主炮的口徑不得大於280毫米等。英美等國希望以此手段來永久性地剷除德國海軍對自己可能帶來的威脅。然而沒過多久,英美等西方列強於1922年2月6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會上籤署的《華盛頓條約》(即“限制海軍軍備力量條約”)卻意外地給德國海軍艦隊的復活帶來了一線希望。
該條約規定各國海軍用來進行戰鬥的、非航空母艦和戰列艦類型的艦船,其排水量不得超過一萬噸,或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03毫米。然而該條約卻允許德國海軍設計建造排水量不超過一萬噸、可以攜帶280毫米口徑艦炮的軍艦,這為後來德國袖珍戰列艦的誕生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機會。當時,德國海軍艦隊的發展明顯放慢,在下一場戰爭中它不可能也沒有實力以奪取制海權作為主要作戰目標。然而,它的主要海上敵人——英國皇家海軍,雖然有著龐大且實力強悍的艦隊,卻又有漫長的海上航運線需要守衛(這些航運線給英國運來了其遍布於全世界各殖民地的豐富的物產),因此戰時只要切斷英國的海上交通線就可能贏得一半的勝利。
於是德國人大膽構想:在《華盛頓條約》允許的範圍內,設計建造一種介於戰列巡洋艦和“條約型”重巡洋艦之間的新型裝甲戰艦。只要這種軍艦的航速能達到25節以上(當時最快的戰列艦的航速只有25節),在面對戰列艦時便可加速逃逸,能在廣闊的大西洋上避開英國人僅有的3艘戰列巡洋艦(“胡德”號、“聲望”號和“反擊”號),就可以無所顧及地破壞英國賴以生存的海上大動脈。
基於這種思想的指導,德國的工程師設計了“德意志”級裝甲艦。受國際條約的限制,該級艦的排水量達不到戰列艦的標準,但又比一般的重巡洋艦稍大,噸位介於兩種艦型之間。根據“華盛頓條約”規定的上限,該級艦可裝備280毫米口徑的主炮,其火力比當時的任何一艘裝備203毫米主炮、只有輕裝甲防護的一萬噸級“條約型”重巡洋艦都要強得多;而且這種戰艦的最高航速超過26節,這比當時所有的戰列艦(最大25節)都要快,因此使其能避免與之交火,進行遠洋破(壞)交(通線)作戰。 德國海軍於1928年11月訂購了第一艘,即A號艦。該艦於1929年2月5日在基爾的德意志船廠敷設龍骨,1931年5月19日下水時被命名為“德意志”號。 B號艦於1931年6月25日在威廉港的海軍船廠開工建造,1933年4月1日下水時被命名為“舍爾海軍上將”號。同一天,A號艦“德意志”號服役並成為德國艦隊的旗艦。 C號艦於1932年10月在威廉港敷設龍骨,1934年6月30日下水,被命名為“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1936年1月6日正式服役。根據建造前兩艘艦的經驗,“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在設計上作了部分修改。建造D號和E號艦的預算也在1934年通過,但準備工作進展緩慢。根據1935年6月簽訂的英德海軍協定,德國海軍可以合法地超過《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建造更大噸位的戰艦,所以D號和E號這兩艘裝甲艦立即被擴大改為戰列巡洋艦來建造,完工後則命名為“格奈森諾”號和“沙恩霍斯特”號,分別於1938年和1939年服役。就這樣,納粹德國海軍“德意志”級裝甲艦隻建成服役了3艘。
德國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是德國海軍在條約限制下充分發揮當時的技術優勢,結合戰術需求而精心設計建造的。設計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儘可能地將排水量限制在一萬噸內,但又滿足襲擊艦所要求的大航程和高速度,其解決之道就是使用柴油機作為動力源。雖然柴油機在重量上並不比蒸汽輪機更輕,但是油耗卻遠低於使用鍋爐的蒸汽輪機。因此該艦安裝了8台總輸出功率為40267千瓦的“曼”式柴油機,雙軸4驅動布置,最大航速達到28節,設計載油量超過3000噸,低油耗的動力系統加上較大的燃料儲備量,使其續航力更高達以15節經濟速度航行時1.6萬海里。 服役後證明,“德意志”級艦適航性能好,只是由於前部缺乏舷弧,逆浪航行時上浪嚴重。此外,該級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廣泛使用焊接技術建造的軍艦,船體重量比之鉚接的同類艦艇輕至少15%。這也是為限制噸位而採取的重要措施。
德國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 艦採用了高幹眩平甲板艦型,裝甲防護能抵禦重巡洋艦203毫米炮彈的攻擊,廣泛的內部隔艙最大程度地減輕了戰鬥損傷,其防護能力及火力都比“條約型”重巡洋艦強。建成後,該級艦的排水量事實上超過了《華盛頓條約》提出的萬噸級限制。“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的正常排水量為12294噸,滿載排水量達到16460噸,艦長187.98米,艦寬21.71米,吃水5.79米,舷裝甲38毫米至139毫米,甲板裝甲19毫米至57毫米,炮塔裝甲127毫米至139毫米。由於裝甲防護強和排水量較大,因此“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於1936年1月6日服役後,就取代了A號艦“德意志”號成為德國海軍艦隊的旗艦。 “德意志”級艦的主要打擊武器為6門280毫米主炮,為2座3聯裝布置,前後各一個炮塔。輔助武器為8門單管150毫米副炮,在艦尾左右各安裝1座4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C號艦“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則用6門雙聯裝的SK C/33型105毫米高射炮代替了前兩艘安裝的88毫米高炮,分別布置在尾部兩舷及中間。該級艦最初並未裝備水上偵察機,直到1935年才開始搭載水上飛機,型號為阿拉道Ar-196。到1938年,德國海軍為“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安裝了雷達,使其成為第一艘配備原始雷達設備的德國戰艦。雖然雷達探測距離僅為15公里,但它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表現出了其價值。 德國袖珍戰列艦由於只有兩座主炮炮塔,很難將其火力分散到兩個以上的目標,這在海戰中處於劣勢;另外,這種戰艦比當時的重巡洋艦(裝備203毫米火炮)稍大一點,但防護並不強多少,卻又有著“戰列艦”的美名,多少有些名不副實。然而誰也無法否認的是,“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確實對歐洲海軍強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儘管在其他國家海軍中沒有同類的艦隻出現,但英法等國海軍卻花了不少力氣來研究對付這種艦的戰術方法。

戰役歷程

希特勒在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時,“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正在建造。希特勒曾向當時的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元帥允諾,在未來的建軍計畫中,海軍將占有優先地位。這贏得了雷德爾和全體海軍人員的擁護。雷德爾隨即制定了一個代號為“Z”的海軍建設計畫,該計畫的重點是在8~10年內建立起一支足以同英國進行海上主力決戰的強大水面艦隊。 然而希特勒的首要目標是征服歐洲大陸,然後再迫使不列顛帝國求和,因此在實際的擴軍計畫中,陸軍和空軍一直是發展的重點,海軍則次之。
德國最高統帥部在軍備上所犯的上述戰略性錯誤使德國海軍的發展和建設速度緩慢。到1939年,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的手裡只有3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和57艘潛艇,而且能隨時開往大西洋執行任務的只有2艘袖珍戰列艦和23艘潛艇。 1939年9月3日,英國對德正式宣戰。當天鄧尼茲派出的U-30號潛艇便初戰告捷,擊沉英國郵輪“雅典娜”號,由此大西洋海戰拉開序幕。開戰初期,由於德國海軍艦隊力量遠不如英國皇家海軍強大,尤其是大型水面艦隻少得可憐,所以“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就派上了大用場,成為德國海軍最為活躍的海上襲擊艦,轉戰於印度洋與大西洋,擊沉多艘商船並屢次躲過英、法海軍艦艇的追擊。
當1939年8月21日“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被派往南美洲海岸執行破交戰時,艦長漢斯-朗斯多爾夫和1200餘名艦員接受了如下任務:儘可能多地摧毀敵方的商船,以便擾亂戰爭對手英國和法國的補給線。到1939年12月中旬,“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已先後擊沉了9艘敵方商船,但沒有殺死任何敵方商船的船員,而是把這些船員接上艦,給他們食物和水。這種做法遭到德國國防軍最高司令部的批評。 英國皇家海軍對“海狼”——德國海軍的潛艇無可奈何,但對付德國的袖珍戰列艦卻很有一套。為保護海上交通大動脈的安全,英國海軍派出3艘巡洋艦“埃賈克斯”號、“阿基里斯”號和“埃克塞特”號,專門追蹤“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這一追就是數月。
要是進行一對一甚至一對三的正面作戰,“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應該是毫不畏懼,但在1939年12月13日黎明,3艘英國巡洋艦假扮成商船瞄準機會,在南大西洋上蒙得維的亞附近海域伏擊了“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首先給這艘德國戰艦出其不意的打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首場海戰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英、德兩國海軍的戰艦隨即在南大西洋上展開激烈戰鬥。漢斯-朗斯多爾夫起初措手不及,受到攻擊,但隨即指揮“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首先重創“埃克塞特”巡洋艦,使其不得不逃往福克蘭群島。然後展開混戰,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參戰的雙方戰艦都遭到對方猛烈的炮擊。“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也損失慘重,艦上有36名船員喪命,60名傷員中也有數人傷重不治,而戰艦必須進行修理才能繼續投入戰鬥。戰鬥中由於“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只有兩座主炮炮塔,因而不能將炮火分散到多個目標,這是其在海戰中失利的原因。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漢斯-朗斯多爾夫艦長指揮戰艦駛向中立國烏拉圭的蒙得維的亞港。這一行動被柏林最高當局視為脫離戰鬥。 但是烏拉圭這個通過商業關係與英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拉美國家,在英國等國的外交壓力下,只允許德國戰艦停留72小時。這點時間對於必要的修理來說太少了,但德國戰艦仍然爭取時間進行修理。然而當英國人散布了還有一支中型艦隊等待在拉普拉塔河口的謠言後,漢斯-朗斯多爾夫艦長信以為真,以為自己已被團團圍困。 在此情形下,漢斯-朗斯多爾夫艦長隨即做出了一個勇敢而又不尋常的決定,把大部分水兵轉移到同在蒙得維的亞港的德國商船“塔科馬”號上,他則和“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上的其他40名船員駕駛戰艦離港出海,當時數千人聚在岸上目送它。
在離開烏拉圭3海里的領海區後,該艦突然拋錨,40餘名艦員急忙轉移到救生艇上,隨後就炸毀了“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不讓該艦落入英國人手中。該艦的主艦體沉入淺海中,殘骸骨架則像紀念碑一樣聳立在拉普拉塔河入海口處。 漢斯-朗斯多爾夫艦長緊接著把這些船員安全地轉移到中立國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這些艦員大部分在1946年回到德國,其中350人選擇留在了阿根廷。而漢斯-朗斯多爾夫本人則在阿根廷的拘留營中飲彈自盡。 儘管在戰爭中“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對英、法等國造成的物質損失並不算太大,但它成功地吸引了大量英國軍艦和輔助艦隻的注意力長達3個月之久,而如果這些艦隻用於其他海域作戰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戰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取得了不小的戰績。
德國最高當局及國防軍司令部多次批評漢斯-朗斯多爾夫艦長的行為,不過艦長及戰艦都贏得了世人的稱譽。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他關於二戰的著作中這樣描繪漢斯-朗斯多爾夫艦長的行為:“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受到勇猛果敢的指揮,戰術神出鬼沒。 該艦的事跡後來被包括英國在內的史學界認為具有“戰時可貴的人道主義精神”,這也為這艘袖珍戰列艦賦予了更為傳奇的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