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鄰(古詩詞)

德不孤,必有鄰(古詩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德,仁道的體現。本色天然,不假修飾)

分析:

【德不孤,必有鄰】德,以有比較、合道義而存在。否則,沒有了比較、不合道義的話,德,從何談起?德,可重複。不德,則不可重複,需加以改正。好比:苗要呵護,草要根除。

參見:

子曰:為政以德,譬(德,仁道的體現。針對‘為政’。譬,打比方。參見:譬之宮牆)

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辰,北極星)

分析:

【以德譬】以道的體現打個比方,用以比照,作為榜樣,有樣學樣,才會有好的結果。參見:德不孤,必有鄰

【北辰】其價值體現於有‘眾星共之’的參照,與眾星是共生共存的關係。反之,如果沒有‘眾星’的相伴,‘北辰’就會‘獨木難支’,‘孤掌難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德不孤,必有鄰
  •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 作品出處:《論語》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孔子
概述,來源,

概述

“德不孤,必有鄰”釋義——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出自《論語.里仁

來源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親近和諧的鄰里關係,是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條件;從這個角度來說,“鄰”就可以引申成為鄰居之間互相親近的關係,所以古人常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在他們看來,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都有一種朝著與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動的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總會走到一起的,所以我們也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裡的類和群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們之間,或許時空距離很近,或許很遠,但是不管是近是遠,最終他們都會產生共鳴,這就是“德不孤,必有鄰”。
德不孤 必有鄰德不孤 必有鄰
“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意味著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邊的人剛開始的時候會以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我們。我們知道,在現實生活中講道德、講原則,可能會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裡面。例如,由於放棄一些物質利益,講道德、講原則的人往往會被人譏笑,說他們迂腐,甚至虛偽,從而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思想壓力;我們也許就會因此反問自己: 為什麼自己身邊的人都不是這么做的?我們是不是做錯了?我們是不是真的迂腐、虛偽?
答案是否定的。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在古人看來,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時間內或許沒有互相呼應的夥伴,但是時間長了就總會有同樣性情和抱負的人過來與他親近。“德不孤,必有鄰”,孔子在這裡講的,不僅僅是一種人生經驗,更是一種社會生活的規律。
雖然“德不孤”強調的重點是個人的努力,是我們應該如何著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然而,從我們今天來理解,“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不僅僅只講述了一個提高道德修養的問題。我們做任何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許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德不孤,必有鄰”,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身邊的人可以從不理解到理解、從不支持到支持,而遠方的志同道合的人們,在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我們的所作所為之後,一定會給我們送來遙遠的幫助和祝福依我對《論語》的研究,認為每篇裡面的章句是連貫而不能拆開的,二十篇前後次序也是連貫不能拆開的,這裡又可以證明。這篇《里仁》,並不是教你去找一個仁愛路去住。古人的解釋,即是選一個住處要找一個仁里,世界上哪來這許多仁里?到哪裡去找?孔子自己的家鄉,當年也不一定是仁里。哪裡是仁里?假如我們的故鄉是不仁統治的世界,我們就不管他了嗎?我們正要把他恢復回來,把罪惡打垮。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其實那個“里”字,就是“自處其中”的意思,腳跟站得穩的地方就叫“里”。“里仁”,是我們作人的立足點處於仁道。所以“德不孤,必有鄰。”自己有道德的涵養,能體用兼備,自然會影響近身的人。《大學》里的修、齊、治、平也是這個道理。一般人往往以現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為無用之修養。講到這裡,我不久讀了一本清人的筆記,提到有一個人很清廉,告老回鄉,一天在門前看到鄉下人賣一條新鮮的魚,問價以後,摸摸口袋中沒有錢,沒有買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說你何不寫一張條子給他呢!他問寫什麼條子可以買到魚?太太說你寫上“清官”兩字,他就把魚給你了。太太幽他一默,這個老頭子被逗得笑了。這說明什麼?就是說明為道德而活著,有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認為如果寂寞能當成一種享受,那就可以講道德了。如果你視寂寞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難講真學問真道德了。但是在此,孔子告訴我們,如果真為道德而活,絕對不會孤苦伶仃,一定有與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