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開引力紅移公式

微積開引力紅移公式

微積開引力紅移公式與廣義相對論引力紅移公式 對弱引力天體計算結果難以分辨。但對於強引力天體(類星體、脈衝星、白矮星等)計算結果就相差較大了,用微積開引力紅移公式建立類星體方程組,求解類星體SDSS DR7,得到的數據能更符合合理的解釋。支持了微積開引力紅移公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積開引力紅移公式
  • 提出者:包學行
  • 提出時間:1976年
  • 套用學科:物理;天體物理
  • 適用領域範圍:大引力天體類星體、脈衝星、白矮星等
  • 適用領域範圍:小引力天體普通恆星、太陽、地球、月球等
該引力紅移公式提出者在微積開概念產生過程中推導產生。在相對論基礎下嚴格地論證了引力紅移應為
上式(1)中⊿v為引力紅稱變化的頻率,
為觀測到的頻率,e為自然對數的底,G為萬有引力常數,M為天體質量,R為天體半徑,c為光速。其展開式為
(2)(2)
上式(2)中k為自然數。
對於恆星,在 GM/(Rc^2) 很小時,忽略高次項,保留一次項即得到廣義相對論引力紅移公式。
如太陽的引力紅移用廣義相對論引力紅移公式求得值為2.1215165067121×10^-6,而(1.2.14)式求得值為 2.1215142562703×10^-6,二者在前 5 位有效數值內無區別,第 6 位有效數起才有差別。
只有在大引力紅移情況下二者才會有明顯的差別,把上式(1)套用到類星體建立類星體方程組,求解類星體SDSS DR7,得到的數據能更符合合理的解釋。
類星體赫羅圖類星體赫羅圖
由作者的理論求解的數據作出的類星體赫羅圖就有精細的軌跡。並在類星體的密集區存在一條鴻溝,鴻溝二側的類星體赫羅圖參數相近,為方便描述把圖中鴻溝上邊緣稱為北岸、下邊緣稱為南岸。 見圖冊的”類星體赫羅圖“。鴻溝的細節見圖冊的”細節放大圖“。
鴻溝二岸的類星體赫羅圖參數相近,但光譜特性卻有明顯的差異,請見圖冊中的”南北二岸光譜對照圖“或“南岸26QSO合成光譜”圖、“北岸44QSO合成光譜”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