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呼吸法

循環呼吸法

循環呼吸法最早用於嗩吶的吹奏中,後被引入管樂的演奏中。管樂循環呼吸的特點,主要在於循環“換氣”。常規換氣是以鼻、口同時呼吸,間隔進行循環換氣則由鼻吸口呼,同步進行。這一反常規現象,要求吹奏者必須能夠以其理智指令去調動人體各有關肌肉的運動機能作出相應配合,改變其自然的呼吸習慣。而腹膈肌肉的對搞能力是這一機制的重要環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循環呼吸法
  • 特點:循環“換氣
  • 用於:嗩吶的吹奏
  • 練習方法:見詳細頁
作用,基本原理,練習方法,步驟與過程,實際套用,要領,練習,限制,套用,起源,其它因素,

作用

表面上看,人體任何部位的呼吸肌肉的收縮與舒張,似乎都能整個胸腔氣流的變化,而構成腹肌直接對抗。其實,由於呼吸肌肉的收放作用實際上是吸而不呼,這種單方向性的肌肉活動就限定了胸腔中、上部的氣息在吹奏中只能作為輔助性的動力,靠肺、胸部的回縮力,可以滿足生理上氣體交換的需要,但由它產生的氣流壓力作為能量去激發笛管腔的氣柱振動,則顯得過於弱小,作為循環換氣時的氣動慣力,更是不可能。因為胸腔沒有呼氣可以藉助的任何肌肉,人為的用力反而會使吸氣肌肉緊張,以致胸腔的回縮,抵制氣流的呼出。

基本原理

鼻吸口呼同步進行,是循環換氣的主要方式。由於人的肺活量有限,要想用有限的氣息,使笛音持續,吹奏者必須能夠運用邊吹奏邊吸氣的特殊換氣方法,把氣流源源不斷地送入吹孔方可。
在吹奏中,循環呼吸法與常規呼氣法(接通胸腔氣流)把新吸入口腔的氣流和胸腔中的氣流一併吹出口外,伺機再度循環,往復進行。在交替過程中,鼻孔時吸時呼,而口腔則連呼不斷。人的口腔與鼻腔是相通的,所以從鼻孔吸進口腔的空氣,在有關肌肉的作用下,可以匯同口腔中儲存的氣息呼出口外,形成迴旋流向。確立這一氣流形成的關鍵,在於口腔後部做“吞咽”關的肌肉活動(舒張與收縮)不僅可以產生強大的驅動力量,而且可以擴大口腔容積,增加氣息儲存量。由於吞咽狀可使會厭軟骨蓋住喉口(通往氣管的入口),從而切斷了鼻、喉兩腔之間的通路,使鼻腔氣流不能進入胸肺,而只能積聚於口腔,並在肌肉收縮的作用下,匯同口腔原儲存氣流一併呼出口外。

練習方法

1.、先將氣儲在口腔中(雙頰會鼓沒關係,但等到可以控制之後要避免),利用口腔周圍的隨意肌向內擠壓的力量,使得氣體從嘴噴出,注意千萬不要使用到肺部的氣,這樣慢慢吹個5-6秒應該不是難事.
2.、用鼻子將氣吸到肺部。
3.、接下來的就是將上述兩點在同時做到,這個比較難一點。
4.、再下來就比較簡單了,將吸到肺部的氣吹出來即可。
5、.一面吹氣時要記得要一面儲氣,等到氣儲夠了,再反覆1.的動作,以循環之。
6.、若是練到會上氣不接下氣,或是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請立刻停止以免產生內傷。

步驟與過程

循環換氣時,鼻孔每吸一次氣大體可分解為三個不同階段:
1、補充口腔中的氣息儲存量
2、滿足生理上氣體交換的需要(同時補充肺葉中的氣量)
3、彌合胸、口兩腔氣流銜接的斷痕(同時排出廢氣)
過程:
當鼻孔開始吸氣時,口腔後部配合肌肉收縮立即做出吞咽狀擴張活動,堵住喉口。這不僅有助於氣流的排出(氣動慣力),而且迫使鼻腔氣流積聚於口腔,補充氣存量。但“吞咽”瞬間即逝,經喉口入胸脯,進行氣體交換。在橫膈膜充分下降的配合下,氣流充滿肺葉。當口腔中的存氣需要接續時,在採用肌肉的上托力(提 起“丹田”)的作用下,推動胸腔氣流上涌(增強氣壓),這時來自鼻腔的氣流由於被胸腔氣流阻截而形成對流,但由於鼻吸過程已近結束,其尾氣很快由“對流”轉為“同流”,並在腰腹肌肉和口腔肌肉的壓縮下匯同胸腔氣流排出口外。如果腹膈肌肉對抗能力發揮得好,會絲毫露不出斷氣的痕跡。此時,鼻孔也由有所轉為呼氣(與口同呼),以協助排除體腔中的廢氣,從而進入常規呼氣狀態(吹奏狀態)。

實際套用

要領

1.、基本的腹式呼吸法應該是要很紮實的,對於腹式呼吸法尚不紮實的初學者,千萬不要嘗試去練循環呼吸法,那樣保證會失敗的。
2.、能夠抓到同時吸氣、同時吐氣的竅門,我在前一次的文章中已經有所說明了。這裡我就不再重複了.
3.、中等音量的長音可以穩定地持續40秒以上。因為循環呼吸法在一開始時所浪費的氣很多,如果正常狀況吹不到40秒以上,那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進行分解動作,40秒是最低的底線,若是能夠像我當初先練到50秒再開始的話是比較理想的,這樣一次呼吸可以練習二至三次的呼吸轉換,若是只有40秒的長音,那就要有必成的決心,一旦失敗就要整個步驟重來。至於中等音量能否改成較小的音量以將長音拉長到40秒呢?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要知道若是這樣練,使用循環呼吸法吹出的音量,就只能夠有這么大,沒有辦法更大聲,同時因為氣流較弱,在開始練習時的呼吸切換上,很容易造成氣流中斷而不易成功。

練習

1、將口腔充滿氣,然後只用口腔的氣來讓樂器發聲,一開始的時候大約只能吹有一到二秒或是連聲音都沒有,就如同第一次要讓樂器發出聲音般的沒有辦法去控制氣流的速度,慢慢去抓那種震動的感覺,等到感覺抓到之後,如果正常的方式可以吹到40秒,那只用口腔來吹,一口氣吹個10秒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2、等到步驟一練得差不多之後,試著在步驟一的吹氣的同時使用鼻子吸氣,因為只是練習,吸氣的時候不要吸太快,也沒有必要貪心吸滿氣,要知道吸的氣量只要能夠持續一個循環就夠了,千萬不要太貪心。另外在吸氣結束之後,口腔的氣最好還剩一半以上可以利用。
3、在口腔尚有足夠的氣時,即可將剛剛吸的氣從肺部以腹式呼吸法,排至口腔來補充口腔中的氣,等到壓力穩定時即換成腹式呼吸法的方式來吹......,這裡說的"等到",事實上只是一瞬間的事,因為腹式呼吸法的氣流相比之下很強,所以若是銜接不當就很容易斷掉。口腔要剩足夠的氣才能在新的氣進入時予以緩衝,同時在銜接的瞬間,因為氣流在氣管間迅速地改變流向會導致口腔的氣壓降低,若是得不到足夠的氣壓來震動簧片,則聲音便會中斷而失敗。
4、使用一般的腹式呼吸法來吹奏。
5、在吹奏的過程中,一部份的氣用來震動簧片,一部份的氣要保留在口腔中儲存,在口腔中的氣約至八分滿時,肺部中應該還有一半以上的氣可以利用。
6、將肺部排出的氣改成只使用由口腔排出的方式,這時氣管的氣應該是由向上變成停止的狀態,即步驟三的階段。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呼吸的循環了。
7、若是練習時會上氣不接下氣,或是產生任何不舒服的地方,請立刻停止練習以免造成內傷。

限制

1、凡是沒有辦法以正常呼吸一口氣吹到40秒以上各種發音狀態,在循環呼吸上都是很難做的。例如要在低音域(直式的樂器如soprano sax.除外)吹出很大的音量的聲音,基本上一口氣是不可能可以超過40秒的,所以即使用循環呼吸也做不到。反過來說,只要是能夠以正常呼吸方法吹足40秒,那就足夠來完成循環呼吸的一個完整的循環,只要銜接得當,那么便可以一直反覆步驟,持續不斷地吹奏。
2、因為口腔的肌肉力量很弱,再加上沒有長時間的訓練,所以凡是需要花比較多氣使得氣流集中、或是需要藉由嘴唇巧勁加強控制的地方,例如大跳音程、琶音、分解和弦等等,在使用上不是像一般呼吸法那般容易地套用。一般會使用的,多是以單一的持續長音使用較為普遍。
3、由於使用口腔儲氣並吐氣,需要使用面頰或口腔周圍的肌肉,因此對於舌頭的動作牽制很大,也就是說使用循環呼吸法,在點音的方面是很不容易點乾淨的。因此使用循環呼吸法的地方最好是以圓滑的方式來吹奏,比較不會有問題。
練習功效:預防鼻子疾病,強化鼻子功能,增強身體抵抗力。
體驗分享:止息的時間比較不太好掌握,初學者止息3秒鐘即可(在心中默數3個數),練習過程中若出現頭昏不適的現象可先中斷,採取自然呼吸法調息至舒適後才可再次練習。

套用

循環呼吸法最常見於嗩吶的吹奏上,為了不讓曲調因為換氣而有所停頓,故常會使用循環呼吸法來產生連續不斷的氣流。而在薩克斯風的領域中,亦有人將此種方法套用在獨奏中來展現個人的技巧,例如在國內知名度頗大的薩克斯風演奏家Kenny G.在其Live的專輯中,其中一首Silhouette,就有一段是模仿蚊子飛來飛去的音效,可吹一個長音達兩三分鐘之久而不換氣,即是使用循環呼吸法來做到的。循環呼吸法對於薩克斯風這項樂器來說,雖然不是一項很重要的技巧,套用得上的地方也很少,多半還是用來炫技,千萬不可因為氣不夠用或是長音拉不長 而想使用循環呼吸法來投機取巧,那是捨本逐末的。

起源

循環呼吸 (Cercullar-Breathing) 是一種古老的技巧,據信在 18 世紀時就普遍存在於雙簧管 (Oboe) 的演奏技法中,而其起源是因為當時有鑒於吹玻璃的工人能夠也必須不間斷地吹出持續而均勻的氣,藉以製造出無瑕疵的玻璃製品,因而使得管樂器奏家亦興起了模仿的動機,所以這種技巧可以說是一種存在已久的技巧。
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具有樂句長的特色,演奏家會為了在那兒換氣而傷透了腦筋,因此循環呼吸的使用就成為不得已之下的一種選擇,在此時期使用此技巧的管樂器大都以雙簧管為主。
進入古典時期,單簧管這種樂器逐漸發展成熟,並且在 18 世紀末正式成為管弦團編制內的樂器,然而因為古典時期的樂曲樂句精簡,不若巴洛克時期的沉長,管樂器演奏家沒有使用循環呼吸的必要,再加上單簧管的吹嘴正反面不對稱,一面是堅硬的表面,另一面是竹片,且吹氣的角度傾斜同時較雙簧管為大,因此學習此類技巧的演奏家就為之減少,循環呼吸的使用也就乏人問津。
事實上,從浪漫時期到近代,仍然有部分的樂曲需要用到循環呼吸的技巧,如史博爾 (L.Spohr) 的幾首單簧管協奏曲中,都可見到沉長的樂句,例如像是第一號協奏曲第一樂章的呈示部。雖然說這位以小提琴家出身的作曲家可能存有不了解管樂器換氣需求的疑慮,但是演奏家在面對這樣的樂句時,仍然會有想要征服此類長樂句的雄心因而使用循環呼吸。至於到了近代,在作曲家追求新的聲音及技巧的前提下,演奏者已經面臨各種可能長度的樂句。因此,在近代有愈來愈多的單簧管演奏家開始學習循環呼吸的技巧,也許是為新的樂曲,也許是為了史博爾的協奏曲,也許是演奏者先天的肺活量不夠而必須學習,不論是何種原因,「循環呼吸」這種古老的技巧,現在又重新被賦予了新的需求,而成為新一代單簧管演奏家學習的一種技巧。

其它因素

影響循環呼吸的因素很多,諸如竹片的振動性、吹嘴的開孔 (Opening) 大小、吹奏高音或低音、慢的旋律或快的旋律、是否正在使用跳音等。其實說穿了,只要使用者能夠掌握使用循環呼吸時竹片振動的良好,吐氣的平均與穩定,以上的這些問題就不會太過明顯。不過,筆者仍就以上的因素略為說明。
竹片:適當竹片的選用可以減少循環呼吸時的衝擊,因為反應力及振動性強的竹片雖可以帶來音質上純淨的美感,但是若是選用反應力較慢的竹片,或是竹片前沿較厚,都可以減少在循環呼吸時些微振動對竹片及音質造成的影響。一般來說,現在市面上反應力較快的竹片,如 Vandoren 的藍盒竹片、Rico Grand Concert Reed 藍盒包裝;反應力不是那么靈敏的如 Vandoren 灰盒竹片及 Rico Grand Concert Reed 紅黑相間包裝,標有 Thick 字樣的竹片。
吹嘴:與竹片的需求原理相同,如果吹嘴對於吹奏的阻力 (Resistance) 小,氣流通過容易,則對於循環呼吸影響較大,反之則影響較小,吹奏者可以挑選一個阻力較大,通常開口屬於較 Close 的吹嘴來試試看,對循環呼吸使用時的干擾就會減少,較容易獲得一個無瑕疵的循環呼吸吹奏質量。以同一廠牌 Vandoren 不同型號的吹嘴舉例來說,從最 Open 的吹嘴開始排列,依序為 5RV、B45、B40 。
其它:建立在竹片及吹嘴搭配之後的循環呼吸,只要吹奏者保持一個清楚的頭腦,即可克服快慢、高低、連或跳音時的需求。不過,就筆者所知,現在世界上能一面使用跳音,甚至雙吐又能一面循環呼吸的演奏家屈指可數 (用一雙手大概就算完了!) ,演奏家也不必太挫折,畢竟這不是一種簡單的技巧,肺活量夠的演奏者,根本不需要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