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復旦大學接受外國留學生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是復旦大學面向外國學生進行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的專門機構,招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語言進修生、普通進修生、高級進修生和短期留學生,每年約3000人次。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被譽為“小小聯合國”。學院組建於1987年5月。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經過多年建設,已形成一支學科結構與年齡層次比較合理、業務素質良好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專職教師50多人,學術背景以漢語言文字學和對外漢語為主,同時包括文學、文化、歷史、哲學、外語、經濟、國際關係等各個方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 英文名: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chool 
  • 創辦時間:1987年
  • 所屬地區:上海市
  • 專職教師:59
  • 多媒體教室:10
  • 視聽教室:4
學院慨況,學院簡介,行政領導,歷任院長,

學院慨況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是復旦大學面向外國學生進行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的專門機構,招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語言進修生、普通進修生、高級進修生和短期留學生,每年約3000人次。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被譽為“小小聯合國”。學院組建於1987年5月。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經過多年建設,已形成一支學科結構與年齡層次比較合理、業務素質良好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專職教師50多人,學術背景以漢語言文字學和對外漢語為主,同時包括文學、文化、歷史、哲學、外語、經濟、國際關係等各個方面。
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學院已形成了以“細化級次,逐層遞進”為特色的較為成熟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制訂實施包括教學總體設計、課程設定、測試和評估等方面的一整套教學管理制度。
學院教師出版專著100餘部,教材數十套,辭書近百部,譯著數十部,發表論文千餘篇,完成國家社科和省部級科研項目70多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項。其中影響較大的漢語和中國文化教材有: 《今日漢語》(共14冊)、《新漢語課本》(共8冊)、《標準漢語教程》(共12冊)、《拾級漢語》、《新編漢語速成教材》(共6冊)、《中國文化系列教材》(共7種)、《當代中文》(共14冊)等。
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學院開設了專門面向外國留學生的本科專業“中國語言文化專業”(現為漢語言[對外]專業)。該專業現設語言文化和商務漢語方向,目前在校學生共200多人。復旦大學本科教育推行書院制改革,漢語言專業學生屬任重書院,學生可與著名學者近距離交流,參與各類社團活動,學校通過開展通識教育使學生既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又有寬厚的知識面。
學院自2006年起設立碩士點,招收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研究生(科學型),2009年起增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專業型),目前有120餘名在校研究生,來自中國、西班牙、泰國、奧地利、韓國、俄羅斯、日本、巴西、越南等世界各地。學院經常組織學術講座、教學競賽、文化考察等活動。2008年開始,部分研究生赴英國、德國、瑞典、紐西蘭等國進行教學實習。

學院簡介

復旦大學接受外國留學生的歷史卻已有半個世紀了。新中國成立後復旦大學接受的第一位外國學生是曾任日本東洋大學文學教授的今富正巳。1952年夏上海學院中文系併入復旦大學中文系,今富正已隨之進入該校中文系學習。1953年7月提前1年畢業。1956年9月日本學生中田慶雄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的“特別優秀生”,轉到復旦大學中文系隨胡裕樹教授學習現代漢語,1958年7月畢業。同時學習的還有山下好之、菊地升等日本學生。中田慶雄現任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長。鑒於他為中日貿易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2003年1月20日中日友好協會宋健會長代表中國政府授予中田慶雄“中日友好使者”稱號。1992年被復旦大學聘為顧問教授。
1959年10月—1961年,蘇聯留學生基達連科·米沙來校攻讀中國哲學史,指導教師為胡曲園、嚴北溟、周予同等教授。1965年2月—7月,阿爾巴尼亞留學生沙邦·巴沙庫在復旦微分幾何專業學習,指導教師為蘇步青教授。通過論文答辯後巴沙庫被授予碩士學位。
1965年9月有214名越南留學生來復旦學習,其中1名研究生、1名進修生分別由謝希德、華中一教授指導,其餘分成12個班學習漢語。為此,經學校領導多次研究決定,於8月成立“外國留學生辦公室”,負責越南留學生教學和管理。外國留學生辦公室負責人為胡裕樹、蔣培玉,並配備27名教師。“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這批留學生陸續回國。此後,外國留學生辦公室自行解體。
1974年復旦大學恢復接受外國留學生。學校先後設立“校辦外國留學生組”、“外國留學生辦公室”、“外事辦公室外國留學生組”等留學生管理機構,李榮興、陳仁鳳先後任組長,蔡傳廉、胡正娥、王邦佐等先後分管留學生工作。
1984年8月,學校成立獨立編制的“外國留學生部”,由蔡傳廉任主任,陳仁鳳任副主任。外國留學生部下設漢語、中國文學、中國歷史、中國概況等教研室以及辦公室、教務科、行政科,全面負責外國留學生的教學、管理和生活服務。
進入八十年代以後,來復旦學習的外國留學生人數增長較快,為適應留學生事業迅速發展的需要,復旦大學於1987年5月正式組建“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由蔡傳廉任院長,陳仁鳳任副院長。1991年6月陳仁鳳繼任院長。先後擔任副院長的有王國安(1988年6月—1991年11月)、李福根(1991年11月—1997年2月)、陶黎銘(1993年3月—2005年1月)、沈文忠(1997年3月—現在)、張高孟(2001年1月—2003年11月),吳中偉(2005年1月—現在)、彭增安(2005年1月—現在)。1997年12月,陳仁鳳調市外辦工作,擔任市外辦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學校委任博士生導師朱立元教授為學院院長、吳慧貞為學院常務副院長。2004年11月,學校委任博士生導師朱永生教授為學院院長。
行政管理方面學院設有院辦公室、招生辦公室、學生科、教務科、行政科、財務室、資料室等科室。2000年4月復旦大學和上海醫科大學合併,上海醫科大學留辦改為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醫學分院;翌年2月兩校實質性融合後改稱楓林校區辦公室。
後勤服務方面設有餐廳、大樓管理、服務中心、小賣部等機構,另有留學生專用運動場、健身房、洗衣房等生活設施。
為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學校對外國留學生教學管理體制進行改革。2003年1月,將原由學院管理的外國留學生公寓的物業管理託付給校外物業公司,原在留學生宿舍工作的工人同時由該物業公司託管。同年11月,又將原學院招生辦、學生科、行政科、楓林辦等科室分出去,成立“留學生辦公室”,負責全校外國留學生管理的政策制訂與工作協調,吳慧貞調任留辦主任;新的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專門負責對外漢語教學與科研及在學院學習的留學生的相關管理。
經過多年建設,目前學院已形成一支學科結構與年齡層次比較合理、業務素質良好、教學經驗豐富的對外漢語教師隊伍。曾長期在學院執教現已退休的教授有高玉蓉、陳光磊、陳仁鳳、陳阿寶、秦湘、王國安。2002年聘請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著名語言學家屈承熹先生為學院兼職教授。學院還聘有大量兼職教師。目前學院為留學生共開設數十門課程,大部分課程得到了留學生的好評。王國安在1985年被教育部評為外國留學生先進工作者;吳中偉、秦湘等獲得全國對外漢語教學優秀獎二、三等獎。
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學院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復旦在全國對外漢語教學界較早地打破了按學期劃分的編班傳統,創建了“零起點、八級次、兩年制”的基礎漢語教學體制,逐步形成了“細化級次,多層遞進”、“小步走,連續教,兩月上個新台階”這兩個基本特徵。學院組織編寫了與此配套的漢語教學主幹教材和口語、聽力、泛讀等分技能語言訓練教材,制訂實施了包括教學總體設計、課程設定、測試和評估等方面的一整套教學管理制度,建立了由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組成的教學督導制度(1999年5月建立,2004年2月改為教學指導小組)。這一獨特的教學模式涵蓋漢語言本科教學、漢語長期進修教學、漢語短期速成教學,其基本思路已為國家漢辦所編制的《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教學大綱》吸收。
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學院在全國第一個開設了專門面向外國留學生的本科專業—“中國語言文化專業”(現為漢語言[對外]專業),培養各國留學生成為熟練掌握漢語、全面了解中國文化、能同中國進行各種交流的通用人才。該專業現設語言文化、漢英雙語、漢英國際和國際經貿等方向。自成立以來,已有七屆畢業生。目前在校的該專業學生共有500多人。漢語言本科專業實行寬進嚴出、逐年淘汰制,以確保學歷學位生的教學質量。
學院制訂科研成果獎勵政策,舉辦國際國內各種學術討論會,組織青年學術沙龍,編輯出版各種論文集與《漢學論叢》,鼓勵、支持廣大教師參加科研活動。學院教師在承擔十分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想方設法擠時間搞科研,發表或出版了大量有關對外漢語以及文、史、哲、經等學科領域較有質量的論文和著作以及各種工具書和譯著等。目前,學院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十多項。學院“對外漢語‘細化級次,多層遞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項目獲2000年上海市教學成果三等獎,另外近幾年還獲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9 項。
早在1990年,復旦大學就已正式成為國家漢語水平考試的南方考點。現在每年5月、7月、12月三次舉行考試。學院也注意開展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工作。1995年學院成為國家在上海及臨近省市的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書考試的考點。
作為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華東分會會長、秘書長單位,學院多次承擔組織華東地區對外漢語教學會議,編輯出版華東地區對外漢語教學論文集,組織青年學術委員會,並開展相關活動。
2002年11月在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評審中復旦大學名列第二,僅次於北京語言大學。2003年1月經教育部批准,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等4家單位成為我國首批對外漢語教學基地。
學院全方位拓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每年吸收各國著名高校的交流學生來校學習;與外國教育機構合作舉辦各類短訓班;和眾多國外留學中介機構保持良好合作關係;不斷開拓漢語言本科新的專業方向;依託外國辦學機構,在海外建立教學點。多年來,學院每年派6至9名教師赴歐美、日、韓等國家擔任漢語教學工作或進行合作研究。
復旦大學所接受的外國留學生類別有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等學歷生和語言進修生、普通進修生、高級進修生、研究學者等非學歷生以及短期留學生。自1974年以來,共接受了來自100多個國家1萬餘名各類留學生(見附表一)。2003年復旦大學共有26個院系所接受了近1800名長期留學生(見附表二)。2007年春已註冊在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學習的本科生和長期進修生有1300多名,來自50多個國家。因此,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被譽為“小小聯合國”。
為幫助外國留學生更好地學習、生活,學院建立了聯繫教師(班主任)制度,即每位教師負責聯繫1-3個班級的留學生,熱心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問題,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了解。學院每年一次組織為期一周的教學旅行,讓留學生到中國各地親身感悟中國文化,熟悉中國社會。平時學院也組織各種參觀、交流、文體活動,豐富留學生的課餘生活。學院還連續多年組織漢語演講比賽和攝影比賽。

行政領導

院長 吳中偉 全面負責學院行政工作
副院長 胡文華 分管本科生培養和進修生教學及資料室等
副院長 張豫峰 分管科研和研究生培養等
院長助理兼院辦主任 沈國華 分管後勤、財務、資產、檔案、治保等

歷任院長

朱永生(2004.11-2011.8)
朱立元(1997.12—2004.11)
陳仁鳳 (1991.6-1997.12)
蔡傳廉(1987.5-199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