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到潘金蓮

從諸葛亮到潘金蓮

作者用了大量的旁門學科知識來解讀紅樓夢等古典文學作品,篇篇精彩獨到,台灣師大國文系教授鄭明娳說本書:“創見迭現,確實為古典小說找到一個新視角。”

基本介紹

作者,作者簡介,目 錄,

作者

狀態:選載1

作者簡介

王溢嘉
其它作品:
變態心理揭秘
中國人的命理玄機
中國文化里的魂魄密碼

目 錄

古典今看 第一部分
“歷史的孔明”確實是個難得的賢相,這個“英雄”,用現代術語來說,是個“體制內改革者”、“右派的保守主義者”,而他的“堅持法統”與“漢賊不兩立”立場,正是他這種思想與人格的總結。外在的環境與內在的心性,決定了他的格局和命運。
自序 古典世界裡的散兵游勇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1)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2)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3)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4)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1)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2)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3)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4)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1)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2)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3)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4)
古典今看 第二部分
在中國的仙、妖、人、鬼四境中,狐妖可以說是妖境的代表。筆記小說里的狐妖故事,並非全是文人的向壁虛構,它們更是民間傳說的一種文學渲染。蒲松齡對他寫《聊齋志異》即曾做過類似的表白:“雅愛搜神,喜人談鬼,文則命筆,遂以成篇。”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1)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2)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3)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4)
《周成過台灣》悲情的解讀(1) 《周成過台灣》悲情的解讀(2)
《周成過台灣》悲情的解讀(3) 《周成過台灣》悲情的解讀(4)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1)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2)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3)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4)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5)
古典今看 第三部分
在這些故事裡,母親都被有意或無意地抹殺了。李遠月只能向女兒暗示,那個來娶她的年輕人,在深夜的床上會變成一條蛇,但女兒對父親所透露的此一生命真相,卻沒有絲毫焦慮與恐懼之意,她毅然地要隨那如獸的年輕人而去。父親不知道女兒的這個決定到底是孝順他?還是愛那條蛇?他嫉妒那條蛇,因此當嫉妒姊姊的妹妹去破壞她輕易得到的幸福時,父親對此一直不聞不問。他的心裡似乎在說:“即使這是人生必經之路,但你也不必這么決絕地離開父親,投向另一個男人的懷抱。在你得到真正的幸福前,你仍必須接受一些考驗和折磨。”
《蛇郎君》與《虎姑婆》(1) 《蛇郎君》與《虎姑婆》(2)
《蛇郎君》與《虎姑婆》(3) 《蛇郎君》與《虎姑婆》(4)
《蛇郎君》與《虎姑婆》(5) 《白蛇傳》:魅惑與彷徨(1)
《白蛇傳》:魅惑與彷徨(2) 《白蛇傳》:魅惑與彷徨(3)
《白蛇傳》:魅惑與彷徨(4) 《笑林廣記》:一笑解千愁(1)
《笑林廣記》:一笑解千愁(2) 《笑林廣記》:一笑解千愁(3)
《笑林廣記》:一笑解千愁(4) 《笑林廣記》:一笑解千愁(5)
從薛仁貴父子傳奇看伊底帕斯(1) 從薛仁貴父子傳奇看伊底帕斯(2)
從薛仁貴父子傳奇看伊底帕斯(3) 從薛仁貴父子傳奇看伊底帕斯(4)
從薛仁貴父子傳奇看伊底帕斯(5) 從梁祝與七世夫妻談浪漫愛及其他(1)
從梁祝與七世夫妻談浪漫愛及其他(2) 從梁祝與七世夫妻談浪漫愛及其他(3)
從梁祝與七世夫妻談浪漫愛及其他(4)
古典今看 第四部分
潘金蓮的“藥死”武大郎與“淘死”西門慶,都在彰顯淫婦的可怕:淫婦不僅是“丈夫孝服未滿,就嚷著要嫁人”而已,更會把丈夫的靈堂當做陽台——在武大郎的喪禮儀式中,潘金蓮竟在房間裡與西門慶幽會;而在西門慶的喪禮儀式中,她又和陳經濟雲雨不歇。“性”與“死”的詭秘結合,讓人不由得想起“黑寡婦蜘蛛”“血腥瑪麗”等令男人顫慄的、陰森而詭異的雌性本質。
《子不語》中的靈魂物語(1) 《子不語》中的靈魂物語(2)
《子不語》中的靈魂物語(3) 《子不語》中的靈魂物語(4)
《今古奇觀》中的婚姻試煉(1) 《今古奇觀》中的婚姻試煉(2)
《今古奇觀》中的婚姻試煉(3) 《今古奇觀》中的婚姻試煉(4)
從精神分析觀點看潘金蓮的性問題(1) 從精神分析觀點看潘金蓮的性問題(2)
從精神分析觀點看潘金蓮的性問題(3) 從精神分析觀點看潘金蓮的性問題(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