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訪美國》到《重訪英倫》

《從<初訪美國>到<重訪英倫>》是費孝通所著作品,出自於《費孝通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從《初訪美國》到《重訪英倫》
  • 作者:費孝通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費孝通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我在兩年多前寫《初訪美國》時,曾以羅斯福總統的政治和經濟設施作為平民世紀的發軔。依我的看法,政治民主,每個公民都能用選舉票去影響政治,必然可以確立為大多數人民謀幸福的政府,這個政府所採取的經濟政策也必然會限制私人財富的無限累積,必然會提高一般人民的生活程度,於是也必然會走上以社會福利為目的的經濟道路,以達到經濟民主。我用自由和平等的兩個目標來說明政治民主和經濟民主的要義。在美國歷史中,自由和平等的“幸福腳踏車”曾經出過毛病,但是羅斯福的加強工人組織和提倡TVA一類的經濟修正,使這“幸福腳踏車”的兩個輪子,自由和平等,重又配合上了——這是兩年前的話。在這過去的兩年里,在美國連續地發生了一連串在我看來不太使人高興的事。羅斯福死後,新政有關的人員差不多都退出了政府,而且“新政”竟成了個紅帽子。不久,羅斯福的反對黨在國會裡占得了多數,反勞工的政策已躍躍欲試,呼之即出。使富有者多擔負國家費用的所得稅的累積率要減低了。在國際上,我在《初訪美國》所擔心的“美國世紀”主義抬頭了。這一切似乎把我在那本書里所提出的樂觀看法罩上了一個黑影。
美國在過去兩年里的政治對於世界民主運動有著很壞的影響。也許美國人民自己並不覺得,但是在我們想在尚沒有達到民主政治的國家中建立民主政治的人看來是很痛心的。美國政治上的民主有著光榮的成就,那是沒有人否認的。但是在經濟組織上,雖則確已提高了人民生活程度,但是獨占事業的發達,不景氣的循環,失業的威脅,在“平等”的尺度上講,很有理由相信,他們的組織並不完美(我們且不提種族偏見所造成的社會不平等)。愛好美國的人,如我在《初訪美國》一書中所表示的,總希望美國的自由和社會平等並不是相衝突的,即使過去兩者並沒有平衡的發展,在將來,兩者還是可以相互並進,相得益彰。不幸的,戰後的兩年,美國對內對外的政治動向顯然是拋棄了羅斯福的進步主義,開始走回頭路了。這使我啞然,使我感覺到分外的不安。
在這種局面下,不免使我想到另一種理論了。歐美民主所標榜的自由並不是全體人民的自由,而是少數人的自由。最初這少數人用自由的許諾以獲得人民的擁護,以克服中世紀封建所給他們的束縛,但是一旦得到了自由,就獨占了這權利,變成了自由競爭,自由壓迫人,自由剝削人的自由了。在資本主義的國家,政治民主不過是一種煙幕,不過是“以財富獲取權力”的公式。政治民主如果要威脅到資本主義經濟中的特權階級,這個階級就會破壞政治民主,而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德、意是個前例。特權階級絕不會自動放棄他們的特權。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免不了要有暴力的爭鬥。無產階級的革命是必然的。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2005),江蘇省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人。193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後,至清華大學研究院社會學部隨俄裔人類學家史祿國學習體質人類學,1935年獲碩士學位。1936年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隨波裔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學習社會人類學,1938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雲南大學、西南聯大、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學院教授。1978年調至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任副所長。從1979年開始主持中國社會學的重建工作,翌年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1985年創辦北京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並任所長。費孝通在農村社會經濟、中國社會結構、民主政治、小城鎮建設等方面著述豐厚,影響巨大;他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曾擔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重要職務。編者簡介呂文浩,1971年生,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學史、社會思想史、社會文化史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