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景為將敵人遺之藥景受而飲之或責失人臣之節不伏

《得景為將敵人遺之藥景受而飲之或責失人臣之節不伏》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得景為將敵人遺之藥景受而飲之或責失人臣之節不伏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得景為將敵人遺之藥景受而飲之或責失人臣之節不伏
軍尚隱情,臣宜守道,況握中權之要,當絕外交之嫌。景受命建牙,遇敵飲藥,直雖可舉,忠則不知。且事君在公,訓旅貴信,失人臣之節,爾豈自明,惑士卒之心,吾將安仰?況兵惟尚詐,人不易知,同饋醪而無他,推誠猶可,茍流毒而不察,雖悔寧追?無謀既昧三思,不伏恐涉貳過。勿疑以飲,徒徇陸抗之名,未達而嘗,且墜宣尼之訓。是違師律,難償鄰言。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