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樂(漢代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樂,[約公元前一五六年至前八七年前在世]字不詳,燕郡無終(今屬天津市)人。

基本介紹

  • 本名:徐樂
  • 所處時代:漢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燕郡無終(今屬天津市)
  • 出生時間:公元前一五六年
  • 主要作品漢書·徐樂傳
  • 主要成就:郎中
人物生平,史籍記載,相關事件,漢書記載,評價,

人物生平

[約公元前一五六年至前八七年前在世]字不詳,燕郡無終(今屬天津市)人,約自漢景帝初年至武帝後元末年間在世。元朔元年,(約公元前一二八年)與主父偃嚴安等上書。武帝召見,對他們道:“公等安在?何相見之晚也!”即拜為郎中,他與主父偃嚴安司馬相如吾丘壽王等學侍帝左右,是武帝重要的文學侍臣之一。

史籍記載

徐樂在任上的政績已無從可考,但《漢書》本傳中留下了他一篇近千言的上書,這使我們不僅能夠從中領略到他“辯知宏達,溢於文辭”的才華,而且還能看到他洞察歷史、善觀時勢的憂患意識。

相關事件

從徐樂上書的內容看,他應當是在武帝元朔至元封年間(公元前128—105年)以舉賢良而步入仕途的。這期間正是武帝北擊匈奴、南征南越、頻頻用兵、武功赫赫的“盛世”時期。朝廷內外歌舞昇平,議者無不美之。而正是在這一片“盛世”的頌揚聲中,徐樂面對窮兵黷武、獨斷專橫而又不恤民力的武帝統治始終保持著清醒的獨立思考,他以中國士人所特有的憂患意識,透過“盛世”的表象察隱觀變,上書呼籲最高統治者要重視秦亡的歷史教訓,一字千鈞地寫下了“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於瓦解”(《漢書·徐樂傳》,以下未註明出處者,均出自本傳)這一石破天驚的警世名言。他用陳涉起義比喻“土崩”,用吳楚“七國之亂”比喻“瓦解”。他指出,“土崩”之禍之所以重於“瓦解”,就在於“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修”,使“民”這一政治統治最廣泛的社會基礎發生動搖。這也正是“起窮巷,奮棘矜”的陳涉能夠“偏袒大呼,天下從風”的根本原因。“七國之亂”的歷史教訓固然應該吸取,但它同“土崩”相比,由於“民”沒有成為這場叛亂的支持者,儘管叛軍“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但終究遭到失敗。
徐樂之所以如此分析問題,不僅源於他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對秦亡的歷史有深刻的思考,而且源於他開闊的歷史視野、關注社會進程和命運的憂患意識。他深知,政治成敗的關鍵在於民心向背。惟其如此,他才敢於針對當時關東百姓因天災和連年征戰而出現負擔過重的情況冒死上書,向武帝陳說其中利害。他寫道:“關東五穀數不登,年歲未復,民多窮困,重之以邊境之事,推數循理而觀之,民宜有不安其處者矣。不安故易動,易動者,土崩之勢也。”他希望武帝能夠“明於安危之機,修之於廟堂之上”,避免“土崩”之勢的形成。雖然徐樂沒有提出從根本上解決現實矛盾的具體方案,雖然他把修德、修政的美好願望寄托在皇帝一人身上,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能對社會形勢作出如此深邃的判斷,還是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徐樂的這種認識固然是當時政治現實的反映,但無疑也從漢初以來的思想家、政治家對秦亡歷史教訓的深刻分析中受到了啟迪。如此也就提出了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為什麼西漢時期幾代人都要談論總結秦亡歷史的教訓問題?從漢高祖時的陸賈到文帝時的賈誼,再到武帝時的徐樂,為什麼都把總結秦亡的教訓當作他們那個時代的重大問題來看待?而所不同的只是:陸賈處在漢興之初、百廢待舉之時;賈誼處於西漢穩定治理時期;而徐樂則處在西漢盛世。這說明總結秦亡的歷史教訓,不僅是處於秦、漢更迭的歷史大變動時期的重要任務,也是穩定時期乃至盛世環境下不可遺忘的話題,是最高統治集團時時都應引以為戒的大問題。可以這樣說,總結歷史經驗和居安思危,始終是西漢前期一些有識之士的政治思想的突出反映。

漢書記載

《漢書-卷六十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上》
徐樂,燕無終人也。上書曰:
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無鄉曲之譽,非有孔、曾、墨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修,此三者陳涉之所以為資也。此之謂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由此觀之,天下誠有土崩之勢,雖布衣窮處之士或首難而危海內,陳涉是也,況三晉之君或存乎?天下雖未治也,誠能無土崩之勢,雖有強國勁兵,不得還踵而身為禽,吳、楚是也,況群臣、百姓,能為亂乎?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賢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
間者,關東五穀數不登,年歲未復,民多窮困,重之以邊境之事,推數循理而觀之,民宜有不安其處者矣。不安故易動,易動者,土崩之勢也。故賢主獨觀萬化之原,明於安危之機,修之廟堂之上,而銷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無土崩之勢而已矣。故雖有強國勁兵,陛下逐走獸,射飛鳥,弘游燕之囿,淫從恣之觀,極馳騁之樂,自若。金石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帷幄之私、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無宿憂。名何必復、子,俗何必成、康!雖然,臣竊以為陛下天然之質,寬仁之資,而誠以天下為務,則禹、湯之名不難侔,而成、康之俗未必不復興也。此二體者立,然後處尊安之實,揚廣譽於當世,親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遺德為數世隆,南面背依攝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臣聞圖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安則陛下何求而不得,何威而不成,奚征而不服哉?

評價

無論從名望還是從功業上看,徐樂都遠不如陸賈、賈誼,但他那洞察歷史、善觀時勢的憂患意識和敢於為民請命的政治作風,同樣為後人樹立了典範,而他的歷史見識與陸賈、賈誼相比也並不遜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