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教育學院

徐州教育學院

徐州教育學院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命名,國家教育部批准的師範性高等專科院校,為蘇北地區培養名中國小教師和適應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的各類專門人才,不僅撐起了徐州普教的半壁江山,還為科教興國、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州教育學院
  • 培養認識:7萬餘
  • 創辦於:1959年
  • 建校:47年
辦學特點,地理位置,專業設定,師資及教學成果,硬體設施,課題研究,對外交流,辦學理念,招生規模,學生就業,方針政策,所獲榮譽,

辦學特點

徐州教育學院
多年來,學校堅持師範與非師範並重,立足發展師範教育專業,拓展非師範專業;堅持普高與成高並重,以發展普高為依託,採取多種形式,擴大成高辦學渠道,使職前職後溝通,推進和擴大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堅持專科與本科並重,在現有專科院校的基礎上,提升辦學規格,保持和發展自己的辦學特點。

地理位置

目前,學校共有4個校區。永安校區坐落在文人墨客徜徉的蘇子堤旁,湖濱校區位於徐州的西門戶,南湖校區坐落在鬱鬱蔥蔥的雲龍山麓、美麗的雲龍湖畔,而新校區則位於徐州新城區高職集聚區內,坐落在浩瀚壯闊的大龍口水庫邊,與京福高速、連霍高速、籌建的京滬高速鐵路毗鄰,總占地面積600畝。

專業設定

學校現有中文、外語、政史、教育、經貿、音樂、美術、藝術、數學、物理、化學、資源與管理學、信息技術、營養與保健學、體育等總計15個系12個本科專業、35個專科專業,以及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有機化學工業、區域經濟4個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專業。

師資及教學成果

學校現有教職工446人,專任教師27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1人,講師94人。學校共有全日制普高大專生、成人本專科生以及各層次的學員8000餘人。學校秉承“務本、和合、精勤、求是”的校訓,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徐州市農村國中60%以上的教師是徐州教育學院畢業生。

硬體設施

學校圖書館藏書近40萬冊,中外期刊達1200餘種。投資400萬元建設的高速校園網,使學校具備了良好的現代化教學、科研及生活條件。學校以其環境優雅、學風樸實、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而聞名。
為突顯學校自身特色,帶動重點學科及重點科研課題建設,學校成立了中國古代戲曲小說、中國現當代散文、無機化學、市場經濟、數學分析5個研究室所。其中中國古代戲曲小說和無機化學為院級重點研究所,前者主要從事元明清戲曲小說的研究和曲譜的整理,後者主要將拓撲指數運用到物質結構的分析中。中國兩漢文化研究所、徐州市高等院校報刊研究會、徐州市社會學學會、徐州市外國經濟研究會、徐州市楹聯家協會、徐州市公共關係學學會等均掛靠在學校。

課題研究

科研熱的興起和研究室的建設,催生了一大批具有相當水準的科研成果。“十五”期間,學校先後確立了18項院級重點科研課題,各類科研立項總數達到51項,其中有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5項,省教育廳校長培訓工作研究課題1項。除此以外,還承擔市科技情報局研究課題6項。這些課題大部分已結題。學校共獲得江蘇省社科成果獎8項,江蘇省各類作品獎15項,徐州市社科成果獎20項,徐州市自然科學成果獎18項,徐州市各類作品獎8項。全院教職工共出版各類學術專著18部,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300餘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的成果90餘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複印的16篇,被EI收錄的3篇,有近20人次的論文摘要被美國CA文摘收錄,其中化學研究室30餘篇論文被權威刊物SCI收錄, 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影響。

對外交流

學校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1995年以來,先後與法國國立東方語言學院、日本京都大學、法國羅亞爾省和聖太田市、德國柏林音樂大學、英國蘭開夏中央大學以及中國台北建立了長期的交流與合作關係。2004年學校與澳大利亞南岸學院簽訂聯合辦學協定,雙方開設國際貿易實務、音樂學和美術學三個專業的培養項目。2005年學校首次招收“2+1”類型學生,前兩年在徐州教育學院學習,第三年在澳大利亞南岸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學習,獲兩院校雙專科文憑,並可以繼續在澳大利亞讀本科。學校與韓國韓鮮理工大學結成姊妹學校,共同推動留學生推薦和教育課程研究工作,為學生出國深造、對外教育交流開啟了便捷之門,成為拓展辦學門徑的新起點。

辦學理念

學校著力打造“師訓、乾訓”兩塊優質品牌,走“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兩為兩多”和“五並”的辦學之路,即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師訓、乾訓為主,多方面、多層次為大教育、為地方經濟建設、為社會發展培養人才;主動為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為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多類別、多形式辦學;做到新師資培養與在職教師培訓並行、學歷補償教育與繼續教育並舉、中學教師培訓與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並抓、系統提高的教乾長訓與應急短訓並存、為社會開展智力服務與發展校辦產業並抓。本著“多種形式、多種層次、長短結合”的原則,採取出城下鄉、送教上門,市縣聯合、分縣設點、業餘自學、短期集中脫產面授輔導的形式,認真研究成人教育的招生形勢,加大與本科院校聯合辦學力度,加強與各縣教師進修學校等聯合辦學點的建設,制定和完善聯合辦學管理措施,進一步規範成人教學管理,提高成人教育質量,開拓成人教育新渠道。

招生規模

學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2003年起突破千人,2004年錄取分數線為420分,高出省控專科分數線100分,在全省專科院校中位居前列,2005年錄取分數線427分,高出省控專科分數線87分,在同類學校中,生源好,錄取分數高,報到率高,擁有很高的知名度。

學生就業

為鼓勵學生勤奮好學、全面發展,學校設立了多項獎學金,每年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給予獎勵。學校鼓勵並支持學生以各種方式繼續學習深造,學生在校期間還可以通過“專轉本”、“專升本”等方式獲得到本科院校學習的機會,也可以通過社會自考獲取本科文憑。學校共有12個專業實現了專科與本科自考的對接,在校生畢業時有近80%的人獲得本科文憑或本科在讀,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打下堅實基礎。學校重視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積極向社會推薦人才,為畢業生創造良好的就業平台。近年來,學校師範類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非師範類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

方針政策

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三個面向”,突出辦學特點,拓展辦學空間,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為國家培養的各類人才中,有許多人現在已成為各條戰線特別是教育戰線上的領導和中堅力量,其中有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名教師、江蘇省名校長等數百人,為“科教興市”,振興徐州基礎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所獲榮譽

近年來,學校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人事分配製度、教學科研、後勤管理等方面改革整體推進,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有多位教職工獲國家曾憲梓高等師範專科學校教師獎、省市“五個一”工程獎。學校先後榮獲江蘇省教師培訓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教育學院系統校風建設先進集體、江蘇省中國小校長培訓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總工會優秀教工之家、江蘇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徐州市文明單位、徐州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05年被評為“2003-2004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質量興校,形成了“說實話,想實招、辦實事,求真務實謀發展;為學生、為教工、為民眾,以人為本辦大學”的發展共識。其辦學目標——“大、高、強”,凸顯了新時期教院師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學校發展藍圖;“務本、和合、精勤、求是”的校訓,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凝聚著幾代徐州教院師生的奉獻理念,既是47年建校經驗的整合與結晶,更是今後辦學的指導理念與發展源泉。
2007年7月9日上午,徐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徐州工程學院、徐州教育學院領導班子成員會議。市委副書記陳美行同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榮啟同志,市委副秘書長姬遠達同志,市教育局、人事局、財政局有關領導,徐州工程學院和徐州教育學院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出席了會議。
會上,李榮啟同志宣讀了省政府《關於同意徐州教育學院併入徐州工程學院的批覆》。陳美行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就確保徐州教育學院平穩併入徐州工程學院作了重要講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