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農業科學院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始建於1910年,又名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科所、中國農科院甘薯研究所、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是國家甘薯改良中心,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六五”以來,一直是國家甘薯科研項目的主持單位,同時承擔著全國甘薯科研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任務。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設有國家級甘薯科研以及區域性的小麥、水稻、棉花、油料、園藝、土壤肥料等12個研究專業;主要從事甘薯生物技術、品種資源、遺傳育種、病蟲害綜合防治、栽培與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套用基礎和套用技術研究。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共有在職職工158人,科技人員102人;擁有1個國家級改良中心、1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箇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州市農業科學院
  • 外文名:X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簡稱:XZAAS
  • 創辦時間:1910年
  • 主管部門:國家農業部、江蘇省農科院、徐州市政府、國家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
  • 現任領導:院長:劉明鐘
  • 地址:徐州市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徐海路高鐵站北徐州市農科院
  • 主要獎項:在農業部“七五”、“八五”和“十五”科研實力綜合評估中,被評為全國“百強研究所”
    在農業部“十一五”全國六百多個地區級科研單位綜合評估中名列第三
機構沿革,創辦初期,建國初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科研條件,研究部門,人員編制,設備資源,科研成就,項目承擔,科技成果,文化傳統,形象標識,文化活動,現任領導,

機構沿革

創辦初期

宣統二年(1910年),徐州農事實驗場創辦,隸屬於銅山縣農務會。
中華民國六年(1917年),徐州農事實驗場購地72畝,改建江蘇省立第二農事試驗場,隸屬於江蘇省實業廳。
中華民國十三年——二十七年(1924年~1938年),試驗場育成6個麥、棉品種。
中華民國十八年(1929),江蘇省第二農事實驗場改稱江蘇省立麥作試驗場,隸屬於江蘇省實業廳。至抗戰前夕,有職員14人,土地550畝。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江蘇省立麥作實驗場增轄淮陰雜谷實驗場,隸屬於江蘇省實業廳。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五月(1938年5月),日軍占領徐州,麥作場撤至敵後維持良種繁育。日偽政權以原麥作場和省林業試驗分場為基礎,組建三改其名的偽淮海省農林試驗場。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接管敵偽農場,恢復麥作試驗場,隸屬於江蘇省建設廳,定編職員10名,工人11名,場地大部分被國民黨軍隊占據,實用土地206.4畝。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1947年3月),江蘇省麥作實驗場增掛徐州植棉指導區牌子,隸屬於農林部棉改處。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1948年12月),江蘇省麥作實驗場更名為山東省徐州市建設局農業實驗場,隸屬於徐州市建設局。

建國初期

1950年2月,山東省徐州市建設局農業實驗場擴為山東省立徐州農業實驗場,隸屬於山東省農林廳。
1951年2月,山東省立徐州農業實驗場更名為山東省徐州市農場,隸屬於徐州市建設局。
1953年4月,回歸江蘇,山東省徐州市農場更名為江蘇省雜谷實驗場,隸屬於江蘇省農林廳。
1955年5月,江蘇省雜谷實驗場更名為江蘇省徐州農業實驗站。
徐州市農業科學院徐州市農業科學院
1955年,淮陰雜谷實驗場劃出。
1957年,為徐州旱作改水稻建成稻麥兩熟旱改水生產示範樣板。
1958年12月,被評為“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受到國務院獎勵。
1958年冬季,改為徐州專區農科所,負責徐州8縣1市農科所業務,建制從省屬轉為徐州專署的省、地雙重領導。
1959年1月,徐州專區農科所更名為徐州專區農業科學研究所(二級局)。
1959年,徐州專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增轄賀村農場。
1961年,研究所代管銅山花緘土實驗站。
1962,精兵簡政,縮短戰線,科技人員素質提高,研究內容突出高產要求,實行內外結合,參加高產樣板和治鹼改土樣板的建設,指導當地民眾開展農村科學實驗運動。同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薯類研究所併入,賀村農場劃出。

文革時期

“文化大革命”中,全省農科體系解體,研究所科研長期半停頓,科技人員簡化維持農作物育種。
1969年2月,研究所更名為徐州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革委會)。
1973年,研究所科研工作開始復甦,科技人員重返科研崗位,恢復科研工作。
1977年,研究所全面恢復科學研究和科技推廣服務工作。

改革開放

1978年起,研究所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徹底平反冤假錯案,任用科技人員擔任黨、政領導職務,成立所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建立新的管理系統和組織結構,建立成果評獎和職稱評定製度。
1979年5月,徐州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升格為一級局,為徐州地區行署。
“徐麥31”高產示範田“徐麥31”高產示範田
1983年3月,徐州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更名為徐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地,市合併),屬於徐州市政府;5月,更名為江蘇徐淮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隸屬於江蘇省農科院;11月,更名為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
1984年3月,研究所增掛江蘇徐州甘薯研究室牌子。
1981年~2009年,研究所共接待30多個國家或地區以及國際科研開發機構116批301人次來訪,出訪65批93人次,與國際馬鈴薯中心、亞洲蔬菜發展與研究中心和其他境外相關機構建立多項合作,聘請7名境外專家任特約研究員。
1989年8月,江蘇徐州甘薯研究室改稱江蘇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1991年1月,增掛徐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牌子。
1999年11月,農業部在研究所設立國家甘薯研究中心;12,徐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改稱徐州市農業科學院。
2002年11月,徐州市農業科學院增掛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薯研究所
2013年,銅山試驗站“人、財、物”由省農科院全部移交給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科所管。

科研條件

研究部門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擁有1個國家級改良中心、1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箇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擁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棉花、水稻、大豆、花生等5個徐州(淮)試驗站;設有7個研究部門、1個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院屬1個江蘇徐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國家級改良中心:國家甘薯改良中心
科技園區科技園區
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發中心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甘薯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薯遺傳改良重點開放實驗室
院研究部門:小麥研究室、水稻研究室、棉花研究室、油料研究室、園藝研究室、植保研究室、銅山試驗站

人員編制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共有在職職工158人,科技人員102人,其中研究員17人,副研究員3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7人,省級突出貢獻專家12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9人,先後有4名專家當選全國人大代表,1名當選中共十二大代表,1名省人大常委,2名全國勞模,1名省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李國柱、顏振德、朱崇文、夏善寶、李嘯洪、朱國清、陳學禮、蔣復、羅玉榮、郭吉彬、吳霖、華希新、彭金城、馬代夫、陳榮振、劉超、陳萍、李秀英、劉世來、王健康、謝逸萍
省級突出貢獻專家:夏善寶、邢繼英、馬代夫、馮國華、郭吉彬、劉世來、李秀英、李強、顏振德、陳榮振、王奎榮、劉超

設備資源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擁有高標準農業科研實驗田1700餘畝,各類實驗室9個,先進科研儀器設備300餘台套,固定資產總值近億元。

科研成就

項目承擔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十五”以來,科學院承擔國家和部、省下達的甘薯科研項目、國際合作和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50餘項。先後育成甘薯新品種30多個,育成品種推廣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甘薯良種種植面積的50%左右;獲各級科技成果獎31項,其中國家級5項;收集和保存甘薯各類品種資源1400餘份,選育優良品種25個;1978~1983年,獲國家、部、省、市各級科技成果獎55項。
部分甘薯育種成果及甘薯產品展示部分甘薯育種成果及甘薯產品展示
1962-2006年,科學院發表論文1142篇,其中學報級論文數124篇,出版論著69項。

科技成果

1955年育成棉花新品種“徐州209”,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個大面積產量超美棉的自育棉花品種,1965年獲國家發明獎。
“徐薯18”甘薯、“徐州68—4”花生分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和三等獎。
甘薯骨幹親本的研究和利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甘薯脫毒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套用,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澱粉多抗廣適甘薯新品種徐薯22的選育和利用獲2013年中華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徐紫薯6號在2016年第六屆“禾下土杯”全國甘薯高產高效競賽中獲二等獎。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科學院標誌為橢圓形,綠色的底,寓意農業。中間為兩個A交叉在一起,同時融入了字母X,中間橫著的為字母S,巧妙的利用了科學院英文簡稱XZAAS。1910為創建年份。
logologo

文化活動

據2017年1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先後組織了掛縣強農富民工程綜合技術培訓、農業科技培訓班、學習沂蒙精神、到台兒莊大戰紀念館和鳳陽縣小崗村等地參觀學習。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
劉明鐘
副院長、黨委委員
李再祥
副院長
李強
副院長、黨委委員
楊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