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書畫院

徐州市書畫院

徐州市書畫院,原名徐州國畫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雲龍山東麓。 20多年來,這一片幽雅的仿古建築,靜靜地掩映在翠綠色的叢林之中,沐浴著時代的陽光雨露,造就了一批書畫人才。院內有畫師創作樓、貴賓接待廳、展覽廳、品藝亭、得趣池等,現有書畫家16人,其中高中級畫師占80%,是國內同級畫院中建院早、實力強的畫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州市書畫院
  • 原名:徐州國畫院
  • 坐落在雲龍山東麓
  • 創建於:1980年
創建過程,畫院的指導思想,畫院的影響,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紀,概述,

創建過程

徐州國畫院創建於1980年。徐州市文化局醞釀建院之初。得到當時市領導陶有亮、何賦碩王其華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喻繼高賀成等畫家的積極襄助。欣成盛舉。初名徐州國畫館,終定為徐州國畫院。由佟蘇丹任院長,不坐班、張之仁任副院長,王廣林任支部書記。暫於雲龍山興化寺內辦公。
國畫院成立後。鑒於創作人員大都來自廠—、礦基層,原系業餘作者,未經過系統嚴格的科班訓練。於是首先組織畫家分別去北京、上海、南京、蘇州、揚州等地博物館,學習、研究、臨摹傳統繪畫,在加強基本功訓練的同時,提高對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認識。開闊眼界。之後,從實際出發,以充分發揮題材優勢為特點,通過專題創作。打開局面,擴大影響。畫師們分頭跑遍了昔日的淮海戰場,寫生、探訪、蒐集素材,又到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和淮海戰役紀念館翻閱了大量的軍史資料。二年後。—批書畫作品躍然出世。這批作品以人物畫為主.輔以山水、花鳥、書法,多角度地表現了英雄的淮海兒女可歌可泣、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和親如魚水的軍民關係;歌頌了淮海大地上社會主義建設的新人新貌。畫展在北京、南京、 揚州、連雲港、徐州等地展出後,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國內各大媒體廣為推介.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為了不斷提高藝術技巧,充實實力。畫院克服了經費困難。分期分批將 7名畫師送到中央美院、中國畫研究院、中國美院、江蘇省國畫院進修、深造。系統深入地學習中國畫的表現技巧,大大提席了畫師們的技藝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畫師們並不囿於腳下這塊熱土,幾乎每年都要跋山涉水,四出寫生。五嶽的峻偉壯麗,三江的奔騰浩蕩,北方山水的雄渾樸拙,南國風光的旖旎多姿。青藏高原的博大神奇,汪洋大海的浩瀚無垠,天山腳下的羊群,戈壁灘上的駝隊,剽悍的康巴漢子。秀麗的大理姑娘……這一切,盡現於畫家的腕底。筆下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畫卷。

畫院的指導思想

畫院一直提倡藝術民主、創作自由,鼓勵探索,支持創新。激勵畫家從生活中獲取靈感,以現代精神發展傳統。思想感情、筆墨形式、藝術風格都要體現出“與時俱進”。尤其在藝術多元化的時代。畫院主張畫家張揚個性,獨創自己的藝術風格,以不同的藝術特色。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愛好、不同審美要求的欣賞者。

畫院的影響

八十年代

畫院十分注重擴大影響,提高畫家的知名度。不斷通過組織畫展.舉辦交流活動等形式鼓勵創作。繼1984年進京辦展之後,又於1985年、1986年,兩次去北京琉璃廠舉辦畫展。1988年度則全力以赴。再次挺進中央美術館,舉辦了大型畫展。經過多年奮戰,徐州書畫院的畫師們己成為—支畫壇勁旅,他們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強烈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贏得了首都畫壇和各界人士的好評。是時,當代藝術大師李可染劉開渠,著名美術理論家蔡若虹朱丹王朝聞及近百名書畫家,興致勃勃地觀看了畫展,並表示祝賀。對畫院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同時對畫院的發展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中央電視台、中央廣播電台、新華社及首都各大報刊均作了報導,並發表了作品專欄和評論文章,形成較大影響。繼此之後,畫院又在南京、深圳舉辦了畫展。並支持鼓勵畫師們積極參與各級美協舉辦的書畫大展.多搞聯展和個展,積極參與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通過頻頻參展、獲獎、發表、收藏,全方位地擴展了畫院的影響。多種讚譽接踵相傳:《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評贊他們“楚漢雄風生筆端”;《新華日報》贊為“大風歌動石頭城”;《深圳特區報》則稱“漢風楚韻筆勢豪”;《文匯報》贊曰:“彭城畫派,倔起徐州”。當代藝術大師李可染劉開渠朱丹答人對畫院一直倍加關注和愛護,畫院四次進京辦展,他們都親臨指導。肯定畫院所走的“路子正”,一手抓傳統,一手抓生活.不斷出新,進步很快”。術厭其煩地告誡畫師們。“峰高無坦途”,對畫院寄予很高的期望。

九十年代

90年代以來。畫院把影響擴展到國際。原院長歐陽龍、劇院長周長海曾赴法國舉辦了畫展.院長馬奉信亦先後在奧地利和澳大利亞舉辦了書畫展,並開展了系列學術文流活動,其創作、講學、濱爾。均受到廣泛的歡迎。其他畫師也先後在泰國、香港、阿聯等地舉辦畫展,並多次參加聯展。目前,徐州書畫院畫師的作品已通過多種渠道大量流傳海外。不但聲譽日盛,同時也積極促進了國際文化交流。

二十一世紀

時間跨入 2l 世紀,千禧龍年剛好是畫院 20 周歲。畫院以辦畫展、出畫集的形式予以慶祝。同時提出面向社會、開門辦院、努力開闢藝術作品市場的新舉措。舉辦多種類型的美術、書法訓練班,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償服務。近年。徐州地區的書法創作水平突飛猛進。被譽為“書法重鎮”。為了適應飛速發展的形勢,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將“國畫院”改為“書畫院”,意在鼓勵書畫雙翼齊飛。這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展先進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對繼承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繁榮我市的書畫創作事業、必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概述

徐州市書畫院
徐州國畫院創建於1980年。徐州市文化局醞釀建院之初。得到當時市領導陶有亮、何賦碩王其華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喻繼高賀成等畫家的積極襄助。欣成盛舉。初名徐州國畫館,終定為徐州國畫院。由佟蘇丹任院長,不坐班、張之仁任副院長,王廣林任支部書記。暫於雲龍山興化寺內辦公。
國畫院成立後。鑒於創作人員大都來自廠—、礦基層,原系業餘作者,未經過系統嚴格的科班訓練。於是首先組織畫家分別去北京、上海、南京、蘇州、揚州等地博物館,學習、研究、臨摹傳統繪畫,在加強基本功訓練的同時,提高對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認識。開闊眼界。之後,從實際出發,以充分發揮題材優勢為特點,通過專題創作。打開局面,擴大影響。畫師們分頭跑遍了昔日的淮海戰場,寫生、探訪、蒐集素材,又到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和淮海戰役紀念館翻閱了大量的軍史資料。二年後。—批書畫作品躍然出世。這批作品以人物畫為主.輔以山水、花鳥、書法,多角度地表現了英雄的淮海兒女可歌可泣、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和親如魚水的軍民關係;歌頌了淮海大地上社會主義建設的新人新貌。畫展在北京南京、 揚州、連雲港、徐州等地展出後,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國內各大媒體廣為推介.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為了不斷提高藝術技巧,充實實力。畫院克服了經費困難。分期分批將 7名畫師送到中央美院、中國畫研究院、中國美院、江蘇省國畫院進修、深造。系統深入地學習中國畫的表現技巧,大大提席了畫師們的技藝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畫師們並不囿於腳下這塊熱土,幾乎每年都要跋山涉水,四出寫生。五嶽的峻偉壯麗,三江的奔騰浩蕩,北方山水的雄渾樸拙,南國風光的旖旎多姿。青藏高原的博大神奇,汪洋大海的浩瀚無垠,天山腳下的羊群,戈壁灘上的駝隊,剽悍的康巴漢子。秀麗的大理姑娘……這一切,盡現於畫家的腕底。筆下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畫卷。
畫院一直提倡藝術民主、創作自由,鼓勵探索,支持創新。激勵畫家從生活中獲取靈感,以現代精神發展傳統。思想感情、筆墨形式、藝術風格都要體現出“與時俱進”。尤其在藝術多元化的時代。畫院主張畫家張揚個性,獨創自己的藝術風格,以不同的藝術特色。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愛好、不同審美要求的欣賞者。
畫院十分注重擴大影響,提高畫家的知名度。不斷通過組織畫展.舉辦交流活動等形式鼓勵創作。繼1984年進京辦展之後,又於1985年、1986年,兩次去北京琉璃廠舉辦畫展。1988年度則全力以赴。再次挺進中央美術館,舉辦了大型畫展。經過多年奮戰,徐州書畫院的畫師們己成為—支畫壇勁旅,他們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強烈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贏得了首都畫壇和各界人士的好評。是時,當代藝術大師李可染劉開渠,著名美術理論家蔡若虹朱丹、王朝聞及近百名書畫家,興致勃勃地觀看了畫展,並表示祝賀。對畫院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同時對畫院的發展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中央電視台、中央廣播電台、新華社及首都各大報刊均作了報導,並發表了作品專欄和評論文章,形成較大影響。繼此之後,畫院又在南京、深圳舉辦了畫展。並支持鼓勵畫師們積極參與各級美協舉辦的書畫大展.多搞聯展和個展,積極參與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通過頻頻參展、獲獎、發表、收藏,全方位地擴展了畫院的影響。多種讚譽接踵相傳:《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評贊他們“楚漢雄風生筆端”;《新華日報》贊為“大風歌動石頭城”;《深圳特區報》則稱“漢風楚韻筆勢豪”;《文匯報》贊曰:“彭城畫派,倔起徐州”。當代藝術大師李可染劉開渠朱丹答人對畫院一直倍加關注和愛護,畫院四次進京辦展,他們都親臨指導。肯定畫院所走的“路子正”,一手抓傳統,一手抓生活.不斷出新,進步很快”。術厭其煩地告誡畫師們。“峰高無坦途”,對畫院寄予很高的期望。
90年代以來。畫院把影響擴展到國際。原院長歐陽龍、劇院長周長海曾赴法國舉辦了畫展.院長馬奉信亦先後在奧地利和澳大利亞舉辦了書畫展,並開展了系列學術文流活動,其創作、講學、濱爾。均受到廣泛的歡迎。其他畫師也先後在泰國、香港、阿聯等地舉辦畫展,並多次參加聯展。目前,徐州書畫院畫師的作品已通過多種渠道大量流傳海外。不但聲譽日盛,同時也積極促進了國際文化交流。
時間跨入 2l 世紀,千禧龍年剛好是畫院 20 周歲。畫院以辦畫展、出畫集的形式予以慶祝。同時提出面向社會、開門辦院、努力開闢藝術作品市場的新舉措。舉辦多種類型的美術、書法訓練班,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償服務。近年。徐州地區的書法創作水平突飛猛進。被譽為“書法重鎮”。為了適應飛速發展的形勢,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將“國畫院”改為“書畫院”,意在鼓勵書畫雙翼齊飛。這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展先進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對繼承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繁榮我市的書畫創作事業、必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