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村鄉

征村鄉

征村鄉位於江西省修水縣城西南郊,距縣城16.3公里,總面積183.4平方公里。全鄉下轄10個行政村,交通便利,通訊設施完備,一年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6.5ºC。山清水秀,氣候溫和,1.5萬人。資源豐富,電力充沛,交通便捷,是投資置業的理想場所,是新型的城郊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征村鄉
  • 別名:征村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江西省修水縣
  • 方言:贛語
  • 民系:江右民系
地理位置,產業基地,石材之鄉,文化特色,旅遊資源,

地理位置

征村鄉距縣城僅16公里,幅員遼闊,風景秀麗,產業興旺,人民富足,是新型的城郊鄉鎮。全鄉面積183.4平方公里,總人口1.5萬人,全鄉下轄12個行政村。境內現有集鎮兩個,九江市文明小康示範村莊一個。
縣境南半部處於廬山和幕阜山余脈間隔地帶。東面廬山向南延伸境內海拔300米以上山峰,除大步尖外,還有黃石岩、雞公嘴、張家山、大水叉、康家坡、大垴坡等;東南屏有面陽、馬頭、桃花尖諸山,合稱柴桑山;西南岷山、西北長山、中部株嶺山為境內三大主要山系,皆秀出幕阜余脈,分別向東和東北蜿蜒。聳峙岷山的金盤峰,海拔673米,為九(江)、德(安)、瑞(昌)三縣之界山。全縣大小山嶺共159座,其中海拔100米以內31座,100-200米以內64座,200米以上65座。
征村資源豐富,電力充沛,交通便捷,是投資置業的理想場所。境內現有茶子崗電站和車聯堰電站兩座縣辦電站,投資3000萬元的龍潭峽水電站正在籌建中。除電力資源外,還蘊含豐富的石材資源,產品暢銷海內外。此外,以東滸寨景區為龍頭的豐厚的旅遊資源也正在包裝推介中。

產業基地

蠶桑山羊是全鄉傳統強勢產業。蠶桑面積逾4000畝,是修水縣重點蠶桑基地鄉。山羊年出欄2萬頭,被縣裡評為“山羊生產先進單位”。茶葉作為全鄉新型產業,發展迅猛,現有茶園面積千餘畝。利用城郊區位優勢,積極打造蔬菜之鄉和牲豬之鄉,縣城蔬菜和牲豬供應的基地。
征村鄉征村鄉
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挖掘潛力,緊緊圍繞“打造修水城郊第一鄉”的目標,實現征村再次跨越式發展。

石材之鄉

征村鄉境內山脈含豐富的石材資源,為實現“資源富鄉,資源富民”的目標,征村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明確提出利用自身獨特的優勢,通過資源招商,著力打造石材產業,實現地方特色經濟的快速發展。投資開發石材資源,針對石材開發起始期的特點,鄉黨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立足“築巢引鳳”,積極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修通礦運路3條,總長30餘公里,架通高壓輸電線路,確保礦區及時實現通電、通路。扶助企業發展壯大。
征村鄉征村鄉
鄉黨委、政府切實加強服務,積極收集石材市場信息,指導石材銷售。派專人負責解決。圍繞做大、做強石材產業,鄉里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規劃了1平方公里土地,建設石材工業園。新建廠房的企業已達8家。已有28戶企業落戶征村。石材產業的壯大,使地方經濟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全鄉石材企業共提供就業崗位近千個,全年石材產值突破1000萬元。石材產業的興旺帶動了運輸業、飲食服務業的發展,全鄉用於境內礦運的車輛達100多輛,一批運輸大戶應運而生,一批飲食服務店也紅紅火火在各企業廠房旁落戶。

文化特色

獨特的茶俗 自古以來修水人喜歡茶,家家戶戶種茶,制茶,天天飲茶。修水人把飲茶與吃飯看的同等重要。修水人歷來好客,遇客先敬一碗茶,俗雲“客至主人歡”,“坐下當,戲下當,吃碗茶當”。修水茶區別於外地茶的特點是以佐料下茶,故稱喝茶為“吃茶”。
征村鄉征村鄉
(1)仁鄉茶:以朱溪茶為代表,茶料除茶葉外,通常使用菊花、黃豆、芝麻3種,用料較普通,故流行較廣。特點是茶色淡雅,清香可口。
(2)奉鄉茶:以上奉茶為代表,此茶具有仁鄉茶同樣用料外,更要用蘿蔔條下茶。特點是清香味濃,有嚼頭。
(3)泰鄉茶:以三都茶為代表,通常以爆米為主要茶料,又稱“爆茶”,還有以小麥為主要茶料的“小麥茶”和以嫩玉米為主要茶料的“苞蘆茶”。
(4)“十錦茶”:主要茶料有茶葉、菊花、黃豆、芝麻、花生、柑桔皮、生薑、蘿蔔、花椒、桂花、茶芎。食之甘醇入胃,回味久長。
(5)懷遠酌茶:主要是客家人飲用的一種茶,別有風味,用陶罐沖泡,茶料簡單,只放粗茶葉或茶子球,為防餿放少許花椒,夏暑飲用此茶,清涼爽口。

旅遊資源

征村鄉所屬修水是革命老區,是毛澤東同志領導的湘贛邊“秋收起義”的重要策源地之一,1927年9月9日打響“秋收起義”第一槍的地方,是設計、製作並率先升起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的地方,秋收起義時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及其所屬第一、第四團和師直特務連的駐地。紅色旅遊資源十分的豐富,全縣有革命遺址、遺蹟6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紅色旅遊景點共有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舊址、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山口會議舊址、福興橋橋頭會議遺址、台莊會議舊址、湘鄂贛省委省蘇舊址、抱愛醫院等八處紅色景點和景區。
自古有“山川深重,可供遊覽”,“大江以西山水之秀甲天下,洪州分寧縣鐘秀居多”之稱。境內山川秀美,景色迷人。被稱為“七百里修江第一山”的南山崖傍水而座,懸崖危立,古木參天,藤蔓披地,佳景天成,加上山中留有黃庭堅等權臣賢士眾多的摩崖石刻,顯示出其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雄偉博大的黃龍山,岩奇石怪,飛瀑如虹,古松虬屈,雲蒸霞蔚,景色壯觀,登臨峰頂,三省界地雙腳踏,鄱湖洞庭一望收。山下有佛教五家七宗之一的黃龍宗祖庭黃龍寺、鳴水瀑布、泰清溫泉等自然人文景觀堪稱贛北一絕。
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在此生活,縣內上奉鎮發現的“山背文化”遺址是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典型遺址之一,距今約4300年歷史。修水商封艾侯國,春秋為艾邑,漢建艾縣,隋唐為建昌縣、分寧縣,民國3年改名修水縣,因境內母親河修河得名。
地沃物阜,《太平寰宇記》說分寧“豪富物產充之”,著名茶鄉。五代時雙井茶即“製造極精”,宋代稱“絕品”、“草茶第一”,歐陽修、蘇軾、黃庭堅、葉夢得等人著作均有記載吟唱。盛產藥材、茶油楠木工藝品、耐熱陶瓷等地方特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