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掇英:上海社會科學院五十周年回憶錄

往事掇英:上海社會科學院五十周年回憶錄

《往事掇英:上海社會科學院五十周年回憶錄》是為慶祝上海社會科學院建院五十周年而組織編撰的。入選的文稿以記述五十年來上海社會科學院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學術理論和重要人物為主。

基本介紹

  • 書名:事掇英:上海社會科學院五十周年回憶錄
  • 作者:上海社會科學院院慶辦公室
  • ISBN:9787807452669
  • 類別:圖書>文學>紀實文學
  • 定價:50.00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書中的文稿來源有五個方面:(1)2006年,為慶祝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和歷史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經濟研究所、部門經濟研究所、世界經濟研究所和歷史研究所分別組織編寫並出版了《回憶錄》和《所史》,其中部分文稿收錄在這本回憶錄里。(2)2007年初,院慶五十周年《回憶錄》編寫工作啟動,由院領導牽頭,院幹部人事處組織,各所和院直屬單位辦公室具體落實了一批選題和作者。9月15日,完成了大部分初稿。這些稿件儘可能地收入在這本回憶錄里。其餘的稿件由於選題偏離、作者重複、篇幅過長等原因,經修改收錄於院工會編輯的《回憶錄》中。(3)從2007年10月起,又對一批重要選題進行了補充約稿。(4)從已出版或定稿的相關回憶書籍中選錄了若干章節。(5)質量符合入選標準的自發來稿。

圖書目錄

“新智庫”的提出和實施(代序)
我的回憶和一些想法
——為紀念上海社會科學院建院五十周年而作
雷經天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的日子
張仲禮與我院的首次職稱改革
大家風範
社科院首屆研究生的讀書生活
《社會必要產品論》誕生的前前後後
我與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三部曲
感悟上海社會科學院三十年之變化
伯克利大學訪學散記
經濟所的青年學術沙龍
我的“世博”情結
在崗的日子
“鄉鎮企業運行機制”研究追述
學術研究的一些回憶
寒窗詩話也情濃
——一個經濟學家的詩歌人生
90年代我院參加浦東研究的一些珍貴回憶
體會成長的快樂與煩惱
——記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的日子裡
房地產問題研究在改革發展中成長
助推產業勃興,指點創意未來
——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喜迎院慶五十周年
我和世經所的學術研究
鐵打的營盤
——記世經所黨組織
感慨與自豪
感激與感懷
“B方案”出爐記
——追憶我院城市與區域研究中的一個樂章
名師薈萃。學術沃土
——回憶在上海社科院求學的日日夜夜
學術外交、學術外宣親歷記
觀潮東瀛十五年
工作的理想
——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建院五十周年而作
實事求是
——科學的良心
從尋找學術結合點到打造科研新品牌
——回憶歐亞所整合力量、開拓創新的一段歷程
我在猶太中心經歷的幾個第一
我和社科院的情緣
——紀念院慶五十周年
政法研究所成立初期二三事
言傳身教,絳帳情深
——緬懷法學所奠基人潘念之同志
回憶我的中國法律史研究
“上海水平”就是“中國水平”實例一則
我愛當編輯
——獻給上海社會科學院建院五十周年
編纂《社會學簡明辭典》
——憶社會學研究所初創期的一段往事
回憶與期望
我和社會學的不解之緣
院慶回首三題
用良心直面現實
小所辦大事
為研究中國宗教現狀齊心努力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
玉蘭聽雨八十載
——從修道院到社科院的歷史見證
24屆“社會科學信息交流會”回顧
創辦《前沿》的前前後後
為有源頭活水來
——回顧文學所科研方向“轉型”
陪伴在李亞農同志生命的最後歲月里
李亞農先生片憶
歷史研究和史料整理
——談“文革”前歷史所的四部史料書
由銀杏樹而想起的
寫在《史林》邊上
——為五十周年院慶而作
台灣講學記
割捨不斷的情思
哲學所給了我人生和思想的“原始碼”
無私無畏的理論勇士
——憶“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中的周抗同志
辯證邏輯的先行探索者
——懷念傅季重教授
哲學所重建後至20世紀末的對外交流和學科建設
我圓了研究古希臘哲學的夢
我的美育研究與實踐
在社科院坐冷板凳
歲月如歌
——二十九年學術生涯散記
耕耘在學科的交界面上
與科學家精誠合作
我的經濟倫理學研究之回顧
上海社科院的馬克思主義學科傳統之回顧
一個獨具特色的研究機構
——上海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研究室
上海社會科學院有關歷史的回憶
珍惜我院的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品牌
——從鄧小平理論研究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辦刊隨想
中國諮詢業的先行者與開拓者
——憶經濟諮詢部創始人吳逸
憶諮詢中心的初創歷程
《用發展的觀點研究》發表始末
社科院給我的人生歷練
巾幗春秋,激情歲月
——院婦委會喜迎院慶五十周年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