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的遺囑(俄羅斯歷史檔案)

彼得一世的遺囑(俄羅斯歷史檔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原名彼得·阿列克塞也維奇·羅曼諾夫,是沙皇阿列克謝·彼得一世米哈伊洛維奇之子,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國沙皇、俄羅斯帝國皇帝,著名統帥,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實權。世稱:彼得一世,尊稱為:彼得大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彼得一世
  • 外文名:俄語: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ы
  • 別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
  • 國籍:俄羅斯
  • 民族:斯拉夫人
  • 出生地:莫斯科
  • 出生日期:1672年6月9
  • 逝世日期:1725年2月8日
  • 職業沙皇
遺囑,評價,

遺囑

朕,彼得一世,全體俄羅斯人的皇帝和君主,以最神聖和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的名義,向俄羅斯王位和政府的所有繼承者宣告:賜予朕以生命的全能上帝使朕相信:俄羅斯人民負有在將來成為歐洲的統治民族的使命,永受神的光輝的指引,並得到神的支持。
朕生此信念,是由於考慮到歐洲大多數民族已達到衰朽的老年,或無論如何正在迅速接近這一狀態。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年輕的人民,在達到它們那樣強盛時,應該很容易和必須能征服他們。
朕認為,即將來臨的北方對西方和東方各國的入侵是上帝命定和設計的一種周期運動,正如上帝曾以同樣方式安排野蠻人的入侵以促使羅馬民族獲得新生一樣。這種由北向南移民的運動如尼羅河水的回流,它定期用自己的泥土使埃及西部土地變得肥沃。
朕發現俄羅斯就是這樣一條河,在朕離世時它仍是如此。朕的繼承者將把俄羅斯建成使貧窮的歐洲肥沃起來的大海,如果朕的後裔懂得如何引導這股潮水,它的濤浪將衝破任何擋住去路的堤岸,為此,朕留遺言如下,並囑朕的後裔加以注意和時刻遵守。
(一)使俄國長期保持戰爭狀態,使士兵常備不懈,使它不斷為增強國家財政和改進陸軍作出努力。挑選最有利的時機發動進攻,以戰繼和,以和繼戰,求得俄國的利益、擴張和日益繁榮。
(二)用一切可能手段,從歐洲最聰明的人中網羅名人,在戰時誘致軍官,在平時誘致奴僕,以便助益俄國人,損害別國而不自損。
(三)利用一切機會參與歐洲的事務和討論,不論為何種事務和討論,而特別參與有關日爾曼的事務和討論,蓋日爾曼為我們最近的鄰邦,與我們有最直接的利害關係。
(四)分割波蘭,使波蘭王國保持經常的動亂和不斷的猜意用黃金拉攏其他大國,影響波蘭的宮廷會議,收買他們以便在推選國王中取得利益,培植親俄派並保護他們,以此為藉口把莫斯科軍隊開進那裡,一直呆到永遠占領的日子到來。如果幾個鄰國共同責難,可分割波蘭以暫時安撫它們,直到我們可以從它們那裡收回我們所讓與的一切部分。
(五)儘量多地占領瑞典國土,並誘其進攻我們,以便我們有藉口征服瑞典。為此我們必須把丹麥和瑞典隔離,並助長它們之間的爭鬥。
(六)始終為我們的王子挑選日爾曼公主為妻,以增進家族聯繫,使我們的利益重新結合,爭取日爾曼支持我們擴大勢力的事業。
(七)優先與英格蘭結盟通商,英格蘭的船隊極其需要我們,同時,為發展我們的自己的船隊,英格蘭對我們將是十分有用的。用我們的木材和其他產品交換英格蘭的黃金,並建立我們之間商品和海員的持續交流,這將有利於我們的航海和貿易。
(八)使我國沿波羅的海不斷向北擴張,並沿黑海向南擴張。
(九)儘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堡和印度,誰統治那裡,誰就將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因此要挑起邊疆的戰爭,不僅在土耳其,而且在波斯。在黑海邊上建立船塢,在黑海附近和波羅的海沿岸攫取小塊土地,這對實現我們的計畫是加倍必要的。在波斯衰敗之際,突進到波斯灣,如可能應重振古代與黎凡特的貿易,推進到印度,它是世界的倉庫。達到這一點,我們就不再需要英格蘭的黃金了。
(十)精心努力維持同奧地利王室的同盟,假裝支持奧地利企圖將來統治日爾曼的政策,在暗中促進各親王間的嫉妒。用各種方法誘使奧地利要求俄國給予援助,並對該國行使某種保護,以便將來加以控制。
(十一)使奧地利王室對把土耳其趕出歐洲發生興趣,在征服君士坦丁堡時消除奧地利的嫉妒,其方法或為挑動它與歐洲各大國作戰,或為舍給一部份戰利品,目後我們將予以收回。
(十二)努力將散處匈牙利、土耳其和波蘭中部的、在政治和宗教上陷於分裂的希臘人全部重新團結在我們周圍,成為他們的中心和支柱,冒充敵人之友取得某種自動的或聖職的優勢,以建立在全世界的優勢。
(十三)在肢解瑞典,滅亡波斯,粉碎波蘭,征服土耳其,我軍業已會師,黑海和波羅的海由我們的艦隻護衛之後,我們必須分別地並極為秘密地首先向凡爾塞宮,然後向維也納朝廷提出建議,與它們分享全球帝國。如果其中之一接受,而且只要煽動其野心和民族虛榮心,幾乎可以肯定它會接受,就可以利用它來制服那另一個。最後,再消滅那個僅存者。由於俄國已經占有整個東歐或者大部分歐洲,發動一場衝突是沒有危險的。
(十四)假如兩個強國都拒絕俄國的建議(此點並非不可能),我們應當懂得如何煽動它們互相爭吵,使他們互相削弱。然後,俄國必須抓住決定性的時機,把已經會師的部隊開向日爾曼,同時派出兩支相當大的艦隊,攜帶亞洲人的部隊,一支從亞速海出發,另一支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出發。在那些武裝艦隊的協助下,通過地中海和在大西洋同時挺進,在一側入侵法國,在另一側入侵日爾曼。這兩個國家被征服後,歐洲其餘部分就將不堪一擊而加以制服。這樣,我們就能夠征服歐洲,也應當能征服歐洲。

評價

這是一份鋒芒畢露,並且非常詳細的作戰計畫,它規劃了俄國近10年,以至上百年、數百年的目標,任何人看後都會被文中大膽的推斷和毫無顧忌的權術而感震驚,使人不由聯想起我國戰國時代那縱橫之術的種種謀略。“彼得遺囑”或許是出自彼得大帝的謀臣之手吧!因為所謂“彼得遺囑”雖自18世紀初就在俄國及歐洲謠傳開,但歷屆沙皇政府和官方歷史學家們都斷然否認有“彼得遺囑”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