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浦鎮

彭浦鎮

彭浦鎮地處靜安區北部,東至萬榮路,南臨老滬太路,西到滬太路,北越場中路,鎮域面積7.88平方公里,下轄40個居委會(含1個籌建居委);全鎮戶籍人口83653人,常住人口153255人。歷史發展中,彭浦鎮曾取得四個“第一”:全國第一批“億元鄉鎮”;全市第一個實行農民退養制度;全市第一個完成所有農村人員戶口“農轉非”;第一批“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近年來,全鎮經濟社會事業協調推進,先後榮獲上海市文明社區、上海市平安示範社區、上海市學習型社區、上海市雙擁模範鎮等榮譽稱號。轄區內現有22個市級文明小區和53個區級文明小區。彭浦鎮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攝影品牌彰顯文化魅力,連續三次蟬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攝影)”稱號。駐區資源豐富,有浦西中心城區最大的大寧靈石公園,有千年古剎寶華寺,有新中高級中學等15所教育機構……鎮域經濟主體活躍,上海多媒體谷、國家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台示範區彭浦產業園等一批國家級園區集聚發展。

2019年1月9日,彭浦鎮憑藉攝影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彭浦鎮
  • 外文名稱:Pengpu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上海市靜安區
  • 下轄地區:40個居委會
  • 電話區號:021
  • 郵政區碼:200070 
  • 地理位置:上海市靜安區北部
  • 面積:7.88平方公里
  • 人口:戶籍人口83653人,常住人口153255人
  • 方言:上海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寧靈石公園、千年古剎寶華寺
  • 機場:虹橋機場、浦東機場
  • 火車站:虹橋火車站
  • 車牌代碼:滬
  • 行政代碼:310106101
鄉鎮概況,歷史沿革,經濟發展,市政建設,醫療保障,居住環境,促進就業,社區文化,訪問外賓,所獲榮譽,地圖信息,

鄉鎮概況

從1978年總產值僅2100餘萬元,到2007年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從農田菜地、牲畜棚屋和簡易農舍遍布的市郊鄉村,變身為擁有68萬平方米浦西最大綠地、100餘萬平方米的產業園區和420萬平方米中高檔住宅區的現代化城鎮……靜安區彭浦鎮改革開放30年來發生的巨變,正是上海廣大鄉鎮30年飛速發展的縮影。
改革開放以來,彭浦鎮開創了上海鄉鎮多個“第一”:第一批進入全國“億元鄉鎮”行列,第一批榮獲全國“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攝影類)稱號,第一個實行農民退養制度,第一個完成所有適齡農村人員戶口“農轉非”,第一個建成現代教育園區……靜安區彭浦鎮30年來在上海鄉鎮中開創了諸多“第一”。

歷史沿革

歷史上的彭浦地名始於1299年(元大德三年),僧人德寧在彭越浦東建彭王廟,遂以此命名。1912年,寶山縣丈量土地,劃分市鄉,彭浦鄉建制由此確立。1992年,彭浦鎮的前身彭浦鄉由寶山縣劃歸閘北區。1994年,彭浦鄉撤鄉建鎮。2015年11月,再由閘北區劃歸靜安區。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之前,彭浦鎮產業結構一直以農業、加工業為主。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彭浦鎮產業結構從以一產農業、二產工業為主、三產空白,逐步轉變二產、三產為主,直至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統領的第三產業占主導地位的都市產業新格局。
改革開放號角吹響之年1978年,全鎮總產值為2115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占40%,第二產業占60% ;1987年,全鎮總產值為1.3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占13.4%,第二產業占82.2%,第三產業占4.4%,被國家命名為全國首批"億元鄉鎮"(上海第一個“億元鄉鎮”);1997年,全鎮總產值為11.13億元,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其中第一產業占2.2%,第二產業占58.3%,第三產業占39.5%;2007年,全鎮總產值達到106.21億元,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其中第二產業占3.4%,第三產業占76.6%。2007年總產值是1978年的502.17倍的事實,更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彭浦鎮廣大幹部民眾,在黨的富民政策引導下奮發圖強,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豐碩成果。
彭浦鎮的產業,已構築成高新科技產業、汽車商務業和現代交通物流業為主的產業框架。上海多媒體谷已被命名為國家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基地。清華大學科技園、上海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園龍軟萬榮基地等現代產業園區均在本鎮安營紮寨,德國萊茵技術集團、上海聯合汽車集團、上海文廣傳媒集團等中外企業亦競相入駐。現代服務業高度集聚,已成為推動彭浦鎮經濟高速發展的主引擎。

市政建設

彭浦鎮政府先後共投入近4億元資金進行市政道路建設,至2005年,先後打通“斷頭路”和新建道路總計13條,長達13.1公里,並架設了7座橋樑,現已形成境內道路四通八達,周邊捷運1號線、南北高架、中環線和10餘條公交線路橫穿的現代城市立體交通格局。 全區70%的水域面積位於我鎮,通過整河改道、修築堤岸、清淤淨化、增添綠化小品等方法,使境內夏長浦河、彭越浦河、中揚湖等8條河道由黑臭河整治為水清岸綠的景觀河,形成了良好的水系景觀。
社區綠化覆蓋總面積達134.33萬平方米,浦西最大的公共綠地、上海十大魅力景點之一——68萬平方米的大寧靈石公園也位於其間。另外,鎮域內還有多處綠化景觀被列入市、區級綠化景點。現2.86平方公里的市容道路示範區已創建成功,使彭浦鎮的環境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觀.。
彭浦鎮彭浦鎮

醫療保障

彭浦鎮從以“赤腳醫生”為骨幹的簡陋鄉村醫院,逐步發展成為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下設5個社區的衛生服務站、38個紅十字服務站,以此為網路,輻射全鎮,為居民提供基礎醫療服務起到了保障作用。另有華山醫院永和分院、海鷹醫院、靜安精神衛生中心、申江醫院、武警消防總醫院5所醫院,極大得豐富了我鎮醫療資源。此外,醫務人員不僅經常入小區提供健康諮詢,為居民尋醫問診提供了方便,還針對一些護理困難人員提供醫療上門服務,設立家庭病房,解決許多家庭的後顧之憂。
1995年建立了彭浦鎮勞動服務所,為全鎮26000餘名居民提供失業登記、失業保險、開業指導、就業服務等方面服務。為了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本世紀初起,彭浦鎮黨委、鎮政府積極為適齡農民辦理戶口'農轉非'手續,並投入1.3億元巨資,為各村在職人員補繳了社會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使世代生活在鄉村的彭浦鎮2萬餘農民,在入學、就業、醫療、養老等福利方面有了明顯的改變.同時,對於那些因政策限制未納入城鎮社會養老體系的2200餘名老人,由鎮退養所管理,建立了生活醫療保障機制,每月還發放人均1000元的退養金,保障基本生活。

居住環境

為改善村民原來農舍相鄰、雞犬相聞的簡陋居住條件,自1992年起,鎮、村相繼投入近30億元,建成公建配套完善、煤衛設施齊全的農民小區92萬平方米,讓原本2萬餘名散居於7個自然村簡易農舍的農民,住進了居室寬敞明亮、具有園林風貌的農民新村,一些新建的農民小區還榮獲了市、區級文明小區的稱號。不少家庭都擁有2-3套住房,人均居住面積達40m2左右。

促進就業

促進就業作為保障民生的熱門話題,多年來,彭浦鎮政府始終將其作為做好民生工作的基石,備受關注.據統計,從2000年至2008年10月底,我鎮新增崗位26102個.截至2008年10月底,本鎮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722人,控制率在99.54%之內,連續八年都控制在區下達目標數之內,且一直名列前茅;非正規組織申辦累計達477個;對'雙困'人員的就業援助和就業托底更加完善.'雙困'人員的就業安置達1880餘人,實現了'出現一個,認定一個,安置一個,保障一個'的目標.公共就業服務進一步完善,介紹就業成功率達78.6%。自2004年以來,對1400餘名格線化青年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活動,幫助他們成功就業;完成青年'心智'培訓1200人,為提高青年市場就業的競爭力,實現青年就業的願望提供了服務,推薦各類培訓達2500餘次。

社區文化

紅火的社區文化活動不僅滿足居民個性發展的需求,同時也以獨特的文化凝聚力建立了和諧的人際關係。全鎮有包括音樂、舞蹈、戲曲及時裝表演等各類各具特色的文藝團隊110餘個.民族舞蹈隊是彭浦鎮精心培育的文化品牌.2006年參加了'新加坡國際‘胡姬花獎,樂齡舞蹈、服飾風采藝術大賽',舞蹈《鄉情》榮獲了大金獎,舞蹈隊也獲得了組織金獎,還應邀赴台灣進行藝術交流。

訪問外賓

1958年以來,接待了大批來自世界五大洲的各國外賓和港、澳同胞。六七十年代,每年來鄉訪問的外賓在100批以上,3000餘人次。80年代後期,隨著國家全面改革開放,來鄉外賓逐漸減少。90年代初,外賓來訪每年10批左右。來鄉外賓中有日本通產相中曾根、聯邦德國外長根舍、斐濟總理卡塞塞·馬拉、越南國防部長武元甲及印度毛澤東主義中心書記、挪威共產黨主席、科威特議長等重要貴賓,還接待過第二批中日青年大聯歡青年朋友和第二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訪華團。
彭浦鎮“愛心媽媽”為河流養護工捐贈圍巾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地圖信息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