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樹欣

彭樹欣(1968.10-),男,江西蓮花人,文學博士,哲學博士後,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陽明後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團隊核心成員之一,江西省陽明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哲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主攻方向為陽明學研究和梁啓超研究。出版著作10部,在《光明日報》《孔子研究》《江西社會科學》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1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樹欣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 
  • 職業:教授 
  • 主要成就:出版著作10部,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省級課題11項。 
  • 代表作品:《梁啓超文獻學思想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 
個人簡介:
彭樹欣(1968.10-),男,江西蓮花人,文學博士,哲學博士後,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陽明後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學術團隊核心成員之一,江西省陽明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哲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主攻方向為陽明學研究和梁啓超研究。出版著作10部,在《光明日報》《孔子研究》《江西社會科學》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1項。

研究方向:
中國哲學、中國古典文獻學
主講課程:
大學語文、財經寫作、養生與哲學、中國文化藝術史、《論語》精讀等。
附:主要科研成果
(一)著作
1.《江西財經大學校史》,主要撰稿人之一(撰稿約10萬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2.《梁啓超文獻學思想研究》,獨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
3.《簡明中國哲學史》,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4.《古代人生哲學在晚清民國的生存狀態――以梁啓超為中心》,獨著,台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5.《多維視野下的梁啓超研究》,獨著,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年。
6.《劉元卿集》,編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獲社科二等獎。
7.《梁啓超修身三書》,文獻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入選十大“滬上名家”推薦十種好書之一,為《中華讀書報》推薦的“滬版20種好書”之一,榮登上海“世紀好書”榜(為其中20種之一)。
8.《劉三五集》,整理編校,台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
9. 《梁啓超修身三書》,文獻整理,以叢書+單行本形式再版,包括《德育鑒》《曾文正公嘉言鈔》《節本明儒學案》3種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10. 《梁啓超修身講演錄》,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2018年上海書展榮列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好書之一。
(二)主持、參與課題
1.“近代傳播與近代文學的轉型”,江西省社科規劃“十五”一般項目,2006年12月結題,參與人,排名第二。
2.“姜夔研究”,江西省社科規劃“十五”一般項目,2006年12月結題,參與人;
3.“梁啓超與中國文獻學的發展”(TQ080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7年2月立項, 2008年12月結題,主持人。
4.“中國新時期文學理論言說者的身份認同”, 江西省社科規劃“十五”一般項目,2009年12月結題,參與人,排名第三。
5.“明清時期唐宋八大家散文選本研究”(10BZW05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2010年5月立項,2014年12月結題,參與人,排名第三。
6.“明清通俗小說書坊考辨與綜錄” (12BZW05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2012年5月立項,在研,參與人,排名第三。
7.“陽明後學文獻叢書續編”(10JDLOIZ),浙江省社會科學常規性立項重大課題,2012年12月立項,2014年11月結題,承擔子項目《劉元卿集》整理編校。
8.“陽明後學文獻叢書(第三輯)”,北京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2013年12月立項,負責人杜維明等,承擔子項目《鄒德涵、鄒德溥、u德泳集》文獻整理編校,在研。
9. 《劉元卿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
10. “明代江右四君子之一劉元卿思想研究”,江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三五”(2016年)規劃一般項目(16ZX05),2016年11月―2018年12月,在研,主持。
11.“明代江右王學重鎮安福縣學人群文獻整理與研究”(17BTQ08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2017年6月―2021年12月,在研,主持。
(三)論文
權威期刊
1.《現代學術轉型中國學資源的流失――從梁啓超的國學分類說起》,《光明日報・國學版》(2009年5月11日)
2.《梁啓超對孔子人生哲學的闡釋》,《孔子研究》(2013年第1期)
3.《明儒鄒德涵簡論》,《孔子研究》(2014年第5期)
CSSCI來源期刊
1.《梁啓超所辦報刊傳播效果評析》,《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江西財經大學學報》為CSSCI擴展版,財大認定為CSSCI期刊。
2.《中國近代出版的產業化趨勢》,《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3.《梁啓超――“文獻學”的最早提出者和闡釋者》,《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年第5期)
4.《梁啓超對佛經目錄研究的開創性貢獻》,《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5.《梁啓超文獻學思想研究綜述》,《圖書館論壇》(2007年第2期)
6.《論先秦的模仿觀》,《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7.《試論文化傳播與梁啓超導讀書目的發展》,《圖書館論壇》(2008年第3期)
8.《梁啓超對文獻學普及化方向的探索》,《圖書館論壇》(2009年第6期)
9.《論梁啓超的“文獻學”概念的歷史地位和影響》,《圖書館論壇》(2010年第6期)
10.《梁啓超:中國古代目錄學研究現代第一人》,《圖書館論壇》(2012年第3期)
11.《梁啓超的思想轉向與其三種修身書――兼論梁啓超的修身思想》,《人文論叢》,2016年第1輯。
12. 《王陽明弟子劉陽著述考及其孤本文獻之發現》,《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16輯),2017年
13.《體用合一論:劉元卿的儒學立場與特色》,《江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8期)
中文核心期刊(含CSSCI擴展版)
1.《上博簡<恆先>在文學發生論上的價值》,《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2.《梁啓超<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的整理問題》,《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4期)
3.《梁啓超的社會教育思想芻議》,《蘭州學刊》(2005年第5期)
4.《梁啓超與“現代”文學觀念的興起研究綜述》,《蘭州學刊》(2006年第12期)
5.《文明的奴役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價值》,《蘭州學刊》(2009年第9期)
6.《梁啓超對文獻學的初步探索和貢獻》,《蘭台世界》(2009年第11期)
7.《<世說新語>劉孝標註所引釋氏文獻考辨七則》,《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
8.《梁啓超:現代辨偽學研究第一人》,《蘭台世界》(2012年第4期)
9.《梁啓超親職教育的儒家取向》,《蘭台世界》(2018年第7期)
一般期刊
1.《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史書目》,《文教資料》(2000年第2期)
2.《梁啓超文化傳播背景下的文學活動》,《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3.《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虛實觀》,《文山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4期)
4.《李商隱<別智玄法師>考》,《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5.《論佛經中的女性觀》,《紅河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6.《梁啓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中國”想像》,《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14期)
7.《歷史還原:理論與實踐的尷尬――兼評羅宗強先生的文學思想史的寫法》,《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2007年第3期)(同時在學術批評網和學術論壇網發表)
8.《文化地理學與梁啓超的學術史研究》,《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第2期)
9.《論梁啓超的西學思想》,《紅河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10.《論梁啓超的“趣味主義”人生觀》,《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11.《“五四”時期梁啓超中西文化觀的演變――兼與“五四”一代人比較》,《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12.《再論“王斌首創四聲說”——與杜曉勤商榷》,《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 第7期
13.《論羅近溪的神秘主義》,《紀念羅汝芳誕辰500周年學術研討論文集》,江西高校出版社,2016年。
14.《江右王門鄒氏第二三代文獻及其思想價值》,《陽明學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