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球舞

彩球舞

彩球舞,又名“踢球舞”或“貢球”,有“踩街彩球”、“場地彩球”、“舞台彩球”、“高蹺彩球”等類型,是泉州逢年過節、迎神賽會、婚喪喜慶等表演的民間文藝活動主要形式之一,還流行於廈門、漳州、台灣等地,許多鄉村農民民眾都能表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彩球舞
  • 別稱:踢球舞或貢球
  • 類型:踩街彩球、場地彩球等
  • 屬於:民間文藝活動
簡介,表演程式,源流,

簡介

彩球舞,又名“踢球舞”或“貢球”,有“踩街彩球”、“場地彩球”、“舞台彩球”、“高蹺彩球”等類型,是泉州逢年過節、迎神賽會、婚喪喜慶等表演的民間文藝活動主要形式之一,還流行於廈門、漳州、台灣等地,許多鄉村農民民眾都能表演。這個舞蹈原來保留在地方戲曲梨園戲《李亞仙》中。戲中敘述舉子鄭元和日夜沉醉妓院,李亞仙為了愉悅鄭元和,宴會中請人跳“彩球舞祝興。所以閩南人又稱為“亞仙踢舞”、“貢球”。因為這個舞蹈在戲中相對獨立、完整,後被單獨提出成為踩街等活動中的常用舞蹈。整個舞蹈優美活潑,歡快風趣。近幾年來,在發揮梨園戲表演的基礎上,融進新意,突出了風趣詼諧,樂觀爽朗的生活氣息。音樂採用閩南民歌《燈紅歌》配以南音的響盞,小叫、銅中和鑼鼓仔等富有特色的打擊樂、使舞蹈別具南國情調。加工整理過的彩球舞,曾多次參加全省全國會演,得到好評並拍成電影,成為福建著名的民間傳統舞蹈。
彩球舞

表演程式

演員由1名球手(男演員)、1名“醜婆”、4~8名(多至10餘名)村姑組成。男演員頭包武生巾帕,身穿箭袖排扣衫,腰間緊束帛帶,膝彎處縛束褲筒,腳穿軟底鞋。“醜婆”身著紅襖,頭戴“丁香髻托”。村姑丫髻簪花、彩衣繡鞋。若表演“亞仙踢球”,則分別以“娘”、“女間(“女間”合一字,丫鬟的泉語)”、“家婆醜”的角色打扮。
彩球以16個竹圈(或藤圈)套成一個空心球,外扎彩色綢帶花結,內裝馬鈴,固定在約1.2米長的木棍頂端上。
表演時以球手為中心。球手雙手舞弄帶長柄的彩球,上下翻轉,左右騰挪,抖球、滾球等,技藝高超者借鑑武術套路,還能做出倒地甩球、飛腳繞球、倒立顛球等。村姑和“醜婆”圍繞球手手中的彩球,載歌載舞,穿梭舞蹈,運用“雲手”、“肩頂”、“掌托”、“頭碰”、“膝蓋墊”、“腳跟踢”、“腳尖點”等動作交叉捧球、托球、頂球、踢球,身段或蹲或跳,或擰或行,變化繁雜,活潑多姿。特別是醜婆的表演,或以背搶球,或以脖接球,或雙肩顛球,或用膝頂球,或抬腳繞球,惟妙惟肖,妙處橫生,極盡恢諧戲謔。
音樂伴奏要求節奏明快活潑,與舞蹈風格相協調,一般用南曲的潮疊或翁姨疊等調子,常採用《孤棲悶》、《直入花園》等,管弦樂、打擊樂配合演奏。
高蹺彩球因受高蹺限制,不如地面表演靈活自如,但別具特色。

源流

彩球舞直接源於古代“踢鞠”、“蹴鞠”遊戲。“踢鞠”早在《戰國策》、《漢書》就有的記載。“蹴鞠”由我國北方傳入,唐代更在宮廷和民間廣泛流行。唐太宗、唐玄宗都喜歡“蹴鞠”。唐·封演《封氏聞見錄》:“開元、天寶中,玄宗數御樓,觀打球為事。能者左索右拂,盤旋婉轉,殊可觀。”
“踢鞠”在我國北方流傳既久,後由宮廷傳人民間,並逐漸衍化、發展成舞蹈形式。
宋、元南戲泉州梨園戲古劇目《鄭元和》(亦名《李亞仙》)中保留有“亞仙踢球”的場面,人物有旦扮亞仙,醜扮李媽,四小旦扮女伴,淨扮持球者,共七人。情節為鄭元和赴試途中在蘇州遇名妓李亞仙,為亞仙的美貌和真情傾倒,是日來到亞仙所在卑田院,鴇母李姐招呼亞仙及眾妓為鄭元和舞弄《踢球舞》。 其舞蹈即直接保留了唐代宮廷“踢鞠”遺風。
泉州高甲戲《搶盧俊義》中的《踢球》,也輾轉繼承了宋時市井的民風民俗。
類似演化和舞種,在其他省市的農村,也可以找到蹤跡。如安徽省的宿松、太湖一帶,民間舞蹈中的《拋球舞》,早先也是該地民間戲劇文南詞《蘇文表借衣》中的《浪子踢球》舞蹈。《浪子踢球》表現一紈絝子弟在妓院和妓女們打情罵俏的情景,與泉州梨園戲鄭元和在妓院觀李亞仙等舞彩球的情節相似,但二者在舞蹈風格和套路上卻有明顯的區別。安徽的《拋球舞》表演一般為三人,其中男性執球者所持彩球上連綴著一條約3米長的紅綢,舞球者把球拋 出,再借紅綢拉回,該此表現球的旋轉變化,與泉州《踢球舞》通過球上連著的長長的手柄自由翻弄的套路、動作和韻律有很大不同。這是兩個舞蹈風格上的最大差別。除此之外,《拋球舞》女演員一手捏手巾,一手持扇,泉州踢球女手中不持任何道具。但前者踢球時使用肘、膝、腳擊球的動作特色,與泉州踢球女手捧、肘托、膝碰的動作基本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