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生

言之有物須筆下有形象,胸有萬千狀,下筆如有神,形散神聚串形象,

言之有物須筆下有形象

空洞是學生作文的主要問題之一。空洞就是言之無物,筆下無形象。批閱作文時,總希望能碰上學生生動、形象的描寫,哪怕是個片段也好,甚至是一兩句話,也會使我們激動,情不自禁地圈圈點點。說實話,這也是想在繁重的作文批改工作中能娛悅自己一下,使枯燥的工作不那么枯燥,使繁重的壓力得到緩解。為什麼生動形象的描寫就有這樣的作用呢?“形象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具體形狀或姿態”(《現代漢語辭海》)。我們批閱作文,依然有從中獲得審美感受的心理期待。“審美感受和其他形式的認識活動一樣,必須以對審美對象的感覺為基礎;只有通過感覺,審美主體把握了審美對象的各種感性狀貌,才可能引起審美感受。”“總括審美中知覺的活動和特點,首先是它特別注意選擇感知對象的形象的特徵,使知覺中的感覺因素得到高度興奮,使對象的全部感性豐富性被感官所充分感受”(《美學概論》王朝聞)。王蒙主編《中國中學生記敘文創新技法》(執行主編成曉村)有段話,道出了形象描寫在記敘文中的重要:“記敘文寫作的高度不在於事件的大小,也不在於事件的意義如何,而在於把握記敘中的形象描寫。這正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不在於做什麼,而在於怎樣做。改變記敘文平淡的關鍵,不僅要打破事件來龍去脈的梗概敘述,更重要的是,在敘述事件中突出形象的描寫。這是記敘文文體本質所決定的。”誰都不會喜歡空洞的文字,對記敘文而言,就是要內容具體才好。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是《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提出的總目標,階段目標中,從第三學段開始(國小五年級始)就把內容具體作為作文的首要要求,一直到國中結束。我們常用“言之有物”來說內容具體,“言之有物”就是要筆下有形象。

胸有萬千狀,下筆如有神

筆下有形象取決於心中有形象。為了讓學生習作中有形象,我注意引導學生有意識積累形象,蘊藏於胸:
1、 素描練習
課文中不乏細緻逼真的描寫片段,我將其抽取出來和學生一起賞析玩味,熟讀成誦;之後,我引導學生學習它們進行片段描寫練習——只截取生活圖畫中的一個鏡頭,一個情景,無須考慮頭尾,直接描畫成形,越是細緻逼真越好。仿寫相當時間後,學生慢慢的就能丟開範本自己練習。一旦形成習慣經常堅持練習,生活中的許多場景形象地蘊積於胸,為作文的形象描寫打基礎。我稱之為素描練習。
2、 生活情景放電影
我常常引領學生閉上眼睛回顧某生活情景,讓生活情景像放電影一樣,一幕一幕的畫面浮現眼前,然後記下一幕幕的畫面。腦子中出現的畫面就記,不考慮發生的先後次序。每個畫面都要儘量細緻地進行刻畫,力求逼真——儘管逼真很不容易做到,但向著這個方向努力,慢慢地也能描繪出形象鮮活的生活情景來。練的多了,學生便能細緻描摹,而且能夠合理地截取分割畫面,比如《月夜》,學生能隨著月亮的移走,描繪出四五個甚至七八個不同的月夜情景來。偶爾也選取一些精彩的電影片段放給學生看(放真電影),讓學生分割截取畫面進行描寫練習。“放電影”是素描練習要求的提高——是多個相關聯畫面的素描。
3、 燈謎遊戲
學生對猜謎語是很感興趣的。有些燈謎,是很好的形象描摹範例。我常找一些好的(形象)燈謎在手中,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給學生猜;後來我讓學生自創燈謎考我,好的給個小獎品,學生趣味盎然。猜編燈謎是種遊戲,但玩中也會獲得一些對描摹形象的感悟,對學生學習形象描寫是有幫助的。
形象存在於生活,如何讓它呈現於筆下,躍然紙上,一靠觀察積累,二靠描寫練習。觀察描寫積累形象的方法很多,上述列舉掛一漏萬。我們千方百計引領學生注意觀察形象、描寫形象、積累形象,學生作文時胸有成竹,就不至於言之無物,堅持長期積累,學生胸有萬千狀,就能下筆如有神。

形散神聚串形象

批閱學生作文時,有時總感到不是滋味,有的學生,作文開頭和結尾往往要安上一些“程式化”的話;我便讓這些學生試著用所寫事物的形象開頭,用形象結尾,作文讀起來要有味得多。過後,我讓學生比較這兩種開頭結尾,有學生就體會到,用所寫事物的形象開頭,引人入勝,不像開頭一大段套話,讀半天不知他要寫什麼;用所寫事物的形象結尾,讓人回味,不感覺羅嗦。後來,有學生作文先寫出所寫事物的一個個形象片段,再把它們串起來,結果,作文中出現了很自然的承接、轉折、過渡,文章內容也曲折變化,我感覺比專門用幾節課講這些方法效果還好,因為學生自然出現的東西比套用方法來的鮮活無比。我向全班學生推廣這種辦法,每次作文時,我往往要引導學生先根據選擇的對象(人、事、景、物等),把印象中的畫面一幅幅描寫下來(片段),然後按照一定順序串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