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四弦

彝族四弦

彝族四弦,是彝族彈撥弦鳴樂器。路南彝族撒尼支系稱腔資,彌勒彝族阿細支系稱傑猜。也有稱作月琴或弦子的。流行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紅河、石屏、彌勒,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和路南彝族自治縣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彝族四弦
  • 類型:彝族彈撥弦鳴樂器
  • 民族:彝族
  • 領域:藝術
流傳故事,形制結構,收藏現狀,演奏方法,

流傳故事

在彝族支系撒尼人聚居的路南圭山,流傳著彝族四弦的故事:很早以前,撒尼寨子裡有個長得非常美麗的姑娘阿瑪,她愛上了勇敢的獵手阿娃。他們都是頭人阿豹的奴隸,阿豹要娶阿瑪為妻,阿瑪死活不從,為了脅迫阿瑪屈服,阿豹派人拉來了一牛車麻片,要她搓成絲線。阿瑪從春搓到冬,搓破了手指,搓裂了手掌,搓得山風也嗚嗚咽咽陪著她悲泣。每到夜晚,當月亮探進茅草棚,阿瑪便向遠山的阿娃傾吐衷情,默默歌唱。……為了紀念這對相愛的彝家青年,後來人們便用麻絲搓成琴弦,拴在琴身上,做成了彝族四弦。還傳說在圭山住著一位老阿爹和他的四個女兒,勤勞智慧的老爹能學九十九種鳥雀歌唱,他用九十九天做成了一把四弦,能彈出人間最美好、最動聽的樂曲。老爹去世前,擔心四弦不夠子孫後代彈奏,便將它拋進了箐溝里。從此,圭山長起了茂密的樹木,彝家後生砍來最好的木料,做出了音色優美的四弦。

形制結構

形制與彝族月琴相同,由共鳴箱、琴頭、琴頸、弦軸、縛弦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圖),琴身全長65厘米~70厘米。共鳴箱扁圓形或扁八角形,琴框多用紅木、榆木、紅椿木或果木製作,面、背板均用梧桐木薄板製成,面徑36厘米~38厘米,厚3厘米左右,面板上開有四個對稱的古錢形、八角花形鏤空音孔。琴頭雕刻龍頭、如意頭或平頂無飾,上置四個黃楊木弦軸(左右各二),中間開有弦槽。琴頸較窄而細,上方設有竹或木製山口,琴頸正面和面板上方設有9個~11個竹或木製音品,面板下方置老竹或紅木製縛弦。張有四條琴弦,均使用絲弦。四弦的裝飾比較講究,多在面板上繪畫或雕刻出龍、鳳和松、竹、梅、其它花卉等動植物圖飾或富有民族風格的圖案花紋。布局協調,色彩斑斕。有的精品四弦,還在琴上系以一長串金屬響片或響鈴。

收藏現狀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珍藏著一件極為珍貴的彝族四弦。此琴用果木製成,琴身全長69厘米。共鳴箱扁圓形,蒙以桐木面板,面徑37.3厘米、厚3厘米,面板上開有兩對鏤空的八角花形音孔。琴頭平頂、稍向前曲,兩側置有四軫,弦槽下方設有竹製山口。琴頸和面板上設竹製音品,木製縛弦,張以絲弦,四弦九品。此琴製作精美,面板上雕刻有“喜鵲舞梅花”、“八哥戲金竹”和小鹿等圖案紋飾。在弦槽和琴尾之間,還系有一條鏈帶,其上串有二十個銀元、三個銀角子和多個銀鈴,富有濃郁的彝族風采。已被載入大型畫冊《中國樂器圖鑑》中。

演奏方法

演奏時,執琴姿勢和彈奏方法均與月琴相同,常用撥片彈弦發音。四弦分為兩組,每組兩弦 定同音,通常以五度關係定弦為:c1、g1;d1、a1。有時也以四度定弦為d1、g1,音域有兩個八度。音色優美柔和。有的演奏者只彈一條外弦,以求音色的純淨,以演奏更細膩的樂曲。有多種裝飾音的音型和彈奏指法,如右手的快速彈挑、掃弦、打音、勾彈音等;左手的上下換把滑音、推、拉、吟、揉等。四弦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也是彝族人民常用的自娛性彈弦樂器。在彝族 的音樂歌舞中,四弦是滇南彝族“四大腔”( 包括“海菜腔”、“山藥腔”、“五山腔”和“四腔”)山歌和“正弦調”(只舞不唱)、“ 雜弦調”(邊唱邊舞)的主要伴奏樂器,青年男女戀愛期間在戶外唱“海菜腔”時,常由小伙子彈四弦作為伴奏。四弦也用於民間歌舞“打歌”、《煙盒舞》和《花燈》的伴奏,在紅河彝族民間樂隊中,四弦還居於領奏地位。較著名的四弦曲有:《約玩調》、《翻身調》、《慢三步調》、《正弦》、《諷刺調》和套曲《三腔》等。
彝族四弦
除彝族外,聚居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的哈尼族和生活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的普米族,民間也流行有四弦。哈尼族四弦曲有:《哈尼四弦調》等。普米族四弦曲有:《鍋莊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