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重

張養重

張養重是明清之際詩人,是淮安(舊名山陽)清初詩壇魁首,時稱“張山陽”。他以其堅貞的人格與高潔的詩品贏得了當世名流如王士禎、閻爾梅、杜溶等人的極口稱道。更贏得了其後學人由衷的敬仰。吳玉搢美云:“國朝初年,吾淮詩人林立,然必以虞山(張養重)先生為冠”(《山陽志遺》),推獎甚誠;潘德輿贊曰:“吾鄉詩人入古人堂奧者,前推宛丘,後則虞山”(《養一齋詩話》),將其與北宋大詩人張耒並論;丁晏盛稱:“唐宋以後吾鄉詩人,當以虞山為第一”(《山陽詩征》),尊崇備至。惜乎張氏的《古調堂集》傳播極稀,故爾張養重這位曾享“海內才名四十年”(杜首昌《哭張虞山》)的詩壇名家如今竟知者寥寥,這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基本介紹

  • 本名:張養重
  • 字號:字斗瞻,號虞山,又號虞山逸民,晚號椰冠道人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地: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
  • 出生時間:1617
  • 去世時間:1684
張養重的先世情況,張養重生活時代,張養重少年情況,剩餘人生,

張養重的先世情況

其出身行伍世家,高門貴胄,自明初以降一直興盛不衰,直至張養重父親張憲光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獲恩貢後不久,也還曾出任廣西梧州府通判。他家原有良田千頃,婢僕無數,或許由於憲光的武人豪氣,剛直不阿,恥為五斗米折腰,於通判任上“一朝拂兩袖,攜母歸林泉”後,張氏家道便日漸衰落,更加上張養重本人自小醉心儒業,於“所剝蝕夷然不之問,惟把卷行吟,登臨自遠”,所以張養重成年立家時,他能夠承襲的祖業除了敝廬幾椽,薄田數畝(且尚遠在漣水),其它已近乎於無了。

張養重生活時代

清康熙八年(1669),由康熙八年逆數五十三歲,亦復正是明萬曆四十五年。不惟如此,蔣氏詩還為我們提供了更詳盡的信息,它不僅讓我們確信了虞山必生於萬曆四十五年,而且還讓我們知道了虞山的生日,亦即農曆八月初八。

張養重少年情況

僅曉得以下幾點:一即前述邱序所稱其醉心儒業;二是《縣誌》稱其為崇禎十六年(1643),亦即明朝徹底滅亡前一年的諸生,可憐次年便落籍了。這年他才二十七歲,少壯英姿,風華正茂,如鵬展翅,適待翱翔九霄啊。

剩餘人生

滿清入主中原,年輕的張養重選擇了棲隱林下,而且終生不渝。
順治年間,除丁酉至已亥(1657-1659)幾年中曾偕同閻再彭三至鎮江外,張養重一直隱居在淮安。起初住在新城舊宅,到了順治五年戊子(1648)攻陷淮安的清軍決定占用新城作為屯兵集中營,強行將原新城居民驅出城外,張養重被迫遷居城北祖田營居。翌年,運河決堤,淹沒了其僅有的幾畝祖田及新居,不願屈從新朝的虞山只好奉母攜妻挈子遷居城南二十餘里之白馬湖畔閻再彭所葺的三間飲牛草堂里,“回首不堪城裡望,徘徊又動故園愁”(《秋原晚步同茶坡默生賦》),虞山在窮愁困苦中熬度著亡國遺民的寸寸光陰。
真真天有不測風雲,張養重本擬匿跡白馬湖濱不復問人間理亂,過著“眾人嗤道左,知己愛風高”(《除夕示欽兒》)的隱淪生活以終老,豈料未過數載,復逢水災頻仍,白馬湖水上漲,周遭十數里一片澤國汪洋,飲牛草堂也沉沒其中。走投無路的張養重不得不啟齒告貸,在友人的資助下於城內駙馬巷紅板橋西購得一椽草屋,將老母、妻子再度遷移入城。家是安頓下來了,可幾經周折,一損再損,從這時起張養重的“家計益困,仰事俯畜。多所不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