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靈

張雁靈

張雁靈,男,河北遷西人,1952年1月生,1970年12月入伍,1973年4月入黨,1978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榮立三等功4次。2004年1月後任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2006年8月任第二軍醫大學校長。2005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2008年任總後衛生部部長,正軍職;2012年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當選新一屆中國醫師協會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雁靈
  • 外文名:ZhangYanli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遷西
  • 出生日期:1952年
  • 職業:軍人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
  • 畢業院校:第四軍醫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榮立三等功4次
  • 代表作品:《回望小湯山》
人物經歷,人物事件,個人作品,

人物經歷

張雁靈,1970年12月入伍,1973年4月入黨,1978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
歷任解放軍266醫院內科醫生、醫務處主任、副院長,北京軍區聯勤第八分部衛生處處長,北京軍區聯勤部衛生部副部長、部長,2000年任白求恩軍醫學院院長,2003年2月入國防大學進修深造,2003年4月29日被中央軍委緊急任命為小湯山“非典”醫院院長,2003年7月後繼續在國防大學深造,2004年1月後任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2006年8月任第二軍醫大學校長。2005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
2008年任總後衛生部部長,正軍職。
中國醫師協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2012年12月9日在京舉行。本次會議進行了換屆選舉,張雁靈當選為新一屆中國醫師協會會長。

人物事件

臨危受命的張雁靈從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到臨崗就任,僅用了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來不及與家人、親友告別,直接從國防大學開赴抗擊非典的第一線。並帶領匯集了從事呼吸、傳染病專業的博士後、博士51人,副教授以上職稱的110多人的軍隊醫療系統的精兵強將千餘人,圓滿完成抗擊非典救護人民的重任。
張雁靈對自己有這樣一個絕妙的比喻:小湯山非典定點醫院就像春運時增開的一列臨時列車,患者是車上的乘客,醫護人員是列車員,而我只是臨時列車長,我們有責任把車上的每一名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我們這列臨時列車之所以能夠行駛得又快又穩,離不開列車下鋪設的兩條鐵軌:一條鐵軌是黨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和北京市的英明決策;另外一條鐵軌則是嚴謹的科技治療和嚴肅的科學態度。而醫院的建設者、後勤保障人員以及所有關注支持小湯山的各界民眾就是組成路基的石子。有這么多人支持著,支撐著,我這個臨時列車長真是非常幸運,哪裡還有什麼功勞可言?
2010年4月16日下午4點50分,總後勤部衛生部張雁靈部長一行來到玉樹州結古鎮,視察並看望了第四軍醫大學國家應急救援醫療隊全體隊員。 張雁靈部長與醫療隊熊利澤隊長商討了傷員收治的預案,看望了醫療隊員,對醫療隊的快速反應和紮實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提出了殷切希望。
“非典”給國人猛上一課
“十年過去了,十年間的事還真令人難忘。我一生中經歷了很多事,可能這件事是最令人難忘的一件。” 坐在記者面前的張雁靈,兩鬢已略顯斑白,回憶小湯山非典醫院,依舊清晰地記得每個細節。
談起“非典”,原小湯山非典醫院院長張雁靈絕對是一個標桿性的人物。這座臨時搭建起來的醫院,集中收治了680名確診“非典”病人,約占全國“非典”患者總數的七分之一,除八人死亡外,其餘均康復出院,而1383名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
“組建小湯山非典醫院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又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多年後,回憶起那時的決定,張雁靈如此評價說。
“那一年,北京打了一場遭遇戰”
“街道空巷,飯店關門,學校停課,王府井大街上居然那樣冷清。”
張雁靈說,雖然在國際流行病學史上,“非典”疫情人數、死亡人數並不算多。“但是,這個病很特殊,來得很突然,傳染性極強,很多醫務人員倒下,人們對它不認識,很多人內心極度恐懼害怕,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沒人能預測‘非典’後來的發展是什麼樣。”
“非典”從廣東蔓延到北京,面對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軍人出身的張雁靈習慣用戰術用語來形容:“北京打了一場遭遇戰。”
“被動的應對”是遭遇戰最大的特點。為應對“非典”疫情的侵襲,中央、北京市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組建小湯山非典醫院。
2003年4月中旬,北京的“非典”疫情近乎一夜間就進入了高發期,醫院病床缺口1500張,許多確診的“非典”病人只能滯留在門診室。為避免擴大感染,新建一所臨時傳染病醫院,已成為北京市別無選擇的選擇。
“小湯山非典醫院存在時間很短,只有51天,真的是緊急狀態下的應急措施。” 張雁靈向記者表示。

個人作品

該書作者為解放軍小湯山醫院的院長兼黨委書記。他以小湯山醫院——首都抗擊非典主戰場親歷者的身份,為讀者全方位地展示了搏擊非典的那場特殊戰鬥,滿懷深情地講述了發生在抗擊非典英雄身上的一個個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生動地再現了小湯山白衣戰士英勇頑強,不畏艱險、勇挑重擔、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風貌。全書內容新穎,視點獨特,風格清新,史料翔實,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保存價值。本書既是一本研究抗擊非典歷史的珍貴史料,又是一本革命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和醫德醫風教育的難得教材,適合部隊官兵、軍地醫務人員和廣大青少年閱讀。
回望小湯山回望小湯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