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閭蘅

張閭蘅

張閭蘅,1940年出生於中國台灣,是張學良將軍第五個弟弟張學森的女兒。現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來來速遞貨運有限公司董事長。

20世紀80年代,張閭蘅開始與中國大陸有所接觸,她後來也成了中國大陸與張學良溝通的紐帶之一,張學良與其老部下呂正操在美國的重逢都是在張閭蘅的努力下完成的,同時,張閭蘅也是張學良、趙一荻在台灣生活的見證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閭蘅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台灣
  • 出生日期:1940年
  • 職業:政治 全國政協委員
人物經歷,家庭成員,個人生活,

人物經歷

張學良與張學森同父異母,張學森為張作霖的五夫人“壽夫人”所生,壽夫人本名壽懿,是清朝黑龍江省將軍壽山的女兒,後來跟隨張學森一家赴台灣居住。
1991年9月,在瀋陽市政府邀請下,張閭蘅陪伴父親張學森回了瀋陽。回到舊居參觀的張學森異常激動,回到賓館後忍不住掉了眼淚,因為他整整60年沒有回來。張閭蘅才發現那天碰巧是9月18日,其實當時也不是刻意安排在那天去的,憶及此事,張閭蘅也忍不住紅了眼圈。張學森在1995年被邀請參加“紀念抗日戰爭五十周年”時,在北京發病去世。
張閭蘅張閭蘅

家庭成員

父親 張學森
伯父 張學良
爺爺 張作霖
兒子 黃大煒 黃大焜 黃大成

個人生活

1984年6月,張閭蘅從香港來北京洽談商務,特意登門探望了呂正操。張閭蘅說:“我大伯(張學良)知道我經常來大陸經商,一次聊天時跟我講,在祖國大陸有兩個部屬他十分想念,一個是呂正操,一個是萬毅,讓我找機會代表他去看望看望。”得知張學良近況後,呂正操十分高興,在張閭蘅離京回港前夕,特意托她給張學良帶去一副健身球和上好的新茶,表達祝福和掛念之情。
張閭蘅張閭蘅
從此,張閭蘅就像一位友誼的使者,頻頻往來於海峽兩岸,為呂正操和張學良傳遞信息。1987年初,張閭蘅再次來京,帶來了張學良贈給呂正操的詩一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無言。張學良摘引了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篇中的句子,集詩一首,抒發了他晚年不慕榮利、甘於淡泊、寄情山水的閒適恬淡心境。
呂正操也從陶淵明的《讀山海經》中摘出句子,略加改動,集成一詩回贈給他: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徒設在昔心,良辰知可待。他希望張學良振奮精神,相信曾為之奮鬥的理想一定能夠實現。
2009年10月20日,張閭蘅特意從國外趕來參加追悼會。她表示自己心裡很難受,她對呂正操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其愛國精神和對親友的愛護,雖然自己與呂老遠隔重洋,但經常與呂老聯繫。張閭蘅表示:“呂老十分掛念張家,我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對張學良印象
張閭蘅形容自己的伯父張學良是喜劇人物,“卻活在悲劇里”。在90歲那年接受採訪時,這位當年的少帥仍留有一腔濃重的東北口音,實際上,從1931年4月張學良從瀋陽遷到北京辦公後,“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使張學良此生再沒回過東北,與他同樣命運的還有壽夫人。
張閭蘅張閭蘅
張閭蘅在美國讀完大學,於1967年回台灣修養,這時,和大伯大媽見面的機會多了起來。親人相聚,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雖然每次都會有看守跟著,弄出很大的動靜,但並不妨礙家人之間的交流。在張閭蘅眼中,張學良平時的一些言語及動作些細節,折射出張學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家人、對家鄉的摯愛深情。
在張閭蘅的筆下,張學良是一個睿智的長輩,一個熱愛生活的“老頑童”。張學良非常喜歡到張閭蘅家,每過幾天,張學良和趙一荻就會到張閭蘅家裡來一次,有時一呆就是半天。從張學良那裡,張閭蘅學會了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張學良對孩子們的呵護、關愛,細微無聲,一句話或一個眼神,他認為孩子們做得不對時,最多說一句,“你們不懂”或“糊塗”,然後他會告訴你,應該如何去做,像對朋友一樣娓娓道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