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鈞(中科院院士、生理學家)

張錫鈞(中科院院士、生理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錫鈞,生理專家和醫學教育家,參與發現了中樞神經的化學傳遞,確定了乙醯膽鹼在神經衝動化學傳遞中的作用。在神經內分泌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的工作,是這一領域的先驅者之一。本詞條還對書畫藝術家張錫鈞作了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錫鈞
  • 出生日期:1899
  • 逝世日期:1988
  • 職業:生理學家
人物生平,研究成果,主要成就,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張錫鈞(1899~1988)
張錫鈞
中國第一代生理學家。1899年4月25日生於天津。1920年畢業於清華學堂。1920~1926年留學美國,相繼在芝加哥大學及芝加哥大學羅虛醫學院 (Rush Medical College)學習 ,先後獲理學士、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並結識了在同一實驗室進修的英籍華人林可勝。1926年回國,任北京協和醫學院(PUMC)內科助教。同年加入中國生理學會。1927轉入生理科,任助教(1927-1930),講師(1930-1933), 助教授(1933-1937)和副教授(1937-1942)。1932-33先後在瑞士蘇黎世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Dale實驗室)進修各半年。1935-1937年任中國生理學會書記兼會計。1938年-1942年兼生理科代主任,繼林可勝主持生理科的教學研究及中國生理學雜誌的編輯工作。協和關閉後回到天津行醫。1948年協和復校後,任生理科教授、主任、醫學院教務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教授、副所長,中國醫科大學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中醫研究院經絡研究所所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等職。
張錫鈞
1988年3月20日卒於北京。
張錫鈞,字石如,曾用英文名Chang Hsi-chun。1899 年6月3日(農曆四月二十五日)生於天津市。父親張文藻精通中西醫,是天津著名醫師,曾創立天津平民醫院。張錫鈞在家庭薰陶下,從小立志學醫。中學時代,他就是一個有著強烈民族自尊心的愛國青年,曾因參加五四運動被憲警拘捕。在天津中學畢業後,1916~1920年就讀於北京清華學堂,畢業後赴美,入芝加哥大學醫學預科,1922年獲理學士學位,同年入羅舒(拉什,Rush)醫學院學醫,並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生理學家A.J.卡爾森(Carlson)教授,從事甲狀腺對胃液分泌作用的研究。1926 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同時獲得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在他的哲學博士證書上加印有“最大榮譽”(Magna cum Lude)字樣,這是一種崇高的獎勵。在芝加哥大學生理學系進行研究工作時,與在該系工作的華裔學者林可勝相識。林可勝祖籍福建,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是一位才華卓著並富有愛國心的青年科學家,二人相約回國開展生理學研究。1925年林可勝先期回國任北京市協和醫學院生理系主任教授,張錫鈞也於1926年畢業後回國在北京協和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1926年由林可勝發起創建了中國生理學會,張錫鈞被接納為終身會員。翌年林可勝又創辦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中國生理學雜誌》英文版),以後張錫鈞一直是學會工作和雜誌編輯中的骨幹力量。
1927年,張錫鈞應林可勝之邀至生理系主任助教,至1932年的5年中相繼晉升為講師、助教授,成為林可勝在教學科研中的得力助手。在教學工作中,張錫鈞協助林可勝編寫了中國第一部生理學實驗講義,建立了設備完善的生理實驗室,開展系統生理學實驗課程,課程內容嚴謹、系統,為國內外同行所稱頌。該實驗講義一直被國內各大學作為藍本。在研究工作中,張錫鈞主要從事消化和內分泌生理研究,並協助林可勝培養研究生和進修生。
1932~1933年,張錫鈞作為訪問學者先後去瑞士蘇黎世大學和英國皇家醫學院研究所進修。1934年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系襄教授。1935~1937年任中國生理學會第八、九、十屆理事會書記兼會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林可勝離校南下組織領導抗日救傷工作,張錫鈞代理系主任。當時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的產業,在北平淪陷後尚能苟安於一時,張錫鈞仍埋頭於教學研究工作。但至1941年冬太平洋戰爭爆發,美日處於戰爭狀態,北京協和醫學院為日軍所占,被迫停辦。張錫鈞不願為敵偽政權服務,返天津行醫,並在天津女醫院義務門診。抗日戰爭勝利後於1948年重返北京協和醫學院參加復校工作,任生理系主任教授,1949年兼任教務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北京協和醫學院改稱中國協和醫學院,張錫鈞繼續主持生理系工作。1951~1955年任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1956~1981年任中國生理科學會第十三、十四、十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7年中國協和醫學院改建為中國醫學科學院,並成立中國醫科大學。他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生理學系主任教授兼實驗醫學研究所副所長。1960年任中國醫科大學實驗醫學研究所所長和生理學教研室主任。1963年兼任中醫研究院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
1969年冬,“文化大革命”期間,張錫鈞隨實驗醫學研究所遷至四川簡陽,並參加農村醫療隊至川北劍門山區,被迫停止了研究工作,隨後因病返京休養。1978年擔任基礎醫學研究室主任,1982年辭去主任職繼續指導研究工作和研究生培養。1987年因病離職休養直至去世。
張錫鈞自1926年加入中國生理學會以後,一直積極承擔各項會務工作和《中國生理學雜誌》的編輯出版工作,並在1935~1937年連續二屆當選為中國生理學會書記兼會計,先後擔任《中國生理學雜誌》編輯和總編輯職務。1951年張錫鈞當選為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二屆常務理事並一直連任至1985年,1983年他將過去在協和醫學院任職時工資中的福利金,原存美國銀行的本息共二萬餘美元全部捐贈給中國生理學會,作為對優秀青年生理學工作者的獎勵基金,中國生理學會為此成立了張錫鈞基金會,定期對優秀青年生理學工作者進行獎勵。
張錫鈞治學嚴謹,工作認真,在科學研究中勤于思索,孜孜以求,尤注意人才的培養。他誨人不倦,但要求嚴格,經他培養或指導過的研究生及進修生約60人,其中不少人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學者或教學科研中的骨幹力量。
1988年,張錫鈞因心臟病在北京逝世。
1899年6月3日 出生於天津市。
1916~1920年 在北京清華學堂學習並畢業。
1926年 畢業於美國羅舒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同時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26年 任北京協和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1926年 被接納為中國生理學會終身會員。
1927~1932年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學系助教、講師、助教授。
1932~1933年 在瑞士蘇黎世大學和英國倫敦皇家醫學院研究所任訪問學者。
1934年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學系襄教授。
1935~1937年 任中國生理學會第八、九、十屆理事會書記兼會計。
1937年~1941年12月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學系代系主任。
1941年12月~1948年 在天津私人開業行醫。
1948年 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9年 兼任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務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任中國協和醫學院生理學系主任教授。
1951~1955年 任中國生理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理事。
1955年 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
1956~1981年 任中國生理科學會第十三、十四、十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957年 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生理學系主任教授兼實驗醫學研究所副所長。
1960年 兼任中國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前身)生理學教研室主任。

研究成果

張錫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乙醯膽鹼的生理功能。他在Dale實驗室進修時創立了定量分析乙醯膽鹼生物測定法,即蛙腹直肌法,此法可測出動物各種組織中乙醯膽鹼的含量; 幫助Dale證明乙醯膽鹼是一種中樞神經化學傳遞介質;他研究了人胎盤中乙醯膽鹼對分娩的關係,提出了分娩起因的理論,早產與晚產的機制;創立“迷走神經、垂體後葉反射”理論;對甲狀腺生理的研究,提出色亞基酸與甲狀腺細胞活動有關,而甲狀腺對毛髮生長有特殊作用;提出經絡皮層內臟相關假說。發表了《組織提取物中的膽鹼脂》、《醋酸膽鹼在正常分娩中的作用》、《分娩的起因》、《中樞神經化學性之傳導——頸動脈竇與迷走神經之傳入神經纖維》、《迷走神經與大腦垂體後葉之反射》等論著八十餘篇。1956年成為中國科學院第一屆學部委員。

主要成就

張錫鈞的研究興趣廣泛,涉及內分泌、消化、神經和循環等生理學的不同領域。1930年代以前他繼續甲狀腺生理的研究,但更多的工作是在林可勝的領導下,探討胃液分泌機制。1933年他經由瑞典轉赴英國倫敦皇家醫學研究所Henry Hallett Dale爵士(1875~1968)的實驗室進修,從事神經遞質——乙醯膽鹼的研究,創立了靈敏的乙醯膽鹼生物學測定法,並首先發現動物神經組織中含有大量乙醯膽鹼,這個發現受到世界生理學界的重視,獲得很高評價。
張錫鈞在倫敦的工作是他一生研究工作的轉折點。此後,他的研究主要圍繞體內乙醯膽鹼的生理作用系統地進行。1933年回國後,他繼續對胎盤中乙醯膽鹼的生成釋放代謝及其與分娩和早產的關係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證明乙醯膽鹼在分娩機制中的作用。同時他也對中樞神經的化學傳遞這一重要問題進行了探索,獲得了突出的成就。1930年代是張錫鈞科學研究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他思想活躍,成果纍纍,以他為主所發表的80餘篇研究論文,約40篇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而且都是圍繞作為神經傳遞的化學物質——乙醯膽鹼這一主題所展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錫鈞在原有的研究工作基礎上,吸收蘇聯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和貝柯夫大腦皮質內臟相關學說的一些觀點,以生理功能的神經體液調節作為他所領導的研究室的研究方向。1954年,張錫鈞受中央衛生部委派,與吳襄、楊簡組成代表團(張錫鈞任團長),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萊比錫參加國際巴甫洛夫學說討論會。1956年,除繼續中樞神經遞質的研究外,陸續開展了胃液分泌和血壓調節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同時還積極參加與國防和國計民生有關的課題研究。他對套用現代生物科學方法研究中醫的經絡學說有著濃厚的興趣,當時在他的領導下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生理研究所和中醫研究院針灸經絡研究所生理研究室都開展了針灸機制的研究。在工作的基礎上,張錫鈞提出了“經絡—大腦皮質—內臟相關”假說,主張經絡是與神經有聯繫的獨特系統,是通過神經起作用的,而神經的作用則是通過體液因素來實現的。經絡學說和針灸機制的研究是一次非常艱巨的任務,難度很大。儘管張錫鈞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不少,也走過一些彎路,對他提出的假說也有所爭議,但他對此堅持不懈,直至暮年。他為中西醫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作出了成績。
生物體的生理功能活動調節主要由神經系統來完成。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是信息傳遞。研究證明神經信息的傳遞方式有電傳遞和化學傳遞兩種。神經系統的電傳遞現象早在19世紀中葉就已發現,但神經細胞之間及神經細胞與效應器之間的化學傳遞直至20世紀初才得到證明。
化學傳遞的物質基礎是什麼?這是繼之而來的另一個重要問題。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英國生理學家Dale的研究便集中在這個問題上。Dale曾於1929年在牛馬脾臟中提取到一種與乙醯膽鹼相似的物質,當時僅知植物中含有乙醯膽鹼,他急需肯定動物體內是否也存在這一物質,恰在這時張錫鈞來到了Dale的實驗室,他解決了動物體內乙醯膽鹼的測定問題。他和同事.J.H.蓋頓(Gaddum)經過刻苦努力,建立了蛙腹直肌定量測定乙醯膽鹼的生物學方法。這一方法準確靈敏,成為生物學中測定乙醯膽鹼的經典技術,至今仍被採用。張錫鈞等用這一方法證明從牛馬脾臟中提純的物質就是乙醯膽鹼,並進一步測定了不同動物多種器官組織及人胎盤組織中乙醯膽鹼的含量。他們發現是馬的交感神經中乙醯膽鹼的含量遠遠超過除人胎盤以外的其他動物組織,這為以後證明交感神經節前纖維神經遞質就是乙醯膽鹼打下了基礎,具有重要的生理學意義。張錫鈞和Gaddum 的這一篇研究論文發表在1933年的British Journal of Physiology(《英國生理學雜誌》)上,獲得很高的評價。之後,Dale實驗室的一系列工作終於證明了乙醯膽鹼是神經傳遞的化學物質。Dale並以神經的化學傳遞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獎。毫無疑義,生理學中這一舉世矚目的成就包含著張錫鈞的貢獻。
當時神經化學傳遞的研究主要是在外周神經方面,中樞神經活動有沒有化學物質參與,還不清楚。張錫鈞在對胎盤乙醯膽鹼研究告一段落時,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他套用狗頭交叉灌流的方法證明刺激頸部迷走神經中樞端可以導致垂體後葉加壓素的釋放。這是由於迷走神經傳入衝動通過腦內有關神經通路並由乙醯膽鹼介導,作用於下丘腦有關神經核團而實現的。張錫鈞提出了著名的“迷走神經—垂體後葉反射”學說,並在1937年的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中國生理學雜誌》英文版)發表了第一篇這方面的論文“Humoral transmission of nerve impulse at central synopse”(中樞突觸神經衝動的體液傳遞),之後又陸續發表了論文達10篇。
張錫鈞這一研究進一步證明乙醯膽鹼在中樞神經活動中的作用,說明中樞神經活動時有化學物質釋放並在神經傳遞中發生作用。隨後近半個世紀的研究不但進一步肯定了乙醯膽鹼是整個神經系統中最重要的化學遞質,而且證明神經系統中正常的乙醯膽鹼生成代謝對維持正常的神經活動具有重要意義,而它的異常又與某些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以及神經細胞的衰老有著密切關係。張錫鈞在這一領域中的開拓性工作無疑也促進了神經生理、神經藥理和神經化學的發展,對此,1983年英國學者G.Pepeu在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藥理科學動向》)雜誌中著文紀念腦內乙醯膽鹼發現50周年,高度評論張錫鈞等發現動物腦內的乙醯膽鹼及隨後提出乙醯膽鹼可能是腦內神經遞質的假說這一成就的重要意義和貢獻。
張錫鈞的另一成就是首先發現了迷走神經參與了垂體後葉激素的調節。這不但有助於闡明加壓素的釋放機制,同時也提出了內臟傳入衝動與垂體後葉激素釋放的關係問題,並表明通過中樞神經遞質的介導可以激活下丘腦神經元分泌激素。這些開創性的工作展示人們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化學物質既是機體生理功能調節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它們本身的功能、相互作用和調節機制就是一個內涵豐富,亟待探索的新領域。這就是當前生理學中最為活躍的前沿學科之一——神經內分泌學的基本內容。張錫鈞為這一學科作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論著

1963年 兼任中醫研究院針灸經絡研究所所長。1988年3月20日因心臟病在北
主要論著
1 Chang HC, Sloan JH. Influence of experimental hypothyroidism upon gastric secretion. Am J Physiol, 1927, 80 (3) : 732~734.
2 Chang HC, Ma WC. Further observation on tryptophan and the thyroid gland. Chin J Physiol, 1928, 11 (3) : 329~336.
3 Ma WC, Chang HC. The rel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Golgi complex to secretion. Ⅱ . Intravital staining with neutral red and Sudan Ⅲ. Chin J Physiol, 1928, 2 (4) : 381~388.
4 Ma WC, Chang HC, Liu AC. The relation of the mitochondriaGolgi complex to secretion. Ⅲ. Phys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vitally stained mitochondria-Golgi material. Chin J Physiol, 1929,3 (1) : 29~40.
5 Chang HC, Gaddum JH. Choline esters in tissue extracts. J Physiol, 1933, 79 : 255~285.
6 Chang HC, Wong A. Studies on tissue acetylcholine. Ⅰ. Origin,significance and fate of acetylcholine in human placenta. Chin J Physiol, 1933, 7 (2) : 151~170.
7 Chang HC. Rate of formation of acetylcholine in placenta in Soc Exper Biol NY. 1935, 32 : 1001~1003.
8 Chang HC, Chia KF, Hsu CH, et al. Humoral transmission of nerve impulses at central synapses. Ⅰ. Sinus and vagus afferent nerves. Chin J Physiol, 1937, 12 (1) : 1~36.
9 Chang HC, Chia KF, Hsu CH, et al. A vagus-post-pituitary reflex. Ⅱ. Pressor component. Chin J Physiol, 1937, 12 (3) :309~326.
10 Chang HC, Chia KF, Hsu CH, et al. Humoral transmission of nerve impulses at central synapses. Ⅱ. Central vagus transmission after hypophysectomy in the dog. Chin J Physiol, 1938, 13 (1) : 13~32.
11 Chang HC, Hsieh WM, Li TH, et al. Studies on tissue acetylcholine. Ⅵ. The liberation of acetylcholine from nerve trunks during stimulation. Chin J Physiol, 1939, 14 (1) : 19~26.
12 Chang HC, Chia KF, Huang JJ, et al. A vagus-post-pituitary relex. Ⅷ. Antidiuretic effect. Chin J Physiol, 1939, 14(2):161~174.
13 Chang HC, Lim K, Yeh HF, et al. The role of acetylcholine in the mechanism of normal labor. Chin J Physiol, 1949, 17 (2) :1939~1944.
14 Chang HC, Chen MC, Chang C. The reflex action of histamine on the blood pressure and gastric secretion. Scientia Sinica. 1959,8 (8) 829~842.
15 Chang HC, Xie YK, Wen YY, et al.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hypothesis of meridian-cortex-viscera interrelationship. Am J Chin Med, 1983, 11 (1) : 5~13.
16 張錫鈞.從五十年來乙醯膽鹼的系統研究談科研工作的經驗體會.生理科學進展,1983,14:193~1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