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仲

張若仲(1612~1695年),字聲玉,號次巒。明末清初福建漳浦丹山古致頂(今赤土溪東村古致)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若仲
  • 出生日期:1612
  • 逝世日期:1695
  •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生平,晚年及後人評價,主要著作,

人物生平

生於萬曆四十年(1612年)。祖父張應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府學歲貢,授古田訓導。張若仲聰明俊秀,讀書明理,凡事以不違背良心為準則,言笑不苟,行為謹慎,待人恭敬,自幼養成廉正自持的美德,與胞兄若化讀書於“來紱山房”。崇禎九年(1636年),與兄若化同榜中式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登進士,依例選為知州,但若仲性喜清靜,不願擔任繁劇的職務,於是就改授益王府長史(益王就藩江西建昌府)。張若仲居官清廉儉約,用禮教來匡正宗藩。他勸告益王要崇尚寬大,慎戒嚴切,但都沒有被採納,他用“不採納,就辭職”的辦法勸戒,使益王改變態度,採納他的建議。不久,因母親病重,請求歸休。歸家時,母親已亡故,他營葬母親後,就在墓旁築土室守喪。明亡後,若仲與若化保持民族氣節,對明朝忠貞不渝,不肯投附清朝,焚棄筆硯,隱居丹山半個世紀。他清修獨善,荷鋤務農,手種果蔬薯蕷,生活自給,還可招待賓客和祭祀,並廣種梅竹以自娛,題丹山刻石“一臥滄江”,以表其志。當時,駐漳浦鎮帥某,慕張若仲的為人,望能一睹風采,張若仲堅決拒絕。後來,若化勸告他說:“你不去見帥,全家會遭陷害,且老父在堂,怎么辦呢?”若仲不得已,穿上農夫的衣服,帶一僮僕,徒步去謁見鎮帥,盡賓主之禮後,就逕自回山。鎮帥雖是武夫,見其高雅,愈加敬重。張若仲晚年更加敦篤,教人和睦相處,鄉人爭論,他都前去勸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秋,有一夜晚,狂風暴雨,若仲所居房屋被吹塌,屋內器物被風捲去,天明,鄉人前來探視,若仲安然睡在地上。康熙間,僧人重修福壽院,張若仲為其寫《重修福壽院序》。

晚年及後人評價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卒於家,享年83歲。鄉人對張若仲兄弟十分尊敬,稱為“丹山二先生”。漳浦縣樹立張若仲為“忠、孝、廉、節”四聖賢中“廉”的楷模。

主要著作

張若仲的著作有《梅花草堂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