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澍

天津靜海人,中共黨員。1959年從南開中學考入西北農學院園藝系果樹專業, 1963年7月畢業留校後一直從事植物生理學教學和果樹生理研究工作。1986~1987赴日留學。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中國園藝學乾果分會常務理事, 陝西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及植物生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雜誌編委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繼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天津靜海
  • 畢業院校西北農學院
介紹,研究方向,成就,學術論著,

介紹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他學術思想活躍、治學嚴謹。重視學科發展和建設,為本校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的成功申報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繼續活躍在大學本科教育第一線, 先後指導碩士生20名(己畢業,其中15人繼續攻博)、博士生14名(5名畢業)。
主持和參加了國家 “ 七五 ”~ “ 九五 ” 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 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定位試驗研究 ”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 7 項。在柿子采後生理、無公害節能貯藏和麥飯石柿子系列綠色保健產品研製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陝西省科技成果二、三等獎 各1 項, 鹹陽市科技進步 ( 星火獎 ) 三等獎 1 項。

研究方向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衰老和采後分子生理機制及調控研究。
指導博士生進行了柿果實成熟期間差異表達基因的研究。首次採用DDRT-?PCR技術分離得到柿果成熟過程中差異表達的候選片段66條。通過反向Northern雜交最終鑑定得到了15條真實差異片段( 獲準在GeneBankEST資料庫登錄)。測序結果分析表明,編號為T4的差異片段與公認的GTP結合蛋白基因家族的成員具有很高的序列同源性。編號為A11的差異片段與擬南芥TlA4 等克隆具有很高的序列同源性。此項研究不僅證明DDRT-?PCR技術用於研究果實成熟差異基因表達的可行性,而且也為柿果成熟分子機制的進一步闡明奠定了基礎。
在 “七五”至“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研究”中,分別主持提高柿樹商品價值和柿子系列加工品開發利用研究子課題。通過指導碩士生對柿子采後軟化機理( 采後軟化過程呼吸代謝及其與乙烯代謝的關係,乙烯的生物合成、內源乙烯變化和膜脂過氧化 , PG、PE和Cellulase的表達及其調控等)的研究及AOA、低乙烯減壓處理、乙烯吸收劑、亞精胺、GA3和熱處理等的生理生化效應研究,提出了柿子GA?MS-MA無公害節能貯藏技術,使當地火柿常溫下保硬期由不到30天延長到60天以上,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上,解決了控制柿子常溫下軟化問題。 通過研究,解決了柿子加工中的返澀難題,研製開發出10餘種麥飯石柿子系列加工品及飲料,其中柿脯和柿金鐘已通過中試。

成就

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交流論文30餘篇,公開發表論文70餘篇。主編、副主編、參編了教材3 部和參審國家“九五”重點和面向21世紀教材<<植物生理學>> 2本。
曾分別被評為校優秀黨員、優秀教師、“三育人”先進個人。

學術論著

鈣依賴型蛋白激酶調節保衛細胞膜內向鉀離子通道的實驗證據
亞精胺對柿果采後乙烯生物和成的影響
亞精胺對柿果采後乙烯生物合成的影響
果品保鮮的農業系統工程學淺見
長安麥飯石在農業上的套用研究
柿樹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
‘脆棗’采後赤黴素處理對其生理生化的影響
CEPA處理對苦瓜采後呼吸、乙烯釋放及保護系統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