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華(陶瓷藝術大師張紅華)

張紅華(陶瓷藝術大師張紅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紅華,女,1944年生於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陶業世家,現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紅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宜興市
  • 出生日期:1944年
  • 職業:工藝美術師
  • 畢業院校: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 代表作品:《青泉壺》
簡介,獲獎作品,個人其它信息,

簡介

1958年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著名老藝人王寅春先生,開始步入紫砂藝術殿堂,在其門下專業系統學習紫砂成型製作手法,埋頭苦練基本功,刻苦鑽研紫砂傳統操作技法,為日後技藝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七十年代初,正式拜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為師,專攻全手工傳統製作技法。經大師悉心指導,面名耳提,猶魚得水、如沐春風。包括從泥料選礦、手工練泥、空手貨全手工成型、壺體的造型設計、工藝裝飾,到作品燒成及火候氣氛的掌握等一系列顧派獨門工藝流程,深得真傳,熟諳精要。
五十年來,盡心摶砂作壺,心摹手追明清、民國諸名家名器,特別是受到吾師嚴謹治壺思想之深刻影響,從而逐漸形成個人雄健而嚴謹,流暢而規矩,古樸而典雅,傳統而又現代的藝術風格。歷年來的創作設計和製作能集前人之所長、溶各派之精華,前後推出一百幾十件套個人新作,其中不凡有屢獲大獎的經典作品,作品既繼承王寅春大師的多變手法,嫻熟利落,又發揚了顧派藝術倡導的嚴謹、唯美和周到的哲學藝術思想,從而大大提升了作品的藝術含量。正因如此,較多作品在造型的功能性和製作的藝術性方面得到質的飛路和升華。如製作的《青泉壺》被北京故宮博物館永久收藏,《上新橋》和《漢園提梁》壺先後兩次被中南海紫光閣永久收藏,特別是《提梁石瓢》壺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代表作為國禮由北大贈送給聯合國秘書長蘇菲·安南。
1982年由省職改辦審批為助理工藝美術師,1983年選送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造型設計專修班進修,1997年由省輕工業廳授予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2005年11月評審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在繼承和發揚紫砂傳統工藝,探索具有個人風格的藝術之路上。勇於實踐,不斷創新。特別是在全手工光素器及竹貨的製作成型方面有獨到的建樹,秉承顧派一貫的傳統手法,在此基礎上,獨創性地開創了具有個人符號特徵的設計語言、製作流程,包括各種專用特殊工裝工具的製作和使用,熟練運用拍、打、捻、勒、壓、搓等地道全手工技法,在保留和宏揚紫砂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神上,不為名利所驅動,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幾十年來始終堅守全手工製作成型的陣地,並形成了個人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業界同行及藏家的尊重。
長期來由於特別擅長設計製作光素類作品,所以有幸能與國內眾多最頂尖的書畫家聯袂合作,其中包括:劉海粟李可染范曾、費新娥、啟功、朱屺贍、張守智韓美林韓敏馮其庸徐悲鴻夫人廖靜文等等。可謂強強聯合,真正體現在壺隨畫貴、字在壺傳之精髓。很多作品隨同本人一起參加過香港、日本、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的出國展覽和訪問,引起轟動。

獲獎作品

1979年“十五頭志泉咖啡茶具”獲79年全國輕工陶瓷展評三等獎.
1981年“青泉壺”由故宮博物館收藏.青泉壺榮獲2000年江蘇陶藝評比特別獎.
1983年“段月梅壺”獲國家輕工部頒發的國家優秀新產品金龍獎.
1985年“十二件紫玉集飾”系列壺之一“古玉壺”獲全國輕工業優秀產品第一名.
1989年“帆壺”由張守智教授設計,本人製作獲首屆北京國際博覽會金獎.
1989年“彩燈提梁”壺由張守智教授設計,本人製作獲薩格拉布國際陶瓷展榮譽獎.
1991年“秦權壺”獲日本京都世界國際和平文化大賞展優秀獎.
1992年“翠竹頑石”壺獲景德鎮國際陶瓷精品大獎賽創作獎和全國陶瓷評比三等獎.
1993年“山樵西影組壺”分別獲93陶都宜興陶瓷精品展評二等獎和同年全國陶瓷展評入選獎.
2001年“竹節提梁”壺獲杭州西湖博覽會第二屆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及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銅獎.
2001年創作“雙竹提梁”壺獲中國宜興國際陶瓷展評二等獎.
2005年製作的“石瓢提梁壺”又名“流香提梁壺”獲無錫太湖博覽會銀獎.
2004年中國當代陶藝名家《張紅華紫砂作品集》一書出版。
2005年宜興方圓紫砂有限公司陶娃學紫砂陶瓷系列教材中“玉笠壺”,“雙竹提梁壺”,“金鈴壺”被選為課本教材。
2006年5月23日“提梁石瓢壺”被北京大學收藏,並由許智宏校長作為國禮,贈送來華訪問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先生。

個人其它信息

所創作的“華天壺”被美國鳳凰城美術博物館收藏,“青泉壺”被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古玉壺”被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收藏,“玉笠壺”被無錫市博物館收藏,“上新橋”和“漢圓提梁”被中國海紫光閣收藏。本人所善述的論文有《紫砂時尚探秘》,《略論紫砂壺藝的歷史變遷》。目前編寫的《談紫砂傳統工藝的延續和創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