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百生

張百生

張百生(1957—),男,中國畫家,現為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西安美術家協會會員、神州書畫研究會研究員、陝西文化藝術研究院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百生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7
  • 職業:畫家
人物生平,藝術風格,

人物生平

張百生,男,一九五七年生,河南鄭州市人;自幼酷愛書畫,廣泛涉獵古今中外書畫藝術,集各家之長,形成個人風格,—尤以花鳥見長。
張百生張百生
一九八二年拜著名篆刻家、書畫家李滋渲先生為師學習篆刻、書畫。
一九八九年進入中國書畫函授學院進—步深造,打下了堅實的書畫藝術功底。一九九三年被中國書畫函授學院聘為兼職教授;二000年被聘為神州書畫研究院研究員。
一九八六年至二00二年間多次參加省、市及全國書畫大展,並先後兩次參加台灣和日本舉辦的書畫藝術展覽,並屢獲大獎,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評。部分作品被台灣、日本及國內各界友人和單位收藏。
張百生現為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西安美術家協會會員、神州書畫研究會研究員、陝西文化藝術研究院理事。

藝術風格

張百生的畫簡潔淡雅,意境深遠,韻味無窮。他的花鳥畫力求以最簡單的構圖和筆墨,營造最深邃幽遠的意境。創作中堅持筆墨並重,勾勒以中鋒為主,側、偏鋒並用,不拘一格塑造出主景圖式,以不同層次的墨色、墨彩皴擦點染,烘托出畫面整體意境。
張百生中國畫作品張百生中國畫作品
這種水墨寫生手法,大大提高了國畫造型能力,可以使畫家能夠在更加廣闊的藝術空間裡盡情發揮,使畫面產生出一種出人意料的妙趣,引起人們的共鳴。
縱觀張百生的作品,線條顯得簡潔明快、意境朦朧、造型多變、構圖巧妙、視角新奇,透出一種生動、鮮活的氣息。從他的許多作品中可以看出,無論是造型的方式、章法的處理,還是用筆的力度、水墨的濃淡、色彩的渲染,看似隨心所欲,實則經營有度,煞費苦心,這標明張百生是一位熟諳中國畫道真諦的實力派畫家。
張百生的畫風受到宋元諸家及清代吳昌碩任伯年等大家的影響,尤其受現代齊白石王雪濤繪畫思想影響最深。他筆下的蝦與白石老人的蝦神似兒可亂真,深得人們的喜愛。他筆下的蘭和竹自有一種高雅聖潔,脫塵離俗之氣。張百生善於畫花鳥,傳統功力深厚,但以不為傳統所囿,以詩入畫,畫面風格樸實、自然,內涵豐富,體現出極其深厚的生活積澱和學養積累。
張百生中國畫作品張百生中國畫作品
張百生十分重視對筆墨的研究,有著對傳統文化獨到的虔誠和摯愛,有著對中國畫筆墨精神深層次的思考和清醒的把握他繪畫及講究畫面中運筆的輕重緩急、墨色的乾濕濃淡。講究書法用筆,從他所畫的蝦須中可以看到一種力感,一種韌性。
從他所畫的牡丹中可以看到一種艷而不媚的真情感受,從他所畫的紫藤中又可以看到一種蒼勁老辣的感覺。總之,看張百生的畫總感覺他是從內心流露出的而非“作”出來的。這種自然流露出的化機,自然得益於他對筆墨的深入研究和大膽實踐。
張百生在對傳統藝術的深入研究和借鑑的同時,十分重視寫生,他經常講,筆墨當隨時代,學畫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只有走入生活才能創造出有生命力、有價值的作品。他經常在工作之餘深入大自然進行實地寫生,以道家樂山樂水,“澄懷味象”的精神,對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目識心記,從大自然中發現閃光點,從天人合一中感悟大自然的妙趣。對大自然的天然構圖,進行重新組合而形成妙趣橫生的小品。創作時,再經過藝術加工和提煉變眼前丘壑為胸中丘壑,以更大的自由抒寫它們,使作品更加個性化,更富生命力和震撼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