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貴(廣德縣楊灘鄉金陽村鄉村醫生)

張發貴(廣德縣楊灘鄉金陽村鄉村醫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發貴,廣德縣楊灘鄉金陽村鄉村醫生。40年來行醫更行善,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救死扶傷、醫德至上”的宗旨,無論白天黑夜、逢年過節,不管嚴寒酷暑、颳風下雨,他都以患者為重,奔走在給鄉親們治病的路上。2014年5月份他被評選為“宣城好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發貴
  • 英文名稱:Zhang Fagui
  • 別名:張發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德楊灘鄉金陽村鄉村
  • 出生日期:1955
  • 職業:中西醫
  • 畢業院校:自學
  • 臨床職稱:醫生
  • 專業:中西醫結合
  • 學歷:國中
  • 教學職稱:赤腳醫生
  • 執業地點:大隊醫療合作站
“為鄉親們好好治病”是他的決心。40年來,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救死扶傷、醫德至上”的宗旨,無論白天黑夜、逢節過年,不管嚴寒酷暑、颳風下雨,他都以患者為重,奔走在給鄉親們治病的路上,還經常為家庭貧困的病人減免醫藥費用。他就是楊灘鄉金陽村鄉村醫生張發貴。當選2014年4-5月份“最美廣德人”、5月份“宣城好人”,入選7月“中國好人”候選人。
張發貴出生於1955年,學生時代經歷了文化大革命,求學路上的艱辛讓他更加珍惜學習知識的機會。
1973年,張發貴國中畢業,從事兩年農活鍛鍊後,被選派當上了赤腳醫生。這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從此他走上了為鄉親們治病的道路,這一乾就是40年。
他苦學專業知識,沒有衛校,就自己補習,白天上山採藥治病,夜裡拚命看書學習,從一根針一把草到中西醫結合的道路一步一步探索著。就這樣,他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他籌建了包村大隊醫療合作站,擔起全隊一千多人口的防疫保健及常見病診治的重擔。現在的他,把村“合作醫療站”辦得有聲有色,得到了鄉親們的認可和好評。1977年被評為縣“衛生工作先進者”,同年3月又被評為蕪湖地區“先進個人”。2003年,在抗擊非典中,他勇於當先,冒著被疑似病人傳染的風險,沖在第一線,救助需要幫助的病人:隔離、量體溫、配藥、餵藥……他都親自上陣,細心照料,直至病人健康回家。他也因此被鄉黨委授予“抗擊非典標兵”榮譽稱號。手藝越來越好,名氣越來越大,親朋好友多次勸他在外地開診所多掙些錢,他都婉言拒絕。他說,我開診所不是為了掙錢,這一方熱土養育了我,鄉親們如同親人,我就留在這裡,為了需要我的人。
張發貴從不吝嗇奉獻愛心,經常為家庭貧困的病人減免醫藥費用,雖然來看病的人很多,但他卻收入微薄。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他看到電視上報導那么多同胞正遭受到著巨大苦難,毅然為災區同胞捐款2000元。他說,一個家庭幸福不算幸福,只有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了才是真幸福。
一天,同村王大爺的孫女夜裡高燒不退,老人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年邁的老伴臥病在床,離不開身的王大爺只得給張發貴打了電話。接到電話後,張發貴二話沒說,背起藥箱包就連夜趕去大爺家中。在為小孫女打完退燒針、配好藥劑後,他又和大爺一起幫忙安頓好著急上火的老伴,這才打著電筒徒步趕回家中。這趟急診,他一分錢沒收。
張發貴將女兒親手繡織的一塊“家和萬事興”的牌匾懸掛在客廳中央。百善孝為先,這是他的家風家規,也是他教育子女的座右銘。他說,子女對待父母,天天都應該是感恩節。張發貴三歲喪父,母親在那個大家都吃不飽飯的年代把兄弟四人撫養成人,實屬不易。如今的張發貴,四世同堂,上有年邁父母,下有年幼的孫女,但家庭成員之間卻從未紅過臉,和諧之家得益於代代相傳的家訓。他也常說,做人要有積極進取的心態、奮發向上的精神和樂於助人的好品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