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留孫道行碑

張留孫道行碑

該碑全稱為《大元敕賜開府儀同三司上卿輔成贊化保運玄教大宗師志道弘教沖玄仁靖大真人知集賢院事領諸路道教事張公碑銘》, 俗稱“道教碑”。此碑立於元天曆二年,趙孟頫楷書,今存於北京民俗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留孫道行碑
  • 出土地點:北京市東嶽廟
  • 館藏地點:北京民俗博物館
  • 所屬年代:元代
  • 撰文:趙孟頫
  • 篆刻:趙孟頫
  •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 字數:1656字
簡介,張留孫生平事跡,作者介紹,碑文故事,

簡介

張留孫道行碑
東嶽廟道路兩側碑林,現共修復石碑85座,中路正院共有碑89座。特為趙孟頫所撰寫的“張留孫道行碑”(俗稱“道教碑”)加了玻璃鋼防護罩。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有關方面統計尚有碑180座,其中元碑一座,明碑32座,清碑99座,民國時期的石碑6座。
真好像過去老北京流傳的“東嶽廟的石碑數也數不清”,“盧溝橋上的獅子數也數不清”似的,不去專門調查清點,犄角旮旯的真的是無法數清。

張留孫生平事跡

張留孫(1248~1321)為元代龍虎宗支派玄教創始人。字師漢,信州貴溪(今屬江 西)人。幼從伯父張聞詩學道於龍虎山上清宮,繼師李宗老。後以所學游江淮間。至元 十三年(1276),元世祖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赴闕,選其從行。第二年,張宗演返龍虎山,張留孫留侍闕下。據傳其能請禱止雨、療疾,世祖命為上卿,鑄寶劍,鏤其文曰: “‘大元賜張上卿’,敕兩都各建崇真宮,朝夕從駕。
張留孫歷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朝,領導玄教四十餘年。除宗教活動 外,並參預不少政治活動。趙孟瞓《玄教大宗師張公碑銘》稱,張留孫“每進見,必陳 說古今治亂成敗之理,多所裨益。士大夫賴公(指張留孫——引者注)薦揚,致位尊顯 者,數十百人。及以過失獲譴,敕公救解,自貸於死者,亦如之”。可見張留孫在襄贊 朝廷政治與調和官吏矛盾方面,曾作過不少工作,起過不少作用。因此,一方面更加取 得了皇帝的賞識和信任,另方面在大臣和士人中結交了許多朋友,“大臣故老心腹之臣, 莫不與開府(指張留孫——引者注)有深契焉”。從而使他領導的玄教能盛極一時。 延皊四年(1317),張留孫年滿七十,仁宗為之大舉祝壽。
“上使國公畫公像,詔翰林學士承旨趙公孟瞓書贊進入,上親臨視,識以皇帝之寶, 以賜公生日”。並以之永“鎮崇真宮”。“是日,賜宴崇真宮,內外有司各以其職供具,宰相百官鹹與焉。”英宗至治元 年(1321),張留孫逝世,皇帝又為之大辦喪事,將其遺體送至龍虎山安葬,“自京師至其鄉,水陸數千里,所過郡縣,迎送設奠,不約而集。比葬,四方弔問之使交至。自 王公以下,治喪致客,未有若此盛者。”天曆二年(1329)加封“輔成贊化保運神德 真君”。

作者介紹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趙孟頫是一代書畫大家,經歷了矛盾複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頫的書風,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頫的為人。 儘管很多人因趙孟頫的仕元而對其畫藝提出非難,但是將非藝術因素作為品評畫家藝術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鑒於趙孟頫在美術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散藏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趙孟頫書畫墨跡,都被人們視作珍品妥善保存。
趙孟頫作品欣賞趙孟頫作品欣賞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鐘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乾字文》、《》、《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
洛神賦欣賞洛神賦欣賞

碑文故事

這碑全稱《大元敕賜開府儀同三司上卿輔成贊化保運玄教大宗師志道玄教沖玄仁靖大真人知集賢院事領諸道教事張公碑銘》。碑名很長,緣由元朝五代(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都看重張留孫,不斷加封號、官名,所以字數越來越多。碑文說張公諱留孫,字師漢。是漢代文成侯張良、唐代宰相張文瓘的子孫。說他修髯廣頤,狀貌甚偉。有相者過之曰:“異哉貴人,七分神仙,三分宰輔。”學道江西信州貴溪龍虎山上。碑文說歲己未(1259年)忽必烈領兵武昌時,已聽說天師張宗演的名字(道教正一天師宗始自漢張道陵,相傳至張宗演三十六代),派人問候。及平定江南亟召之。張宗演帶了徒弟數十人來,皆美才奇士。及入見,忽必烈獨獨看上張留孫。這樣張宗演回去而張留孫留在北京。忽必烈時時召問,張留孫“虛心正身崇儉愛民以保天下”之說,深合忽必烈心意。碑文還說張公治好了太子和皇后的病,還代表皇帝巡祭方岳,搜訪遺賢等。忽必烈想讓完澤為相,請張公巫卜,張公以易巫得同人之豫,以為君臣鹹吉,於是拜完澤右丞相。忽必烈用丞相都要張公卜卦,可見他權勢之大。張公臨死,召諸弟子曰:“吾教以清靜無為為本,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其宗旨也。今玄教特被寵遇,五朝四十七年,爾徒見其盛也。”希望今後恪恭以報朝廷。值得書寫的是趙孟頫在碑銘中說到自己,感慨平生,不能自已。由於趙孟頫受到忽必烈、仁宗的恩遇,又與張公同在集賢院裡共事,所以寫張公碑銘時想到自己。趙孟頫以宋代宗室於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為程鉅夫所推薦,忽必烈見他才氣英邁,神采煥發,很是重視。趙孟頫也想做一番有益於民的事,其詩曰:“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謝安”,可見其心志。《元史》說“帝初欲大用孟,而議者難之。”其間數度受到權臣刁難。碑文寫“張公已貴,而南北故老儒臣多在朝廷。臣去國三十年復被仁宗皇帝收召待罪禁近。而世祖時同朝略無在者,或僅見其子孫。獨張公以高道厚德,服勤累朝,身受恩寵超越常倫。”但張公恐懼自持,至於服食起居節儉如初,而且薦揚士大夫致位尊顯者數百人。“嗚呼,先皇帝(指仁宗)棄群臣,老臣伏在田裡且三年矣。張公遂去世。感嘆存沒,不亦悲乎?今上(指英宗)皇帝不以臣遠去,老病且死,猶記憶之。命以論次公事。嗚呼,旨意所及,豈直為張公哀榮哉!”仁宗最看重孟頫,延祐元年(1314年)讓趙孟頫回京,三年拜翰林學士承旨。六年因病歸。英宗至治元年,英宗叫人到湖州(今浙江吳興)請孟頫寫《教經》。二年六月孟頫卒,年69歲。而張留孫卒於至治元年十二月。可見這碑文寫於至治二年一至六月。碑文說自己老病且死,既感喟又是實話。孟頫對張留孫的死感到悲哀,想到自己老病活不長,但英宗叫他寫張公碑,這不僅是張公的生榮死哀,而且是關乎他自己的生榮死哀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