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祥(中國書畫裝裱家協會會長,張氏裝裱創始人)

張永祥(筆名冰融),生於1939年,河北人,現居北京。現任北京東方藝術館館長、凌翔閣畫院院長、、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理事、中國書畫學院名譽院長、北京東方凌翔書畫裝裱(培訓)中心總經理、中國書畫裝裱家協會會長和62卷《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編委等職。有60多家新聞媒體報導過他,被書畫界稱為“奇人”。2010年“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等九大單位授之“中國當代最具影響力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永祥
  • 出生日期:1939年
  • 別 名:筆名冰融
  • 職 業:北京東方藝術館館長
的確, 張永祥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1964年 大專中文系畢業後在縣、市委從政20年,曾任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會付主任等職。由於業績突出,1979年12月參加全國勞模大會,受到 國務院嘉獎。大會期間參觀頤和園時,他看到幾個 日本人一邊剪去幾幅裱件的錦綾邊、天地桿,一邊氣勢洶洶的辱罵中國裝裱“落後”。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還勾起了他父親被日本鬼子殺害、母親抱著他逃荒要飯三年的悲慘回憶。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研究出超過小日本的裝裱,雪國恥!報家仇!1984年,面對改革開放的浪潮,他激動了:是時候了!他毅然決然的拋棄“鐵飯碗“、“鐵官椅”和一切優厚的待遇,義無反顧的告別家人,投入到為變革中國裝裱技藝的考察和研究中。這一走就是十二個春秋。期間八年沒回家,老伴焦慮勞累陸續患心臟病、糖尿病、腦血拴、腦溢血直至離世,家裡一貧如洗,四個兒子有三個輟學賣燒餅。為維持生計和裝裱技藝的研創,連僅有的五間住房也抵押給銀行做了貸款。他承受著常人無法承受之艱難、痛苦。就在此時,他的境遇和抱負被也可稱之為“女中豪傑”的 河南 鹿邑縣年輕英語教師李琳茹所知曉,所感動。李琳茹毅然放棄去 鄭州外貿綜合英語深造的機會,拋棄在那時令人艷羨的工作和美好前程,和張永祥一邊撿煤渣、喝白粥、吃野菜,一邊研究裝裱。經過反覆的探索、實驗和無數次的失敗,終於在1995年成功研製出一系列突破傳統優於機裱、超過日本的裝裱技藝新成果,即“張氏裝裱”。該裝裱技藝熔古鑄今、獨樹一幟,被業界專家權威譽為“里程碑”、“我國裝裱史上的一場革命”。“張氏裝裱”現已榮獲十二項國家發明專利,所裱2016米長卷榮載《大世界吉尼斯紀錄》。自研究成功並推廣“張氏裝裱”至今已17年,培訓了海內外學員逾萬名,解決了幾萬人的就業問題。
張永祥不僅是由外行變內行的裝裱發明人,還是一個自幼摯愛並一直追求繪畫藝術的畫家,曾拜師黃均、任率英,請教彥涵、王琦等畫界名家。他在研究推廣“張氏裝裱”、打造品牌的同時,也在硯田默默耕耘著,偶爾投稿參賽並獲獎,曾榮獲“全國農民書畫博覽會”銀獎、“中國美術家協會”等單位組織舉辦的全國書畫賽銀獎、“國際羲之杯書畫大賽”金獎。他的作品入選《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並授予“當代書畫藝術家”稱號。他的傳略被收錄在《 世界名人錄》里。
張永祥的繪畫以工筆畫為主,以大畫長卷見長,善於立意創新,深化主題,其作品有思想,有語言,生活氣息濃厚,令人震撼,使人感悟。真是厚積薄發:他的作品從去年秋天一露頭,就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不少書畫愛好者、收藏家競相購買。 山東一 博物館決定設一層樓為其展示作品。雲南一正籌辦的博物館也陸續收藏其作品。深信,張永祥的繪畫藝術會同他的裝裱技藝一樣成為書畫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