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岐

張昌岐,字鳳樓,一名任俠,苗族,1900年9月17日出生於湖北來鳳縣土堡鄉三光坪村一個貧寒的教師家庭。父親張晴峰,考秀才未第,在家以教書為業。叔父張玉卿,也是未第秀才,擅長詩文。張昌岐幼年受到父親、叔父的嚴格教育,養成了為人正直,愛憎分明,樂於助人的性格。18歲時題寫:“知多世事胸襟闊,識透人情眼界寬”一聯於家門以自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昌岐
  • 別名:字鳳樓
  • 國籍:中國
  • 民族:苗族
  • 出生地:湖北省來鳳縣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27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湖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信仰:共產黨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張昌岐(1900—1927),字飛熊,號鳳樓,來鳳縣土堡人。
1922年,張昌岐赴武昌讀書,先入武漢中學,後轉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時董必武在該校任教,張昌岐受其教育,積極參加武漢學生運動。1924年冬,國共合作,張昌岐加入中國國民黨,次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被派遣回來鳳發展組織,國民黨湖北省黨部委任其為來鳳縣特派員。回來鳳後,張擔任縣教育局長並在來鳳縣高等國小教書,與胡楚藩等一起組織農民協會,成立農民自衛軍,發展革命力量。僅一年時間,農民協會遍及來鳳城鄉。
1926年10月28日,張昌岐與吳郅堂、劉岳生等人一起,率領高洞河、紅沙田一帶的農民自衛軍300多人,混雜在赴縣城趕集的民眾中得以進入縣城,出其不意砍死守衛城門的北洋政府軍衛兵,趁機奪取槍枝彈藥。政府軍不知虛實,棄城而逃。農民自衛軍遂占領來鳳縣城。訊息傳到武漢,董必武和陳潭秋等甚為嘉許,並在武漢《楚光日報》報導。11月19日,張昌岐與吳郅堂、雷子文等人組成中國國民黨來鳳縣黨部籌備處,張任籌備處主任。全縣成立5個區分部。張先後主持召開2000多人參加的“10.18”犧牲烈士追悼大會和有國民革命軍參加的3000多人慶祝北伐勝利大會,隨即宣布成立縣農民協會和國民黨縣黨部,張被選為縣黨部主任和工農部長。縣農民協會監禁縣知事向炳坤,處決了團防總公所所長李佐卿,農民自衛軍發展到1000多人,200多條槍。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蔣介石掉轉槍口對準共產黨。國民黨反動派遂糾集來鳳、龍山、酉陽3縣反動團防和土匪武裝1000餘人圍攻來鳳縣城。張昌岐率農民自衛軍奮力抵抗,堅守3天3夜,後被迫率眾突圍,轉移到農村分散活動。張隱蔽於湖南龍山雞公寨孫仲武家中,因叛徒告密被捕。敵人慘無人道地割下其雙耳並用繩索串掛於其脖胸前,在其兩肩戳洞插香,令其下跪,張剛強不屈。在8月18日召開的所謂“公審”大會上,張昌岐變“法庭”為講壇,揭露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的罪行,宣傳共產黨的革命道理,鼓勵人民繼續堅持鬥爭。在其被綁至縣城西門外殺害時,他高呼著“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而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27歲。

人物事跡

1927年2月2日,來鳳縣迎來了第一個革命化的春節。張昌岐在縣城主持召開北伐勝利慶祝大會。到會的有城鎮居民、城郊農民、農民自衛軍、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三軍特務營等,共200餘人。張昌岐、蔡鐘毓先後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們高度讚揚北伐的偉大意義,介紹全省的革命形勢,號召廣大工人農民積極行動,打倒土豪劣伸,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會後,舉行了遊行示威。整個山城,張燈結彩、披紅掛綠,廣大民眾揚眉吐氣、歡歌笑語,洋溢著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2月16日,農民自衛軍到湖南龍山縣牛行堡抓獲了潛逃的城區團防總公所所長、大劣紳張育卿。翌日,在縣文昌宮召開了1000餘人的公審大會,由張昌岐、王爾嘉(國民革命軍法官)、聶永基(民眾代表)組成公審法庭。張昌岐首先在會上宣布了大劣紳張育卿欺壓人民、作惡多端的罪行。參加公審的民眾代表張明軒等20餘人,相繼上台進行控訴。最後,宣判對張育卿處以極刑,就地執行。頓時,全場掌聲雷動,歡呼聲經久不息。
隨著農民運動的發展壯大,中國共產黨來鳳縣支部也宣告成立,張昌岐任支部書記。隨後,來鳳縣農民協會、農民自衛軍相繼建立。不久,國民黨來鳳縣黨部執行委員會正式成立,張昌岐被選為縣黨部主任兼工人部長,楊維藩為組織部長,劉岳生為宣傳部長,吳郅堂為農民部長,雷子文為青年部長,龔韻僧為商民部長;同情革命的民主人士黃旗若就任來鳳縣代理縣長。
這時,共產黨員楊維藩受黨的派遣,從省黨務幹部學校結業回到來鳳。楊維藩的黨務工作經驗豐富,智勇雙全,積極協助張昌岐開展革命活動。張昌岐如虎添翼,兩人共謀革命大計,在他們的領導下,來鳳縣的農民革命風起雲湧,遍及城鄉,威震湘鄂邊。農民協會逮捕關押了在大土匪向卓安部下充任參謀長、殘酷壓榨人民的原縣知事向炳,後因看守不嚴,向炳越獄逃跑,給革命留下了後患。一貫仇視革命的商團團長鬍達成,多次騷擾民眾,企圖破壞革命,並趁機攻打縣城。農民自衛軍奮起抵抗,乘勝追擊,胡達成狼狽潰逃,損兵丟槍,險些喪命。
6月17日,農民協會決定解除迫於形勢附合革命、陽奉陰違的原茅壩團防總公所所長李佐卿的武裝。李佐卿負隅頑抗,拒不繳械,自衛隊員擊斃了惡貫滿盈的李佐卿,繳獲十多支槍。
來鳳縣革命轟轟烈烈,令人歡欣鼓舞;農民自衛軍發展壯大,所向披靡;人民政權不斷鞏固,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勝利面前,張昌岐戒驕戒躁,謙虛謹慎,他在一幅《萬里封侯》的圖上寫道:“書生數月擁戈矛,破碎山河一戰休;萬里從戎男子事,功成何必定封侯?”針鋒相對,反其意而行,表現了共產黨人不追求個人名利地位的博大胸懷和樂於奉獻的革命精神。
蔣、汪合流背叛國民革命後,全國腥風血雨,一片白色恐怖。來鳳的反動勢力也興風作浪,蠢蠢欲動,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張昌岐面對驚濤駭浪,鎮定自若,團結同志,堅持鬥爭。他懷著對國民黨反動勢力的無比憤慨,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在翔鳳山大觀寺牆壁上揮毫題詩:“縱教熱血千秋碧,怎令雄心一日灰;取義成仁吾輩事,有何恩怨費猜疑?”
正當革命運動蓬勃興起,農民協會由城區向邊遠村寨發展之際,國民黨右派勢力向革命力量開始了瘋狂反撲。來鳳反動團防李竹武與胡達成、向炳串通一氣,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勾結川、湘、鄂邊區的土匪、劣紳、團防武裝,拉起1000餘人的隊伍,於6月21日圍攻來鳳縣城。張昌岐等決定組織農民自衛軍閉城抵抗。他們分析了敵我情況,一方面,派出幹部去湖南龍山縣,聯絡地方團防聲援,準備裡應外合,消滅敵人;另一方面,做好民眾的安撫工作,堅持鬥爭。廣大軍民團結起來,利用城牆和護城池,居高臨下,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戰鬥堅持了兩天一夜,城池安然無恙。22日晚,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敵人暫時停止了進攻。農民軍考慮武器缺乏,援兵無望,難以進行持久戰,便在雨夜中悄悄從城北突圍,安全轉移,進入農村分散活動。
向炳、李竹武等隨即進入城內,搗毀了縣黨部、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舊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懸賞捉拿張昌岐、楊維藩、劉岳生、吳郅堂等人,連其家屬亦不放過。
張昌岐、劉岳生等在龍山縣堅持隱蔽活動,聯絡力量,開展鬥爭。後因叛徒告密,張昌岐在龍山雞公寨孫仲武家被捕。敵人如獲至寶,對他施盡酷刑,妄圖打開缺口,將革命者一網打盡。
8月4日,李竹武將張昌岐五花大綁,由縣城解往茅壩沙刀灣被農民軍處死的原團防總公所所長李佐卿墳前。李竹武殘忍的將張昌岐雙耳割下來掛起,在其頸上戳洞插蠟燭,兩肩上戳洞插香,用刺刀戳其胸口放血與酒混合,並將一個大豬頭蓋在張昌岐頭上,強迫他下跪。
張昌岐面對淫威與殘暴,大義凜然,誓死不從,並嚴厲痛斥敵人:“頭可斷,血可流,大丈夫寧死不可辱!你們要殺就殺,要砍就砍,老子是不得下跪的!”張昌岐的雙腳被刺刀戳得稀爛,血流如注,但仍昂直挺胸,罵不絕口,終不跪伏。
喪心病狂的李竹武,使出各種招數也難以制服張昌岐,只好將他拖行30餘里回城遊街示眾。張昌岐被折磨得渾身血肉模糊,鮮血染紅了衣衫,令人無法辨認。他雖然站立困難,步履蹣跚,但強忍痛苦,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藐視敵人。時值盛夏,烈日烤人。崎嶇小道上卵石滾燙,沙石錐腳,張昌岐穿著短褲,光著腳板,一步一個血印。沿途目睹的民眾,無不痛心落淚,欽佩他是鋼澆鐵鑄的硬漢子。
8月18日,攫升縣清鄉支隊參謀長的原縣知事向炳,召開民眾大會,要對張昌岐進行所謂的“公開審判”。反動當局妄圖藉此嚇唬廣大民眾,命令荷槍實彈的士兵,挨家逐戶驅趕民眾參加。人們看到張昌岐被折磨得遍體鱗傷的慘景,不由得低頭流淚。
張昌岐面對周圍悲憤的民眾,異常激動地說:“鄉親們!你們都過來,不要怕,莫要對著我看。我是為你們辦事的,革命的人是不怕死的,革命的人是殺不完的。我死了以後,為你們辦事的人還多得很。請大家不要傷心難過。”在場的民眾無不掩面而泣。
向炳趾高氣揚,裝模作樣地審訊張昌岐。張昌岐據理大罵:“向炳,你這個越獄犯,早該受到人民的審判。現在,你根本不夠資格審問我。”
向炳猛然一怔,無地自容,隨即抓起驚堂木狠狠一擊,扯起破嗓子吼道:“張昌岐!此時此刻,你知罪嗎?”
“知罪?!”張昌岐鼻子裡哼了一聲,仰天長笑,“我們共產黨是為了國家的前途,為了人民的幸福,根本沒有什麼罪!有罪的是你們這群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劊子手,知罪的應該是你們這幫欺壓人民、無惡不作的反動派。要說我有罪,就是當初沒有將你殺掉!”
向炳狼狽不堪,醜態百出,再也無法繼續“審判”。他惱羞成怒,命令劊子手對張昌岐下手。年僅27歲的苗族英雄昂首挺胸,視死如歸,高呼“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走向刑場。
張昌岐犧牲後,族人將其安葬於風景秀麗的土堡張氏祖塋地七賢溝。
解放後,人們緬懷張昌岐的豐功偉績,在其墓碑上鐫刻著“佳城蔽白日,碧血照青山”十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寄託著土家族和苗族人民對烈士的崇敬與哀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