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琴(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張改琴(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改琴,女,甘肅省慶陽縣人,194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常委、政協甘肅省委員會科教文體衛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隸書委員會主任,中國書協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文史館館員。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獲甘肅省“敦煌文藝獎”;2009年獲省委、省政府頒發的“突出貢獻獎”,2010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改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甘肅省慶陽縣
  • 出生日期:1948.9
  • 職業:中國書畫藝術家
  • 畢業院校:中央美院國畫系進修
  • 主要成就:中國書協副主席 創作 出版 教育
  • 代表作品:楷書 行草書 隸書作品《張改琴書畫集》《中國美術家張改琴》等
個人簡介,個人成就,藝術評價,文懷沙評其書法,兩會提案,作品欣賞,

個人簡介

張改琴,女,中共黨員。1948年9月出生於華夏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明代大書法家米萬鐘的故里甘肅省慶城縣,曾進修於中央美院國畫系。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常委、政協甘肅省委員會科教文體衛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協楷書委員會主任,中國書協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文史館館員。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獲甘肅省“敦煌文藝獎”;2009年獲省委、省政府頒發的“突出貢獻獎”,2010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張改琴先生近照張改琴先生近照
張改琴先生書畫皆能,長於書法,精於楷、行、草、隸。其書法作品靈動自然、雄渾剛健,別具風格;楷書寓動於靜;行草書寓靜於動,既有敦煌文化大氣磅礴的風尚,又具勇於蛻變敢於革新的創造精神。其美術作品多以西部黃土高原風情為主題,展現西部人民堅韌不拔、昂揚奮進的精神品格, 立意高遠、大氣磅群、讚譽頗多。是當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之一。

個人成就

領導成就
張改琴先生自擔任甘肅省書協主席以來,為推動甘肅省書法事業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她建立健全了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組織機構,設立各專業委員會,吸納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參與書協的工作。創辦了《甘肅書法》,為甘肅書法家對外交流和自我展示搭建了最佳平台。設立了書法獎勵基金,為發現、培養和激勵甘肅書法家的進步提供了保障。設立並主持評審了甘肅省最高書法專業獎——“張芝獎”,為甘肅書法家走傳統與創新之路起了重要作用。策劃承辦了國家級書法展——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大展,組織舉辦了首屆“中國·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守望敦煌”甘肅書法晉京展、全國名家書法邀請展,並出版作品集; 多次組織舉辦全省、全國民眾性書畫大賽,為甘肅書法家了解全國的創作趨勢和當代書法創作現狀開闊了眼界。積極推進甘肅書法教育事業,創建了甘肅書法培訓中心, 設立了甘肅省書法獎勵基金,並多次擔任甘肅省和全國重大書法展覽評審委員會主任或委員。
個人藝術成就
在做好書協工作的同時,張改琴堅持刻苦磨礪,筆耕不輟,成果頗豐。曾在中國美術館,以及西安、蘭州、廣州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毛主席紀念堂等單位收藏。《美術》、《中國書法》、《書法》、《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央電視台美術星空,中央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甘肅電視台等媒體曾作專題介紹。其本人被入編《中國名人大辭典》。出版個人專著《中國書法·當代著名書法家張改琴卷》、《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作品集書法卷·張改琴》、《中國美術家張改琴》、《塬上風·張改琴書畫集》、《當代楷書名家作品集·張改琴》等。主編出版《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入展作品集》、《守望敦煌·敦煌寫經作品選》、《守望敦煌·武威漢簡作品選》、《守望敦煌·甘肅書法作品集》、《敦煌風·甘肅省書法作品集》、《敦煌風·甘肅省攝影作品集》等多部大型作品集,出版有《張改琴書畫》、《張改琴書畫集》、《中國美術家張改琴》等。
書法家張改琴在進行現場書法創作書法家張改琴在進行現場書法創作
其書法作品曾參加中日當代書法藝術大展、中日婦女書法篆刻展、中國·新加坡書法交流展、中國·韓國書法交流展、中國婦女百花書法篆刻展(新加坡主辦)、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特邀)、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大展、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全國書畫名家小品展、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全國書法展、紀念周恩來誕辰一百周年全國書展、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全國書展、慶祝澳門回歸全國書畫展(中國美協主辦)、慶祝全國政協成立五十周年全國書畫藝術大展……作品多次在全國民眾性大賽中獲獎,其本人曾應邀赴新加坡進行訪問和藝術交流。
其美術作品曾參加中國首屆中青年國畫展、全國第二屆“萊鄉情”中國畫展、情系西部中國畫邀請展、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2年,張改琴隨甘肅婦女代表團出訪芬蘭、義大利、奧地利、梵蒂崗、德國、盧森堡、法國、比利時、荷蘭。
2012年10月22日,“感悟橋山書意黃陵·壬辰年重陽中國書法名家黃帝陵筆會”活動在陝西黃帝陵舉行,張改琴等十餘名書法家現場揮毫表演。

藝術評價

每個書法家都得面對傳統和現代的關係。今天,傳統仍然傳遞出歷史歲月的輝光,但如何使傳統和現代能夠在個人心性價值上統一起來,使得書法既有文化本土性,又有當代審美的人類性,從而使書法發散出人文精神魅力,實在是有文化境界的書家必須面對的問題。當我拜讀《張改琴書畫作品集》時,感到與這位未曾謀面的隴上女書畫家在書法的傳統與現代若干問題上,有諸多藝術觀點的相契相通,甚至有“德不孤,必有鄰”的感受。可以說,張改琴在浮躁的時代堅持了內在心靈的寧靜,在商品消費主義甚囂塵上之時堅持了藝術的超越性。她厚重的繪畫,在筆墨情調中展示出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黃土高原的神奇、蒼茫和生命張力;她的書法,在雄強的形態中包孕著傳統經典內在的理性審視和歷史吐納。我注意到,張改琴在書法作品創作中,一方面堅持文人書法的性情書寫性和溫婉內在性,另一方面,又在其擅長的行草作品中加進北碑的凝重和大氣。她在中堂、橫幅、斗方、冊頁、楹聯、尺牘書寫中,找到了自己鮮活的生命體驗和淡遠氣息。事實上,自我創作和走近經典關係重大,臨習過多容易油滑,臨習太少則易稚拙,如何線上條生拙中保持意態的鮮活,在帖學體系的書寫中融北碑的氣勢和內斂,使其下筆果斷爽利厚重澀行之中,顯示書家控制筆墨線條的能力和對漢字乃至於漢字包蘊承載的經史詩文的深刻體悟,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寬泛地說,現代社會的漢字書法,不僅要為人類藝術尤其是抽象藝術做出自己的貢獻,而且要走向世界並成為人類能夠欣賞並共同擁有的藝術,其中的關鍵是必須形成世界性的審美形式共識,並解決文字審美線條化欣賞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文字書寫始終是一個底線。對此,書法家既要悟得很高,還要筆墨表現得很妙。很多人內心都有,但很多人筆下沒有。內心有了,寫不出畫不出也不行。張改琴內心有了,筆下也有了,從而能創造出當代女性書法新價值去掉書法火氣以後的沉靜與寬闊。在我看來,過分張揚火氣,使得一些書家丟掉了重要的腕上工夫和紙筆間的細微把捉,這其中拿捏的尺度非常重要。火氣太重不行,去掉火氣全是軟線條也不行。所以古人說書寫就是行雲流水,自然如水行於渠中。當代世界籠罩著一種形式化、規格化的氣氛,人變得空虛並被虛無化了。印刷品泛濫,複製品使藝術日益走向商品化,對普遍性和個體性的追求導致形式化思想的充分膨脹。如何在日益信息化拼湊化的後工業文明中,保持住人間的詩意、生命的意義和藝術的理想,是邁向現代化的社會所必得關注的全球性問題。書法在國際化的今天,代表了中國身份、中國立場、中國指紋、中國文化細胞,表征出中國文化的基本核心。可以說,只有將性情之書融合在人文底蘊之中的書法家,才能在細微的用筆轉換中表征自我心性深度,才有不斷超越的明天。甘肅是文化大省。歷史上不僅有聞名中外的伏羲文化和敦煌文化,而且有大名鼎鼎的草聖張芝、大書法家索靖。在這厚重的文化積澱中,張改琴的書法在文化的傳承中登上了新的高度,儘管其書法生態的多樣性和創作的地域風格特徵還有待加強,但是已經形成了自我的書法文化審美風貌。我有理由期待朝氣蓬勃的甘肅書法隊伍在她的組織下,會在厚重的書法歷史傳統繼承中,創化出當代書法的新精神、新形態。
張改琴近照張改琴近照
——王岳川《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品讀張改琴書畫 》
張改琴的畫,不僅僅具有男性的陽剛之氣,同時也保留著女性對生活的細膩觀察與獨到的理解。
張改琴的畫,可資久賞玩味之處頗多,而我覺得其中兩處最為突出:一為山水意境的澄澈深邃;二是造型語言的天真簡率。這是張改琴的不二法門。而她在造化與心源之間的自由馳騁則得力於她的決不自我拘囿。對於傳統的繼承並不那樣死守成規,而是隨時隨地用開拓的目光注視自己的創作。
——劉大為
張改琴的書與畫都浸漬著一種滄桑感,有一種江南女子很難有的境界。她的畫作,恢弘厚重而不凌厲不崢嶸,古拙蒼澀而不奇詭不玄虛,迴響於深處的是一種對人生的沉著與對生命的關愛。她的書作,久受傳統碑學的浸濡,對墓誌石刻書風研習尤深,且能融會近現代金石書風的筆意,又從民間書法中汲取了營養,匯多家為一家。而且以書入畫,以畫為書,寫出自己心中的意趣。
——肖雲儒

文懷沙評其書法

當代中國西部的『衛夫人』——張改琴

甘肅有理由引為自豪,她不僅擁有享譽世界的伏羲文化、敦煌文化,還有令人敬畏的武威醫簡、唐人寫經。提到書法藝術,不容忘懷誕生於這裡的草聖張芝和書法大師索靖。可能是由於歷史文化的積澱豐厚,這裡有不少新生的書法家湧現,他們已經懂得尊崇、理解和認真學習傳統經典書法藝術的必要性。
我們高興地看到:二零零三年八月,以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大展為龍頭的首屆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在甘肅蘭州市成功舉辦,影回響該說是空前的,不可低估的。這次活動最主要的策劃者、組織者就是甘肅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改琴。張改琴從此聲名鵲起。張改琴的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展和國際婦女書展,為書界所矚目。我在北京很高興地接見過她,認真欣賞了她的書藝,並且與她暢談。她不矜不伐,留給我的印象是良好的。她走後,我忽然想起杜甫的兩句詩:“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不知為什麼,老來只要發現有才能的婦女我就特別高興。
張改琴的書法有兩個明顯不同的表達方式:一是其楷書寓動於靜;另一是其行草書寓靜於動。這對於一個女書法家來講,實在難能,唯其難能,所以可貴。
記得黃庭堅對書法曾有一段精闢的論述:凡作字,常觀魏晉人碑,會之於心,自得古人筆法。張改琴有之矣。張改琴對《張黑女》情有獨鍾。我少年時也愛《張黑女》,看來我們是同好。《張黑女》要求用筆率意,且結體工穩、法度嚴謹。雖易上手,即“登堂”不難,“入室”則太難。在《滕王閣序》楷書作品中,張改琴大膽將行書草書的靈動氣息融於其中,只在結體上保留了《張黑女》的基本骨架,而作了大面積的挪位動作,可謂膽大心細。作為書法家,張改琴對於線條的把握和罕見的悟力,無疑是迥異凡響的。由此反觀她的每一幅作品,如同她的山水畫,具寧靜幽深的高遠氣象,流貫於筆墨畦徑之表,直使人深切體會到西部人獨有的那種堅忍不拔、昂揚奮進的精神品格,令人振奮。這使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傾注心血來營造書法世界的張改琴。
面對甘肅書法的未來,作為甘肅書協的第二任主席的張改琴,任重而道遠。不僅要發揮自身優勢多創精品,以供年輕一代書法家借鑑和研究。同時,面對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甘肅書法隊伍,張改琴還要做更多的工作。但願將來檢驗和總結甘肅書法史時,人們會隆重地將“張改琴”這三個字大書深刻。
《張改琴書畫作品集》即將面世,漫書所感,以酬雅望。頗愧耇老,雖嚕囌不厭辭費,也談不出什麼新意來。是為序。
張改琴先生在故鄉張改琴先生在故鄉
張改琴先生楷書扇面張改琴先生楷書扇面
張改琴先生隸書中堂張改琴先生隸書中堂
張改琴先生國畫作品張改琴先生國畫作品

兩會提案

“在現代中國,各少數民族仍保持了各自的服飾文化傳統,每逢節假日、重要會議都著盛裝出席,非常醒目。”張改琴說,但占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卻至今沒有任何標誌性的服飾,“服飾歷史基本處於中斷的局面,日常服飾五花八門,沒有任何漢民族文化的特徵、品性和標示。”
張改琴先生近照張改琴先生近照
作為漢民族的標準服飾,該以哪個朝代的服裝為設計標準,張改琴認為,可由國家層面的權威機構進行設計和規範,發布多個版本,供社會公眾廣泛討論,從中選取廣大民眾最滿意、最認可的一種或幾種。
“就漢服來說,設計和生產並不難,關鍵是國家要有一個積極的引導信號。”張改琴說,民間已經有一些民眾在自發推廣展示漢服,但設計標準不統一,影響相對有限,必須有國家層面的推動和促進。“一旦漢服標準制定下來,不僅能給全體漢族人以一種服飾上的獨特標示,也對保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品欣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