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天

張承天(370—447年),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南)人。南朝著名無神論思想家、天文學家、史學家和文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承天
  • 出生日期:370
  • 逝世日期:447
  • 職業:史學家和文學家
人生經歷,博古通今,神滅論者,科研貢獻,

人生經歷

張承天的母親徐氏是東晉大學問家徐廣的姐姐,因此,他雖然五歲喪父,但從小仍受到了良好教育。經史百家、各種書籍,無所不讀。而立之年,何承天做了南蠻校尉桓偉的參軍。但不久桓偉的弟弟起兵反叛,何承天怕受牽連,辭職回到了他叔叔何肹做縣令的益陽。東晉末年他曾出任瀏陽縣令、太學博士。南朝宋時,他出任荊州刺史謝晦諮議參軍、領記室。後入朝任尚書左丞。元嘉十六年(439年),任著作佐郎,撰國史。隨後,轉任太子率更令。元嘉十九年(442年),立國子學,以本官領國子博士,後遷御史中丞。元嘉二十四年(447年),何承天升任廷尉,還沒到職,宋文帝又讓他改任吏部尚書,但由於在尚未正式任命之前何承天將這一任職泄露了出去,觸犯了朝規,被罷官免職。同年病死家中。

博古通今

張承天通今博古,他的才學很為時人所重。當時,宋文帝比較重視文化教育,曾立儒學、玄學、史學、文學四學,何承天則主史學。宋文帝也經常派人向他請教。有一次在挖掘玄武湖時,挖到一座古墳,在墳的外層發現一件帶柄的銅斗。何承天立即認出這是王莽的威斗,並據此推斷出墳墓是王莽的三公之一大司徒甄邯的。當把墓打開,石上果然刻著“大司徒甄邯之墓”時,在場的宋文帝和群臣甚為嘆服。據《宋書》等記載,何承天曾將《禮論》800卷刪減合併為300卷。又說他自元嘉十六年起受命撰寫“國史”,他死後大史學家裴松之“受詔續修何承天之《宋史》”,可惜何承天的史學著作沒有留下來。據載,何承天的著作有《禮論》、《分明士禮》、《孝經注》、《纂文》、《姓苑》等16種。

神滅論者

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何承天對佛教的神不滅、因果報應和空無思想作了大膽的批判,在思想史上產生了積極影響。當時,秦郡人慧林著《黑白論》,公開反對佛教的神學思想,受到了僧徒們的攻擊。為此,何承天先後寫出了《性達論》、《答宗居士書》、《報應問》等論文,支持慧林的觀點。何承天認為,精神不能離開形體而單獨存在,形體不存在,精神也就消滅了。他用“有生必有死”的觀點駁斥佛教的“神不滅”,他說“生必有死,形斃神散,猶春榮秋落,四時代謝,奚有於更受形哉?”(《性達論》)。針對佛教宣揚的“因果報應”,何承天依據當時的科學和常識,從“報應”違反事實,“來世”沒有根據、“無欲”是虛偽的欺騙三個方面進行了批判。他指出,日月運行,風雲雷電,都是自然現象,不是什麼神的指使。鵝只吃青草,不吃葷腥,可最終要為人所食,燕子捕食飛蟲為生,人們卻都愛護它。所有這些也都是自然現象,也不是什麼神的指使。概括起來,何承天對佛教的批判有四個特點,一是他能利用一些科學上的成就進行批判;二是他不僅批判了佛教的“神不滅”、“因果報應”、“三世輪迴”的思想,而且涉及佛教把世界看成“空無”的唯心主義觀點;三是他對佛教和中國傳統思想進行了對比,使人們看到外來思想和中國傳統思想之間的不同;四是何承天論戰的對手大多是名人貴族,表現了他不畏權勢的鬥爭精神。

科研貢獻

張承天還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天文歷算方面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做出了重要貢獻。何承天的舅父徐廣曾觀測天象40餘年,何承天繼承了徐廣的研究成果,又親自觀測了40多年。元嘉二十年(443年),何承天創製成了一部新曆法,並報奏朝廷。兩年之後,這部曆法被定名為《元嘉歷》由朝廷頒布全國實行。何承天在他的《上元嘉歷表》中指出,天體現象的運動既有一定規律,又在不斷變化,應當根據天象的變化來使歷算符合它,而不能要求天象的變化來符合我們的曆法。同時,他在《新曆敘》中,還批判了根據讖緯先“立元”(確定正月是那個月)的反科學曆法觀,主張重視對天象的實際觀測。正是由於這一科學態度,使得《元嘉歷》比以前的古歷十一家更為準確,為唐宋曆法家所採用。
張承天的著述,《隋書·經籍志》著錄文集20卷,已佚,明人輯有《何衡陽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