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懸事件

張懸事件

2013年11月2日,張懸在自己的曼城演唱會中接過台灣歌迷手中的民國國旗,並聲稱這是自己的“National Flag”,此舉引發現場大陸留學生歌迷的不滿。 部分歌迷為緩和氣氛提出“No politics today”。此事隨後被現場歌迷曝光, 張懸遭大量網友炮轟, 後於11月5日在其新浪微博及部落格發表博文回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懸事件
  • 時間:2013年11月2日
  • 對象:民國國旗
  • 結果:遭大量網友炮轟
事件經過,事件回應,相關評論,事件影響,

事件經過

2013年11月2日,台灣歌手張懸在英國開唱,她接過第一排台灣學生手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此舉引起台下大陸留學生不滿。
張懸演示會展示青天白日旗張懸演示會展示青天白日旗
張懸2日前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演出,她看到第一排的台灣學生手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張懸把旗子接過來介紹說“是從我的家鄉來的‘國旗",讓現場大陸留學生直呼。“現場有大陸學生在,No politics today(今天不談政治)”,當時張懸回應“這不是政治,這只是一面旗子”。
此舉引起現場大陸留學生不滿,留學生遂在網上發文,直指她有“台獨”思想。此文一出,引起熱烈討論,更有人發起抵制她年底的北京演唱會,張懸則在Facebook表示:“我願承擔一切損失自行取消演唱會。”
張懸在英國演唱現場展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事情,已經引發大陸學生不滿,有大陸學生表示“作為一個說話有影響力的明星,把這事兒放檯面上說是不是太過了”。

事件回應

2013年11月5日,張懸本人回應
2013年11月5日中午,張懸中午在Facebook上發文表示,當天演出多以華人學生為聽眾,她在演出進行中看見前排的台灣學生帶來了旗子還有寫她名字的燈牌,兩者她在演出中都有拿上台,並非刻意預謀或有心拿出來定義這場演出。
同日,張懸在微博上回應這場風波,原文如下:“
給親愛的大家與各界,昨夜凌晨抵達台北,各界已有傳達給我此次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演出風波,請容我簡單說明目前的狀況,對於版面管理,我與管理員此次不會將任何激烈的字眼與言論刪除,我的聲明和針對個別問題的回覆分作兩篇,
內容所言我誠心寫下並對它們負責,希望以此與各界交流。
當天演出多以華人學生為聽眾,我在演出進行中,看見前排的台灣學生帶來了“國旗”還有寫我名字的燈牌,兩者我在演出中都有拿上台,並非刻意預謀或有心拿出來定義這場演出。因為見到台下的英文聽眾,所以說到了這是從我的家鄉來的“國旗”,話還沒有說完,即有觀眾以英文發言“no politics today”,我相信我的發言被誤解,所以停下來對話,嘗試說明
“it's just flag presenting where these students and i are from, and it's not politics.”
我知道我在與華人學生對話,但僅以英文發言,我當時無從得知她是何地而來的學生,我並不是因其身分而回復我的看法。
因為我的發言被打斷,在現場大家都聽得到的情況下,我希望能完成這個對話,
期間我是誠心在說明“我從來不會因為看到任何地方來的旗子而覺得被冒犯或不開心”。
“i truly hope that someday, in somewhere,at some places and to anybody,
we can always talk about anything to each other and we can always listen.
目的是為了希望傳達,“我們(不是發言者,而是我們都會有的)的許多觀念,有時候並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我們各自被教育或聽來的,所以我們有時才會迴避政治,或是避免討論任何有不同立場的話題以為是尊重,但因此我們反而永遠沒有機會平靜下來,或是有機會互相了解。”
“如果我們能夠因為體會過自己的生命是獨立的,所以能夠去體會於是尊重另一個哪怕截然不同的個體,那我們將有機會不必忌諱所以迴避什麼話題,我們會有只是消費以外的交流與交集。”
說這些話不是傲慢或諷刺,我也在當場主動表明“if you wish to speak, i'm always listening. Really.”如果在我說明完後聽眾還會發言,請相信我一定會把麥克風交給她。
場地不大,我們交流的過程現場大家都聽得到,影片雖看來是我拿著麥克風,但我們是在對話,也許眼前是段血淋淋,不高明的對話,但我依然認為這是一個對話,一個常常在發生的對話,現場我毫無諷刺與傲慢的念頭與口氣,當下也並非使用長長的敘述企圖反擊,我一心希望能嘗試完整說明這個對話的意義,絕非所謂文化霸凌。
我有在後來看到這位學生的微博文章表達她的憤怒,因此我在此文不是為了強迫她接受“對話”這個解讀,僅以誠心說明我個人當時抱持著的心態。
旗幟,鳳梨酥,台灣米,高山茶和繁體字,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它們都代表著我來的地方,我在哪裡看到它們,永遠都會是感激,認同和思念。我當然知道“國旗”是敏感的,和許多人一樣,我也為我的身份認同想了很多年,但我不願意逃避交流的機會,或逃避它們對不同的彼此來說目前是什麼。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去塑造與目睹它們以後會是什麼。
請相信我與我所受的教育,都不是為了輕易劃分種族或族群,反而是為了誠心真實去看待所有同與不同的事。
成年後,我決定我必須永遠要比政治的教育更平靜看待這件事,我的認同與看見“國旗”的開心,從不是為了詆毀不同意見的人的價值觀,我跟外國聽眾怎么分享,就會帶著同樣的心意跟任何華人聽眾分享,沒有一絲嘲諷與不敬。
這是我的說明,願與各界互動,個別問題我將在下篇盡心回復,另外回復一些聽眾對演唱會現況的詢問,如果在說明後也無法讓普遍各界感受我做演唱會不是為了一邊傷害別人一邊賺錢,而輿論已做了約定,各界無法平心看待事情真正經過與我稟持的對話心意,不必等到票房回饋,我願承擔一切損失自行取消演唱會,期望以此結束對不滿者的困擾與主辦單位一路來的辛苦。我心誠意不變。”
張懸本人在部落格上對這一事件作出回應,稱自己的言論被誤讀。5日晚間,張懸再通過簡訊向鳳凰網回應此事,並表示以後不再回應此事。
張懸回應簡訊原文如下:
“如我所說,當時我盡力與那位同學平等也平靜對話,我當時所言毫無嘲諷或曾是提及過任何區分彼此的話。該遭遇的我誠心概括承受。謝謝其中願意理解,還原與交流的聽眾和媒體,我無盡感恩。
我盼望這樣的事帶來的不再是辱罵和撕裂,而是任何可能用新的態度去看既有問題的機會。這是我最後能說的。”
2013年11月6日,台“陸委會”回應
台灣歌手張懸在英國演唱時展示青天白日旗,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當局“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013年11月6日在台“立法院”說,如果張懸北京演唱會因此取消,“會心痛”,將盡最大能力讓陸方了解台灣感受。
據悉,張懸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辦小型演唱會時曾展示青天白日旗,在大陸網友中引發議論。張懸在自己的facebook上說,如果外界無法平心看待事情真正經過,“不必等到票房回饋,我願承擔一切損失自行取消演唱會”。
報導稱,王郁琦在答覆民進黨“立委”姚文智質詢時稱,張懸一事凸顯兩岸年輕人在互動中會遇到的問題,是兩岸教育不同的結果,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增加兩岸仇恨,應該彼此了解,互相體諒對方立場,“希望不要泛政治化”,讓張懸有不公平待遇。
他說,會盡所有能力,未來在跟陸方互動過程中,讓陸方了解台灣感受,“將此當做增進兩岸進一步了解的契機”。
有媒體報導,張懸原定2013年12月30日在北京五棵松舉辦演唱會,主辦單位透露已收到通知,演唱會被取消,不過還需要等具體通知。
2013年11月7日,國台辦回應
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表示,“我們希望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多接觸,多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和感情,加強中華民族認同,共同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相關評論

2013年11月7日,據鳳凰網報導,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王欽在台灣《旺報》上發表評論《張懸國旗事件背後的政治分歧》,文章如下:“
著名歌手張懸在英國的一場演唱會中,拿起台灣歌迷帶來的“國旗”,隨即引起現場大陸歌迷的抗議,並引發後續網路上兩岸網民的論戰。由此,一場與政治無涉的音樂活動,演變為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實際上,張懸出身外省家庭,且常往來大陸,之前也未發表過激烈的言論,指其搞台獨自然是言過其實,但為什麼很多大陸人還是無法接受張懸的這一舉動呢?而張懸後續所做的書面解釋,又可以作何解讀呢?
其實這完全可以從兩組概念的區分入手,來分析這一事件背後的政治分歧。張懸說,“旗幟、鳳梨酥、台灣米、高山茶和繁體字,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它們都代表著我來的地方,我在哪裡看到它們,永遠都會是感激、認同和思念。”此話說的不錯,正如德國浪漫主義之父赫德所言,“鄉愁,是最高貴的痛苦”,當身處異鄉時,見到自己的同胞,以及看到與故鄉有關的任何事物,自然會十分激動,而熱愛自己的家鄉更是人之常情,台灣人如此,大陸人亦如是。
也正是因為意識到這個問題,胡錦濤在2008年其著名的“12.31講話”中明確提出,台灣同胞愛鄉愛土的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這一為台灣意識正名的動作,正是要尊重每一個台灣人熱愛家鄉的情感,並防止其被動輒上綱上線到搞台獨。很多大陸人之所以無法接受張懸的這一舉動,其實正是因為沒有認真去思考二者之間的區別,因此採取不理智的舉動,在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同時,還以為自己的感情受到傷害。
但張懸所言“這只是一面旗幟,這不是政治”的說法,也有其問題所在,國旗乃至各種有國家主權意涵的符號,皆與政治相關,而在存在巨大政治爭議的問題上,如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算不算國旗,台灣與中華民國以及與中國的關係,在許多大陸人看來都很容易挑起矛盾,一旦將這些問題展現在非政治的場合,就很容易讓這個活動朝泛政治化的方向演變。
而很多大陸人之所以在此問題存在堅持,可參考另一組概念的界定,台大的張亞中教授曾指出,對台灣地位的主張存在“台獨”與“獨台”的區別,前者主張“台灣獨立”比較容易判斷,但後者則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又表明“中華民國在台灣”或者“中華民國是台灣”,張教授又以其言論內容的明顯程度將後者分為“顯性獨台”和“隱性獨台”。
而對中國大陸來說,不管是“台獨”還是“獨台”,本質都是主張台灣“主權獨立”。這也可以理解,當很多大陸人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這一政治符號的時候,首先想到這是要宣示台獨,或者至少是要標示兩岸的互不隸屬,這對長期接受大一統教育的大陸民眾來說,自然是很難接受的。
區分清楚這兩組概念,有助於釐清這一事件背後的是是非非,實際上,雖然近年來兩岸已經進入大交流大發展時期,但兩岸民眾其實並沒有認真思考過彼此,其結果便是在各種場合不斷上演互相傷害的舉動。而這一事件雖然招致爭議,卻也難得讓許多原本不關心兩岸政治爭議的人們,開始反思兩岸問題,思考對方的心路歷程,這無疑將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當然,這種反思與思考,必須是雙方共同進行的。”
2013年11月11日,香港中評社刊發快評文章:
我們認為,“張懸事件”是單一事件,各類媒體大可不必上綱上線,更加不要藉此挑撥兩岸人民的根本感情,也不要因此過度否定兩岸關係的前途。
我們通過所謂的“張懸事件”,有三個深刻感受:第一,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時代,但還是淺層次的,兩岸之間很多誤解沒有消除,必須正視。第二,兩岸政治對話勢在必行,沒有政治對話,就達不成政治共識,就無法共同面對政治難題,民眾之間的政治誤解也就無法消除。第三,兩岸之間的各種關係中重在維護,互相之間不要在不合適的場所做出不照顧對方感情的動作來,無論官民,兩岸都一樣。
我們注意到,兩岸官方沒有藉此事件展開輿論戰,這對兩岸人民的情感維護是有好處的,做得好!

事件影響

北京演唱會取消
歌手張懸英國演唱持旗引發大陸關注,張懸的經紀人蔡玉青宣布,張懸原預定於12月30日在北京的演唱會,無法如期舉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