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炳

張宗炳

張宗炳(1914~1988),中國近現代著名昆蟲毒理學家,教育家。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我國昆蟲毒理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昆蟲抗藥性機制和治理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完成中國第一部《昆蟲毒理學專著》,他首先發現昆蟲體內產生神經毒素——酪胺,首先提出粘蟲遷飛假說,為中國昆蟲科研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宗炳
  • 出生地:浙江杭州
  • 出生日期:1914年7月17日
  • 逝世日期:1988年1月10日
  • 職業:昆蟲毒理學家,教育家
  • 畢業院校:美國康乃爾大學
  • 主要成就:我國昆蟲毒理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 代表作品:《昆蟲毒理學專著》
生平簡介,往事略集,主要經歷,我國昆蟲毒理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科學貢獻,人才培養,處世立場,他人評說,博學多才,勤於耕耘,揭開神蟲之謎,“從未推辭過別人的請求”,主要論著,

生平簡介

1914年7月17日出生在浙江杭州。是著名哲學家、政治活動家張東蓀的長子。1934年獲燕京大學學士學位,1936年獲研究生院碩士學位,1938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49年-1953年任北京大學生物系教授,兼任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毒理室研究員以及農藥學會顧問、浙江農業大學顧問教授等職。共發表180餘篇論文,出版20餘本專著,主要有《昆蟲毒理學》(1958年、1964年)、《昆蟲毒理學的新進展》(1982年)、《殺蟲藥劑的分子毒理學》(1987年)、《殺蟲藥劑的環境毒理學》(農業出版社1989年)、《殺蟲藥劑的毒力測定》(科學出版社1988年)等。文革時期遭迫害關押入獄。科研成果《昆蟲神經毒素的研究》獲1988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1年擔任中央電大普通生物學專題講座課程主講教師,並參與編寫教材《普通生物學專題彙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1988年1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往事略集

主要經歷

張宗炳16歲考入燕京大學生物系,主修昆蟲學,1934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得到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資助,指定研究河北定縣梨樹害蟲及其防治,遂以此作為碩士論文題目;兩年後完成論文,獲碩士學位。1936年考取僅有的一名生物學庚款赴美留學獎學金後,入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昆蟲生態學;1938年完成“周期性溫度波動對春尺蠖滯育的影響”的論文,獲博士學位。同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短期進修後回國。回國後應邀到上海東吳大學生物系任教。當時上海雖已淪陷,但由於東吳大學地處租界,師生尚能勉強苟安。在其後4年中,他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並曾兼任生物系主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租界也全部淪於日軍鐵蹄之下。張宗炳則隨東吳大學南遷到廣東曲江。數月後,他應聘到成都任燕京大學教授兼生物系主任。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宗炳於1946年隨燕京大學遷回北平,並轉到北京師範大學任生物系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宗炳一直在北京大學任教,先是任動物系教授;1952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的動物系、植物系和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生物系合併組成北京大學生物系,他在生物系繼續擔任教授。從1952年至1988年,曾兼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和浙江農業大學植保系顧問教授。此外,還擔任過中國養蜂學會特邀理事、顧問,中國農藥學會理事、顧問,中國糧油貯藏學會顧問,中國糧油學會糧油貯藏專業學會名譽理事長,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以及《海洋學報》編委等職。1988年因病逝世於北京。

我國昆蟲毒理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昆蟲毒理學在30年代尚未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40年代初,隨著DDT等有機殺蟲劑的問世,迫切需要研究各種科學的使用方法,以便迅速推廣套用,昆蟲毒理學逐漸發展起來。1942年張宗炳到燕京大學任教後,他便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到殺蟲藥劑學的研究,進而轉到昆蟲毒理學上,開始研究DDT對衛生害蟲的防治。抗日戰爭勝利後,他在北京師範大學,得到英國帝國化學公司的資助,開展了DDT、六六六殺蟲劑毒理研究,陸續發表論文多篇。其中代表性論文有:《DDT毒理的研究》(英文)、《DDT、六六六、Chlordan及Toxaphen 4種殺蟲藥劑對榆葉蟲的毒性比較》。
1952年他作為兼職研究員參加了中國科學院昆蟲所毒理室的研究工作。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防止因美軍使用細菌武器引起細菌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傳播,他提出培養對DDT有抗性的家蠅以便研究消滅細菌辦法的課題。經過3年的努力,終於培養出了一個抗DDT的家蠅品系。
1962年,張宗炳開展了昆蟲不育性藥劑方面的研究,希望從這裡開闢害蟲防治的新局面。他與各醫學院、研究所等聯繫,收集了200餘種新的化合物質(多數為抗癌藥劑),進行篩選,發現其中有二三種對昆蟲有效,特別是Thio-Tepa的效力極強。這是我國首先發現的有效昆蟲不育劑,並在家蠅、粘蟲等進行了防治實驗,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因這些不育劑都具有誘使基因突變,甚至有致癌的危險,從而終止深入進行研究與篩選。
農業化學防治中害蟲抗藥性的問題,一直引起學者們的關注。數十年來許多人開展了害蟲抗藥性的研究,其初衷是搞清抗性機制,並從機制入手徹底解決害蟲的抗性。但這一努力並未獲得預期的結果。到20世紀70年代末,有人提出抗性問題並不主要是昆蟲毒理學問題,而是一個種群遺傳學問題,因為抗性的形成是抗性基因頻率由於選擇作用而增加的過程。這一觀點得到學術界的共識。張宗炳根據這一觀點,從1978年後開展了昆蟲抗藥性治理的研究。他領導北京大學生物系的教師,對不同害蟲遺傳形式、不同治理策略(順序輪用、合理混用、棋盤式用藥、高殺死策略等)進行了計算機模擬與分析,結果顯示幾種不同藥劑合理混用能最大限度地延緩甚至阻止害蟲抗性的產生和發展。然後他們又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合作,對模擬結果進行驗證。這方面工作,當時在國內屬於領先地位。
張宗炳一生單獨或與助手等合作發表了近百篇論文和綜述,撰寫了《昆蟲毒理學》、《昆蟲毒力學的新進展》、《殺蟲藥劑的分子毒理學》、《殺蟲藥劑的毒力測定:原理、方法、套用》、《殺蟲藥劑的環境毒理學》等20餘部專著,和10餘部譯作,為我國昆蟲毒理學發展奠定了基礎,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

科學貢獻

1952年張宗炳發現昆蟲在物理及化學壓力下體內會產生一種物質,對神經產生毒害。164年初步鑑定該物質為一種芳香胺類。1980年,張宗炳指導研究生繼續進行這一研究,用紙層析及高效液相色譜(HPLC)方法首次鑑定出這種芳香胺類為酪胺。酪胺正常時以微量存在,但超量時即引起神經興奮甚至阻斷傳導。同時他們又發現酪胺之所以大量產生是由於在某種化學壓力下(如DDT處理),酪氨酸脫羧酶活性大為提高,從而大量酪氨酸脫羧成為酪胺。酪胺在昆蟲體內很不穩定,有一種單胺氧化酶可使它降解為無毒的對羥基扁桃酸,這樣昆蟲就有可能從中毒中恢復。因此,加入殺蟲脒(一種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就可以阻止酪胺被降解,從而增加了毒性。他們還發現一部分酪胺可以被β—羥化成章魚胺。章魚胺也是一種神經遞質、神經激素和調節因子,超量時也會產生不良副作用。在研究酪胺及章魚胺的形成過程中,他們同時發現有環腺苷酸(cAMP)產生,這是由於這兩種胺對腺苷酸環化酶都有激活作用,因而使大量ATP形成了cAMP。在研究上述神經毒素的同時,他們首先證明了昆蟲體內也有神經節苷脂存在,並證明神經節苷脂有保護神經膜不受上述兩種胺以及DDT、菊酯類毒劑的傷害作用。但由於昆蟲體內的神經節苷脂數量極少(僅為脊椎動物的1/300 - 1/1000),因此以前未被測出,且難以產生有效的保護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分別在1984年第17屆國際昆蟲學會、1986年第6屆國際殺蟲藥劑會議、1987年第2屆國際神經學會議上宣讀,引起與會者極大的興趣和好評。
1979年,張宗炳指導一些教師開展蜂王漿中核酸含量及其功能的研究。以後又轉向東方蜜蜂和西方蜜蜂血淋巴蛋白質的差別和卵黃原蛋白的研究,以及蜜蜂屬的鑑定。他用同工酶分析、分子分類的方法,從生化和遺傳的角度肯定了中國蜂屬有6個種,這一結果已得到了養蜂界的肯定。蜂王漿是蜜蜂用於餵飼蜂王和幼蟲的分泌物,有著特殊的生理功能,但對其生理活性成分尚不十分清楚。在張宗炳指導下,1987年組織有關人員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並初步分離出有抑菌活性的幾個組分,它們可能是小蛋白質或肽類物質。
1958年中國科學界的研究重點轉向解決生產中的問題。當時北京大學生物系昆蟲專業的部分教師與中國科學院昆蟲所(後改為動物所)合作,組成一個粘蟲研究協作組,張宗炳是該組的主要成員之一。當時我國東北地區粘蟲為害嚴重,常常在春夏之交突然大面積暴發,但冬季當地卻找不到越冬的蟲卵或蛹。因此我國北方粘蟲蟲源問題,是協作組研究的重點課題。本來張宗炳研究的課題是尋找糖醋酒混合液誘捕粘蟲蛾的代用品。為了測定各種引誘劑的誘蛾能力,協作組在吉林公主嶺的一片空地上設立了20個誘蛾盤,每天定時觀察記錄捕到的蛾數。從1959年4月1日開始,他每天早上都要親自去檢查一次。開始一段時間都沒有發現蛾群,偶爾也只有一二頭。4月30日突然颳起了10級西南風,路上沙塵撲面,當時大家都認為這種情況下不會有蛾了。但張宗炳不願丟失一個數據,還是頂著大風走很遠的路去觀測。使他吃驚的是,在20個盤中竟捕到600多頭蛾,第二天風小了,仍捕到200多頭,第三天降為10餘頭,以後又很少見到蛾了。這一事實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當時還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當年5月7日,又颳起了7級西南風,結果誘蛾數量又猛增到200餘頭。在這一事實的啟發下,張宗炳開始研究西南風與東北粘蟲發生的關係。他查閱了1955—1958年4年的氣象資料及誘蛾記錄,發現春夏之交有南風或西南風發生的後一天,東北地區的誘蛾數量常常急劇增加。據此,張宗炳及其同事在粘蟲組1959年的哈爾濱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了東北粘蟲蟲源的假說:粘蟲是長距離遷飛的昆蟲,可藉助風力從數百乃至數千里外的南方遷飛到北方為害。它在北方當地無法越冬,因此不可能找到越冬蟲源。後來經過許多昆蟲工作者的多方努力,這一假說終於得到了證實,並進一步發現粘蟲並不是直接由長江以南的越冬地遷飛到東北的,而是在早春由湖南、兩廣等越冬地遷至蘇北、河南等處,繁殖一代後,第二代成蟲再遷飛至華北、東北等地為害的。目前這一理論已成功地套用在我國粘蟲預測預報的方案中,並獲得國家科委和教委的科研二等獎。

人才培養

張宗炳十分重視獲取和交流信息,注意瀏覽各種最新資料,並善於從中撲捉世界最新的科學動態,從而把握所從事的科學研究方向。他不僅在昆蟲毒理學的研究上堪稱我國學科帶頭人,而在昆蟲形態學、營養學、遺傳學、生態學上也有突出成就。他從教數十年,開設的課程幾乎包括了動物學的各個方面,有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組織學、遺傳學、動物生理學、細胞生理學、無脊椎動物學、生物製片學、達爾文主義、經濟昆蟲學、生物統計學、普通生物學、昆蟲毒理學、分子毒理學、生物學引論等等。而且其中50年代開設的昆蟲毒力學,80年代開設的殺蟲藥劑的分子毒理學,都是填補我國教學空白之舉。
張宗炳十分重視基礎課的教學,直到71歲高齡時,他仍承擔了全校公共課普通生物學的部分教學任務,以及全系的公共課生物統計的教學。這些課都是150人以上的大課、對一般中青年教師來說,都感到相當吃力,而張宗炳卻主動承擔,樂此不疲,因而受到師生一致好評。張宗炳備課極為認真,不管是新課還是講授過多次,較為熟悉的課程,他都要參考許多最新的資料,補充新的內容,寫出詳盡的備課筆記。因此他講的課總是很吸引人,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張宗炳工作效率之高,達到驚人的程度。在他一本記事冊中可以看到,從1985年1月至4月,除春節休息兩周,病假半周外,他查閱了1970—1984年全部《經濟昆蟲學年鑑》;寫出了下半學期要開的普通生物學和生物統計兩門課的備課筆記;審查、修改了《農業百科全書》中的部分條目;把50年出版過的一本小冊子《殺蟲藥劑的毒力測定》擴充為35萬字的專著;完成了《環境毒理學》專著的校定工作;寫出了“新農藥的探索”和“拒食劑與穀物保護”兩篇綜述性文章;到天津昆蟲學會、北京植保站、北京農林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防治室等單位作了多次學術報告;同時還完成了指導研究生的日常工作。由此可見他的精力何等的充沛。甚至在晚年還同時擔負了指導三個不同領域科學研究的重擔。
張宗炳善於團結各種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在學術問題上從不保守,總是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別人。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從不計較個人名利。他十分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即使是自己主持的項目,在發表成果時他總是把別人放在前面。正因如此,連許多外系、外單位的同志都願意在他指導下工作。他這種誨人不倦、熱心求實的作風,深受同行和學生們交口稱讚。

處世立場

有的人存在著嚴重的個人主義,為學位而學術,一切以個人利益和個人興趣出發,患得患失。清華大學機械系金屬試驗室的一個老教授由於害怕把學問傳授給助教以後會影響自己的地位,竟將新的參考書收起來,不給助教看,試驗設備也不願讓助教使用。像這種為學術而學術,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的情況在舊知識分子身上比較普遍,張宗炳就曾以自己的親身體會為例,檢討了這種錯誤思想,他說,“在成都燕京大學的時候,在教授群中靠近革命的人只有很少幾位,而許多人當時是很不進步的,解放以後,他們都變了,都前進了。但是,我不是為他們的進步而慶幸,反而在背後譏諷他們投機……在這一時期,我也參加開會與參加工作,都是為了表現自己'出出風頭',在人面前現一手而已,於是困難發生了,當工作不順利了,當人家不請我開會,工作了,我便立刻消極,而情緒一下低落,但為維護我的'自尊心',我就躲避到業務中去,美其名曰'鑽研業務'。”

他人評說

博學多才,勤於耕耘

先生深厚的生物學及數理化基礎,精通英語,懂德、法及俄語,又勤於讀書,知識淵博。先生終生教書育人,先後開設14門課,幾乎包括了動物學的各個領域,如普通生物學、無脊椎動物學、動物生理學、遺傳學、組織學、生物統計、昆蟲毒理學和分子毒理學等。這些課他講起來都得心應手、生動活潑,深受學生的歡迎。
先生一生勤於耕耘,辦事效率極高,故著作甚豐,有25本專著,150餘篇論文。其中《昆蟲毒理學》(1964,1985)對我國毒理學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先生性格開朗,興趣廣泛,在書法、油畫及詩詞等方面也有相當造詣。

揭開神蟲之謎

粘蟲曾是東北地區一大害蟲。大發生時大片禾穀常一掃而光,且能成群結隊地轉移,浩浩蕩蕩飛越江河山嶺,無可阻擋,故有行軍蟲之稱。但到了冬季又不見它的蹤影,地上地下無處覓,翌年春夏之交又會突然冒出,來無影去無蹤,故俗稱神蟲。
先生於58年參加了北大和動物所組成的粘蟲研究組,赴東北地區幫助解決粘蟲問題。在吉林公主嶺地區,研究組設定了20個誘蛾盤研究粘蟲的發生規律,每日清晨先生都去田間檢查誘得的蟲數。由4月開始每日誘得的並不多,少則則無,多則數吩咐。4月30日颳起十級西南風,皆以為當夜誘不到蛾子了。但次日檢查時大出意料,竟誘得600餘只。兩次大風,兩次誘蛾高峰,先生思路頓開,粘蟲蛾可能是隨大風由很遠的南方遷飛來的。循著這個思路,先生查閱了55-58年的氣象資料和誘蛾記錄,發現春夏之交凡南或西南大風過去,次日必是蛾高峰,他又查閱了一些文獻,於是一個新的假說就形成了。1959年,在黑龍江省農科院召開的粘蟲越冬問題學術討論會上,先生作了“粘蟲隨風遷飛假說和越冬問題”的報告。提出粘蟲可能在南方越冬,春季隨大風遷移到北方繁殖為害,秋季又返回南方。後經許多科學家的多年努力,證實並豐富了這個假說,粘蟲是神蟲之謎就這樣被揭開了。

“從未推辭過別人的請求”

先生是知名學者,和國內外科學界有著廣泛的聯繫,有很多來訪者和投信者。所討論的問題涉及面十分廣泛,有昆蟲學、毒理學、統計學、醫學,甚至哲學等等。先生博學多才,思維敏捷,常能在複雜的現象中捕捉到關鍵的環節,又加謙和近人,故常使來訪者和學生們高興而來滿意而去。
先生桌面上常堆有厚厚的來信和審稿,處理這些要花去他很多時間,先生都樂而為之。一次先生在教學和寫作繁忙時收到一本個人求審的書稿。先生說:“最近實在太忙,這又來了厚厚的一本。”我說:“若太忙,是否把這本個人求審書稿辭去?”先生說:“不好,我從未推辭過別人的請求。”由這句話可看出先生助人為樂的高尚精神。

主要論著

1 J.T.Chang. A generalized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formula for biological process. Bull. Western China Research Society. 1945, 15:208.
2 J.T.Chang. Number of tentacles in Hydra vulgaris as a genetic character. Nature. 1946, 157:728.
3 J.T.Chang. Studies on the toxicity of DDT. Peking Nat. His. Bull. 1948, 17(1):5-15.
4 J.T.Chang. Gammexane as a mosquito larvicide. Peking Nat. Hist. Bull. 1948, 17(1):17-21.
5 J.T.Chang. Studies in the residual killing potency of gammexane. Peking Nat. Hist. Bull. 1948, 17(2):109-114.
6 J.T.Chang. The insecticidal value of DDT. Peking Nat. Hist. Bull. 1948, 17(2):115-125.
7 J.T.Chang. Notes on some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on tobacco Aphids. Peking Nat. Hist. Bull. 1948, 17(3):187-196.
8 J.T.Chang. Further studies on gammexane as a mosquito larvicide. Peking Nat. Hist. Bull. 1948, 17(2):205-214.
9 J.T.Chang. Laboratory tests with gammexane on househould insects, with species emphasis on cloth insects. Chin. J. Zool. 1949, (3):62-68.
10 張宗炳. DDT,六六六,Chlordan及Toxaphen 4種殺蟲藥劑對榆葉蟲的毒性比較.昆蟲學報,1950,1(2):136-142.
11 張宗炳.水螅觸手數目的觀察.動物學雜誌,1950:109-117.
12 張宗炳.生物製片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51年第一版,1957年第二版.
13 J.T.Chang. Regeneration of leg and tracheal gill of an ephemerid naiad. Chin. J. Exp. Biol. 1951, 3(2):97-105.
14 J.T.Chang. The number of tentacles regenerated in hydra in relation to the original number of tentacles. Peking Nat. Hist. Bull. 1951, 19(4):427-435.
15 張宗炳.鹼性磷酯酶在水螅體內的分布.生理學報,1952,(3-4):187.
16 張宗炳.E605防治吹綿介殼蟲的初步報告.昆蟲學報,1954, 4(1):99-102.
17 張宗炳.原子能在昆蟲學中的套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7.
18 張宗炳.昆蟲毒理學(上、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1959年第一版,1965年第二版.
19 張宗炳.施用殺蟲藥劑引起昆蟲再增猖獗I、Ⅱ、Ⅲ.昆蟲知識,1957, 3(3):97, (4):145, (5):193.
20 J.T. Chang et al. Nutritional requirement of the common housefly, 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 Nature. 1958, 181:556.
21 張宗炳,孫令銜編譯.殺蟲藥劑的化學及套用.上海:商務印書館,1956.
22 張宗炳.殺蟲藥劑的毒力測定.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
23 張宗炳.農業害蟲防治.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
24 張宗炳.害蟲發生預測預報的生物統計.昆蟲知識,1960. 6(2):52.
25 張宗炳.核酸信息與遺傳.生物科學動態,1962, (6):1.
26 張宗炳.殺蟲藥劑與昆蟲生理代謝.昆蟲學報,1962, 11(3):291.
27 張宗炳,鄧崇根.666及DDT對池塘魚類害蟲的防治及對池魚的影響.水生生物集刊,1962, (2):113.
28 張宗炳.蠟紙粉膜法.植保學報,1962, 1(2):45.
29 張宗炳.核酸密碼的進展.生物科學動態,1963, (6):1.
30 張宗炳.一個單體與雙體混合的核酸密碼.北京大學學報,1963, (1):87.
31 張宗炳.殺蟲藥劑毒力測定的統計與分析.植物保護,1964,2(3):125.
32 張宗炳.在遺傳與發育中的控制與通訊.生物科學動態,1964, (5):11.
33 張宗炳.昆蟲的抗性測定與異質性.昆蟲知識,1964, 8(3):136.
34 張宗炳.666對粘蟲的毒性及666的增效劑.植保學報,1964, 3(2):111.
35 張宗炳.昆蟲不育性藥劑及其生理機制.植物保護,1966, 2(6):271.
36 林昌善,張宗炳.粘蟲發生規律的研究Ⅱ粘蟲季節性遠距離遷飛的一個模式.植保學報,1964, 3(2):93.
37 張宗炳,姜永嘉.昆蟲不育性藥劑的研究ⅢThio—TEPA對家蠅不育性效果的試驗.昆蟲學報,1964, 13(5):679.
38 張宗炳.蠅類的化學防治·殺蟲藥劑及昆蟲毒理學的進展(1)·科學出版社,1964, 222-243.
39 張宗炳.DDT與666在昆蟲體內的代謝及其毒理機制·殺蟲藥劑及昆蟲毒理學的進展(1)·科學出版社,1964, 74-108.
40 張宗炳.殺蟲藥劑的持久毒性.植物保護,1966,4(3):112.
41 張宗炳.害蟲綜合治理以化學防治為主,兼論加強昆蟲毒理學的研究.農藥檢定通訊,1980, 2(1).
42 張宗炳.關於粘蟲遷飛起因的一個假說.昆蟲知識,1980, 17(6):281.
43 張宗炳.糧食害蟲防治中所用的新殺蟲藥劑及其毒理機制.1980,第二次全國糧油貯藏專業學術交流會文集,10-27.
44 張宗炳.殺蟲藥劑的選擇性(一)、(二).昆蟲知識,1981, 18(4): 178; (5):228.
45 張宗炳.昆蟲神經生理與神經毒劑(一)、(二).生物科學動態,981, (5):1; (6):1.
46 張宗炳.正確認識與發揮化學防治在害蟲綜合治理中的作用.世界農業,1982, (6):37.
47 張宗炳.蜜蜂與殺蟲藥劑.中國養蜂,1982, (2):25.
48 張宗炳等.神經毒素的研究I酪胺作為神經毒素.1982,北京農藥學會論文集,第24頁.
49 張宗炳.昆蟲毒理學的新進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
50 張宗炳.除蟲菊酯及其類似物作為穀物的保護劑和毒理機制(一)、(二).糧食貯藏,1982,(3):2; (4):1.
51 張宗炳.蜜蜂的性別決定與單雌生殖產生純合子雌蜂的可能性.中國養蜂,1983 (1):5.
52 張宗炳.關於松毛蟲防治的一點意見.北京林學院學報,1983, (4):28.
53 張宗炳,吳士雄,金恆亮.DDT中毒昆蟲釋放的神經毒素的鑑定.科學通報,1983, (4):256.
54 張宗炳.化學防治在害蟲綜合防治中的地位與作用.森林病蟲通訊,1983, (1):25.
55 張宗炳.多等位基因的基因平衡學說(純合子雌蜂可能性的另一學說).中國養蜂,1983, (3):1.
56 張宗炳.害蟲綜合治理與自然防治.農墾生防,1983, (9-10):16.
57 張宗炳.害蟲綜合治理——一種治蟲新觀點.北京農業科學,1983, (1):19.
58 Zhang Zongbing (J.T. Chang), Wu Shixiong, Jin Henliang. Identification of insect neurotoxin released by DDT prostrate cockroaches. Kexue Tingbao. 1983, 28(9):1288.
59 J.T. Cha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insect neurotoxin released by DDT prostrate cockroaches (Periolaneta americana) and DDT induction of tyrosine decarboxylase. XV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 1984, Hamburg, p.723.
60 張宗炳.從害蟲綜合治理談農藥的發展.北京農業科學,1984, (1):3.
61 張宗炳.全部種群治理(TPM)——一種害蟲防治的新策略.昆蟲知識,1985, 22(3):137.
62 張宗炳.害蟲綜合治理的概念與要點(一)、(二).植物保護,1986, 12(1):29; (2):39.
63 張宗炳.農藥與蜜蜂中毒.中國養蜂,1986, (4):15.
64 張宗炳.昆蟲神經生理與神經毒劑.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65 張宗炳.害蟲綜合治理.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66 張宗炳.防止昆蟲抗藥性的發生與發展.植物保護,1986, (6):30.
67 張宗炳譯.動物的行為.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68 張宗炳等譯.殺蟲藥劑的生物化學和生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69 張宗炳.防止昆蟲抗藥性的發生與發展.植物保護,1986, (6):30.
70 J.T. Chang et al. Studies on insect neurotoxin. Third China-Japan Symposium on Pesticides. Beijing, China. 1986, p. 165.
71 J.T. Chang et al. Enhanced production of tyramine and octopamine as the cause of synergism of chlordimeform towards deltamethrin. V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esticide Chemistry. 1986, Ottawa, Canada. 3D:20.
72 J.T. Chang et al. Protective function of gangliosides against the disruptive action of DDT and deltamethrin. Insect Neurochemistry and Neurophysiology. 1986, p. 239.
73 J.T. Chang et al. Enhanced increase of tyramine and octopamine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monoamine oxidase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hlordimeform towards deltamethrin. Insect Neurochemistry and Neurophysiology. 1986, p. 409.
74 J.T. Cha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esterase isozymes of six species of honeybess Apimondia. 3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griculture. 1987, Warsaw, Poland. p. 71-72.
75 J.T. Chang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esterase isozymes in 4 races of Apis mellifera, 6 species of Apis, 9 genera of Apioideam and 7 families of Hymenoptera Apimondia. 3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griculture. 1987, Warsaw, Poland. p. 72-73.
76 J.T. Chang et al. Binding of biogenic amines to gangliosides. 2nd World Congress of Neuroscience. 1987, p. 1854.
77 J.T. Chang et al. Detection of gangliosides in insect. 2nd World Congress of Neuroscience. 1987, p. 1855.
78 張宗炳.昆蟲遷飛的行為學分析.昆蟲知識,1987, 24(6):362.
79 張宗炳.害蟲綜合治理與害蟲抗性治理.植保參考,1987, (2):10.
80 張宗炳.殺蟲藥劑的分子毒理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
81 張宗炳.殺蟲藥劑的毒力測定:原理、方法、套用.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
82 張宗炳.殺蟲藥劑的環境毒理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