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初

張宇初

張宇初(1359年—1410年),字子旋,別號耆山,明代正一派天師,是歷代天師中最博學者之一,有道門碩儒之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長子,明洪武十年(1377年)嗣教,為第四十三代天師。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敕受“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總領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勵修節以格神明,誥封其母包氏為清虛沖素妙善玄君,命建齋設醮於(南京)紫金山和神樂觀。1390年被召入朝覲見,降敕重建大上清宮。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宇初
  • 字號:字子旋(音XUAN,別字)
    別號耆山
  • 所處時代:明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1359年
  • 去世時間:1410年
  • 職務:正一派天師
  • 信仰:道教
  • 父親:張正常
人物生平,史籍記載,學術理論,作品,

人物生平

洪武二十四年(1391)旨諭禁私出符篆,賜龍虎山天師正一玄壇印,以俾關防符籙,鎮護名山(見《皇明恩命世錄》)。建文時,一度受貶,遂於鄉里黃箬峰下 (今龍虎山東南十里處)構峴泉精舍居之。
明成祖朱棣即位,入賀至闕,賜以緡錢修葺大上清宮。永樂四年(1406)敕諭編修道書,命早完進來,以通類刊板。五年曾三次建齋篆於朝,帝有器物厚賜,並給驛券還山。六年、七年,兩次奉諭往武當山(今湖北均縣)尋訪張三豐。永樂八年羽化。藏蛻於峴泉。
耆山公志於文二十餘,博通諸子之學。認為文之正氣乃三光五嶽之靈,“發而為文,文所以載道也,文著而後道明”。著作遺世者有《峴泉集》十二卷(見《道藏》,《四庫全書》錄為四卷),《道門十規》,《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四卷,及詩文序論等文章,為方內方外之士所敬重。並擅畫墨竹,精於蘭蕙,兼長山水。曾畫《秋林平遠圖》,洪武三十一年所畫的《夏林清隱圖》軸傳世,現存日本,永樂八年羽化。

史籍記載

張宇初自幼喜讀書,除熟諳其世傳的符籙齋醮術外兼博攬眾家之長,尤善於詞墨,為當時名人雅士所重。蘇伯衡稱其“形峻而學廣,靈仙飛化之變”,梵祝禳祈之靈異。“ 儒經釋典……諸子百家,多所涉獵… …”宋濂亦贊曰:“穎悟有文學, 人稱為列仙之儒”。“… …國初名僧輩出,而道家之有文者獨宇初一人……”。
張宇初於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為第四十三代天師。十一年入朝,十三年敕受“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領道教事。十六年命建玉籙大醮於紫金山。十八年命其祈雨於神樂觀,即刻應驗。二十二年奏準降敕重建龍虎山大上清宮。二十四年受賜“正一玄壇之印”。建文(公元1399-1402)中,居鄉咨肆不法,被撤印誥。成祖即位詔令復職。永樂元年(公元1403)命其陪祀天壇。四年,命其編修《道藏》,五年命就朝天宮建玉籙大齋。六年(1409)七年(1410),曾兩度受命尋訪張三豐,皆無結果。羽化後由下任天師續編《道藏》。

學術理論

以貴虛為主論
天師道經過宋元的發展,到明代已極為興盛,上自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下迄五十代真君張國祥以至明亡,歷代天師皆救授為正一教主大真人,領道教事。視秩正二品,設贊教、掌書等佐理之官,家世與孔子並傳,得到明王朝的特殊禮遇。但這種形式上的興盛更需要思想理論做根基,繼承和闡揚道教義理,這內在的精神則顯得更十分重要。四十三代真君省山公張宇初,就是這內在精神的陶鑄者。他在編修道藏之餘,撰定了《道門十規》,以規訓道流。主張以文彰道,平生論著雜文甚多,指出“文可以載道,文著而後道明”。有《現泉集》十二卷傳世,提出了以“虛”為主體和道理融一的哲學思想。王紳在《序》中稱其所著《沖道》《慎本》諸篇,.“非惟有功於玄教,其於世教有裨焉”。
耆山公發揮《老子》“道沖,而用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第四章)的哲學思想,作《沖道》篇,吸取列、莊惟道集虛的思想,通過對“虛”與“實”的認識,得出“非虛則物不能變化周流’陽動靜為用的的貴虛道論。提出以太虛為體、陰哲學思想·。((泉集·沖道》篇(下只引篇名)說:“夫天地之大,以太虛為體。而萬物生生化化於兩間而不息者,一陰一陽動靜往來而已矣。”
因為天地之體是虛空的,寥漠無際,所以通過陰陽動靜的作用,便有了宇宙萬物的生化。而蘊藏在太虛之中,使萬事萬物生化不息的主宰者。就是“道”,也就是“理”。譽山公說:“非道之大,理之精,其能宰乎至神至妙之機乎。”(《沖道》)認為“凡寒暑之變,晝夜之殊。天之運而不息者,昭而日星,威而雷霆,潤而風雨霜露;地之運而不息者,峙而山嶽,流而江海,蕃而草木鳥獸。一皆囿於至虛之中,而不可測其幽微神妙者,所謂道也,理也。”然而,萬物的生化訊息,雖是由於陰陽動靜的作用,但皆自“氣”而生,“氣”才是陰陽變化的實質。他在《生神章·序》中說:“萬物皆自一氣而生,氣分而太極判,兩儀、四象、五行各位乎氣之中,由五行之氣布而萬匯生,生之無窮。”這就歸復《莊子》、《管子》、《韓非子》以理釋道的說法。由此而形成以道為主,太虛為體,氣為質,陰陽五行為用的哲學思想體系,代表了當時的道教哲學思想。
耆山公的這個哲學思想,本身就是建立在道家道教學說基礎上的。自然要套用到道教修道養生中去。他提出“天性人心其理一”,認為天地有一太極,心亦為太極。而且物物皆具是性。從而將道性過渡到人性。他在《太極釋》中說:“性秉於命,理具於性,心統之之謂道。道之體曰極。”既然,心亦是一太極,理亦具之,那么道以虛為體而可生化含養萬物,而修道之士若能體道致虛,虛心不要為物滯塞,則“萬有皆備於是矣”。進一步闡發了虛靖先生的心性學說。提出了“致虛為宗”的教義。認為只有“知致虛則明,明則淨,淨則通,通則神,神則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無不應、無不達矣。”(《沖道》)致虛即是通神達道的玄機。
對於修道者來說,致虛首先必須修心,使"L”不被物雜,感物不動,無思慮塵欲,虛明純一,則性命之道備矣。性命之道的煉養方法,既要注重心性的修養,又要重視命功修煉,養神與鍊氣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香山公嘗在《問玄》篇中說:“善言仙者,止曰無視無聽,抱神以靜。是以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主張修道者不要“溺於金石草木,雲霞補導之術”。當“明乎身心神燕,自然之理。”(《還真集序》)對內丹之道的煉養,認為當以“神室為丹之樞扭,日魂月魄為真鉛真汞也。陽升陰降不離子午之方。”如此若能“會二五之精,凝九一之氣。養之內曰丹,施之外曰法。”(《問玄》)內丹外法同樣都要明其事理,內養以成金丹,以成仙壽。秉內修之功,施之於外,則諸法方可起妙用。
在這個方面,表現了與虛靖先生基本相似的態度,實現了向黃老列莊歸復的特點。
其道教學說
1、申明道統源流,上攀先秦道家。其《道門十規》開首即言:“雖有道經三寶之分,而始自太上授道德五千言於關尹。”意味著他堅決以老子為道教宗源。並且,他還在《道門十規》中分列兩種他頗有微詞的道教發展過程,即:“若文成五利之以金石草木徒殺身取禍,遂世稱方術”;以及“外而施之,則有禱祈祠祝之事,自寇杜葛陸之徒,其說方盛”。他指出:“然二者太上之初所未彰顯”。因此,他認為,以“金石草木徒殺身取禍、世稱方術”的,和“寇杜葛陸之徒”所盛行的“禱祈祠祝之事”,都並非正道,都“去太上立教之本、虛無清靜、無為不言之妙,日遠矣”。
2、內煉為本、性命雙修。《道門十規》中,他規誡各派道士都應該以“真功”為基本,注重內煉修丹,他在其他詩文著作中,也多涉及內丹方面的內容。他明確指出“坐圜守靜為入道之本”。他還痛斥當時流行的采戰御女之術,稱“必喪身亡命而後已”。強調必須性命雙修,反對單修性而沉空滯寂。
3、內煉為本的齋醮道法。張宇初強調內煉為外法之本,一切齋醮祭煉、各派雷法,均須“明性命根宗,累積真功實行”。如超度靈魂,必須要自己先內煉成丹,然後以己之真陽點化鬼魂的靈魄(見《道門十規》);如施道行法,必須要“性天道法”“心地雷霆”,然後才能“靜則金丹,動則雷霆”,達到祈雨求晴,誅妖降魔,禳災去凶等目的。(見《峴泉集》)
4、繼承天師道風,清整戒律清規。張宇初提倡天師道初期的遺風,強調道士必須嚴格遵守戒律清規,也將全真道初期踐行的艱苦儉樸風氣推廣到道教各派,包括正一道。《道門十規》中嚴厲規誡道士:“至若趙歸真、林靈素之徒,偶為世主之所崇敬,即為富貴所驕,有失君臣之分,過設誇誕之辭,不以慈儉自守,亦取議當時後世多矣,是切為後誡!”

作品

著有《峴泉集》十二卷,《道門十戒》一卷,《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 四卷,輯錄其祖《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七卷等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