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棟

張學棟

張學棟,字易罡,號一葫。山西祁縣人,一九六二年生。高級建築師。多年來,曾在山西、四川海南廣西、等省以及北京南京等市先後從事建築設計、房地產開發、政府管理研究與實踐等工作。有同名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學棟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一九六二年
  • :易罡
  • :一葫
  • 籍貫:山西祁縣
基本簡介,個人成就,個人履歷,出版書籍,社會活動,稱號,來歷,英雄事跡,

基本簡介

現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縣級行政管理研究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級建築師,九三學社第十三屆中央委員、社中央海外聯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工業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兼職教授。
九三學社第十一屆、十二屆、十四屆中央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中央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其中: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任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掛職)。

個人成就

多年來,曾在山西、四川、海南、廣西、等省以及北京、南京等市先後從事工程設計、房地產開發、政府管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工作。
曾經參與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多個重要課題的調研,如“政府機關效率標準研究”、“政府管理創新研究”、“公共部門應急管理研究”、“總部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電子政府發展研究”、“中國縣級政府改革研究”等 。完成九三學社中央報送全國政協提案多件,內容涉及“社會中介組織培育與發展”、“科教興國戰略實施”、“電子政府建設”、“政府應急管理”、“人才能力建設”、“縣級行政改革與縣域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農村公共物品提供的法制保障”等,多件提案被全國政協立案或作為大會發言;為“北京市中關村建設、北京市農業現代化”、“北京市城市保護與發展”提出建議。
2006年在中央統戰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經驗交流暨表彰會上,榮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先進個人”稱號。
長期專注於傳統文化與創新思維的研究,因提出圖*像思維理論,曾榮獲美國加州、內華達州2005年政府獎。 2006年6月在美國聖地亞哥市召開的設計與流程科學學會"世界創新大會"上,榮獲"喬治·科茲梅茨基獎"。表彰圖·像思維理論(易·像學說)在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思維創新研究方面的成就。
2008年6月在台灣亞洲大學舉行的國際設計與流程科學學會(SDPS)“設計與流程全球的合作:跨學科、跨行業、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榮獲該會(SDPS)院士稱號。
2012年5月29日因張學棟提出的圖·像思維理論(易·像學說)在跨學科跨領域思維創新研究方面的傑出成就,被國際跨領域高級研究院(ATLAS) 聘請為首批院士。這也是中國大陸第一位享此殊榮的學者。
多次應邀為地方政府、大專院校及外國培訓團進行專題學術講座,包括:政府管理創新與實務,現代服務業發展與總部經濟,傳統文化與創新思維等。

個人履歷

1981-1985年太原理工大學建築學專業學習。
1985-1989年四川德陽建築規劃勘測設計院助理建築師、建築師、設計室主任。
1989-1992年華南熱作學院園林系講師、海南開發建設總公司物業公司建築師、項目經理。
1992-199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行政公署專員助理、地區招商中心總幹事、高級建築師。
1994-1995年北京建築工程學院高級建築師。
1995年---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聯絡部副主任、主任、副秘書長。

出版書籍

發表論文70多篇、出版《機構革命》(合著)。
2004年3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圖·像思維-對自然·人·社會和諧共融觀的整體感悟》,提出圖·像思維理論(易·像學說)。
2005年發行《易·像藝術-張學棟心靈藝術》郵票。
2006年1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圖·像思維與哲學》(易罡、嚴放著);《圖·像思維與道學》(易罡、梓寧著);《圖·像思維與文學》(易罡、阿東著);《圖·像思維與佛學》(易罡、智宣著)。
2007年10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圖·像思維與人生》(易罡、劉堅著);《圖·像思維與水》(易罡、國嶺著)。

社會活動

2009年11月應邀在北京為來自非洲法語國家國小校長研修學員們作了“孔子學說與兒童啟蒙教育——兼談快速學習漢字的藝術與技巧”的專題學術講座。
圖片為非洲法語國家國小校長研修班全體學員和漢字網學術顧問張學棟合影
張學棟

稱號

戰鬥英雄

來歷

張學棟(1920.3~1953.7),安徽省靈璧縣九頂區高圩鄉泥湖村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244團一營二連班長。1953年7月16~17日參加東山保衛戰英勇獻身,被評為華東軍區戰鬥英雄

英雄事跡

張學棟出生於貧農家庭,自幼種田,16歲時,父母先後病故。民國37年外出做生意,途中被國民黨軍抓去當兵。民國38年1月,在淮海戰役中被俘,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244團一營泰安連五班。不久,任班長,並在戰鬥中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渡江戰役中榮立一等功,後南下福建
1953年7月16日,張學棟帶著胃腸病初愈的虛弱身體參加東山保衛戰。經過一晝夜激戰,7月17日下午,進犯的國民黨軍已被打得焦頭爛額,紛紛向艦艇逃命。但一股被困於214高地來不及潰退的殘兵,憑著地堡、濠溝等掩體作垂死掙扎。中國人民解放軍前線指揮部命令:“全殲214高地敵人!”張學棟和戰友們以猛烈的炮火向214高地進攻。但敵人居高臨下,火力也很猛,解放軍兩次衝鋒,傷亡不少,副排長犧牲了,排長也負傷。於是,張學棟挺身而出,端起衝鋒鎗朝敵堡迂迴前進。才前進幾米,大腿和頭部就負了傷。他咬著牙,忍著傷痛,艱難地匍匐到敵堡跟前。這時,敵堡里仍不停地射擊,解放軍仍無法前進一步,且繼續有所傷亡。在這緊急關頭,張學棟毅然躍起,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敵堡槍眼。敵堡頓成啞巴,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上214高地,全殲殘敵。人們都稱張學棟是黃繼光式的戰鬥英雄。1953年8月,華東軍區政治部追認他為華東軍區戰鬥英雄。其生前所在的班被命名為張學棟班,靈璧縣人民政府將其生前所在的村命名為張學棟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