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春(潁州區三塔集鎮洲孜村支書)

張學春(潁州區三塔集鎮洲孜村支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學春,52歲(2016年),擔任潁州區三塔集鎮洲孜村支部書記10年。

於2016年5月16日10時逝世在工作崗位上。曾一年幫全村167人脫貧,訊息傳開,潁州區三塔集鎮洲孜村村委會主任李玉章哭了,貧困戶劉麗哭了,那些曾經與他發生過矛盾,對他心懷不滿的村民哭了。“他是為了全村241戶村民儘快脫貧,才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張學春擔任洲孜村支部書記10年,提起他,村文書趙子山聲音哽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學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逝世日期:2016年5月16日10時
  • 職業:潁州區三塔集鎮洲孜村支部書記
  • 信仰:共產黨員
  • 主要成就:一年幫全村167人脫貧 
人物生平,為政舉措,家族成員,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據趙子山介紹,早在去年春季,他就發現張學春的精神狀態較差,經常發燒、感冒。大夥勸他多休息,抽時間到醫院做個詳細檢查。
“老趙,從以前的大趙村算起,我已經做了17年的村支部書記,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現在國家給我們提供了好機遇,咱們得抓住。”張學春回應道。
趙子山還想說點什麼,李玉章站在一旁向他擺了擺手。與張學春相處近20年,李玉章深知這位“老搭檔”的脾氣。
就這樣,張學春繼續投入扶貧工作,隨後而來的是夏秋兩季的秸稈禁燒。
據洲孜村幾名村幹部回憶,去年的夏秋秸稈禁燒分別歷時一個月,禁燒期間,張學春早晨8點上班,翌日凌晨1點下班,夜間就睡在田間地頭的帳篷里。
就是這個時候,大夥發現張學春的身體更差了,感冒、發燒的頻率更加頻繁。但是,張學春的解釋是,夜間天氣涼,可能凍著了。

為政舉措

“2015年我們村有37戶167人脫貧。”提起村裡的產業扶貧計畫,村主任李玉章感到欣慰。
住院期間,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村裡的工作,每隔兩天就把李玉章等人邀到病房,了解村裡的扶貧進展。
“老張,經過調整,咱們村入檔貧困戶還有193戶716人。今年脫貧432人,2017年脫貧230人,2018年脫貧54人,你就放心吧!”5月16日上午,看完李玉章帶來的扶貧計畫,張學春安靜地閉上了眼睛。

家族成員

看到張學春的手垂了下去,弟弟張學勤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趴在病床上失聲痛哭。張學勤的思緒回到1984年,那一年哥哥張學春成為大趙村的村幹部,那一年張學勤11歲,父親去世。
張學勤本以為哥哥擔任村幹部後,會在政策上照顧自己一二,直到他成家立業。但是,每次村里下發的救助名單上均沒有他的名字。
16歲那年,張學勤與哥哥鬧翻,兄弟二人大吵一架後,張學勤離開了村子。離開前,他對哥哥說:“不混個樣子出來,我誓死不回家。”
張學勤難以忘記的事情還有,農村低保政策剛剛實行時,幾名村幹部建議:“學春,你母親年事已高,常年有病吃藥,給她弄個低保名額吧?”
“那不行,我是村支部書記,全村誰都可以吃低保,唯獨我母親不行,她看病求醫的錢由我們兄弟幾個承擔,不用大夥操心”。張學春一口回絕。
如今,張學勤早已事業有成,兄弟二人的感情也已恢復,但是對於自己的哥哥,他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5月16日,張學春看完村扶貧計畫,雙手垂下的那一刻,張學勤突然理解了哥哥常說的一句話:“人活著總得有點追求。”

軼事典故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張學春和村“兩委”成員經過廣泛調研,決定在村里發展大棚蔬菜種植,以產業發展引導村民徹底脫貧。說乾就乾,在鎮區領導的支持下,張學春帶著村“兩委”成員四處取經,跑項目,勸說外地的種植專業戶來洲孜村流轉土地,從事大棚蔬菜種植。在他們的努力下,不僅外地村民來此種植大棚蔬菜,本地村民也紛紛效仿,洲孜村的大棚面積已達110多畝。這些大棚蔬菜種植戶主要流轉貧困戶的耕地,投入生產後優先招聘上百名貧困戶從事日常管理、貨物裝卸等工作,增加了他們的家庭收入。
小劉莊自然村村民劉麗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據介紹,劉麗年過半百,丈夫因車禍殘疾,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家境困難。村裡的蔬菜大棚建成後,她家的耕地流轉了出去,每畝地每年可以獲得1000多元的流轉費,劉麗在蔬菜基地打工,每天收入50元左右,“現在日子好過多了,生活不成問題”。“2015年我們村有37戶167人脫貧。”提起村裡的產業扶貧計畫,村主任李玉章感到欣慰。
“洲孜村的發展,就是他一直的追求。”張學春病逝的訊息傳到洲孜村,幾名村民說。
據介紹,這幾位村民以前與張學春的關係並不好。2009年,洲孜村號召村民集資,修建張莊自然村到甘莊自然村的水泥路。村民的集資款進入財政賬戶後,項目遲遲未批,村民認為這筆錢被張學春挪用,於是到紀檢部門反映了相關問題。
經查,原來因為區劃調整,三塔集鎮由阜南縣劃歸潁州區,相關工作正在對接階段,致使項目遲遲未能審批。
面對村民的不解,張學春並無怨言。他反覆在阜南縣和潁州區之間奔波,完成了相關手續。2015年,道路修建完工,沿線3個自然村1400多名村民從此告別鄉間土道。
“我們一直想當面對他說聲對不起,但永遠沒有機會了。”5月18日,張學春的追悼會上,幾名村民滿懷遺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