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勤(雲南大學原副校長)

張克勤(雲南大學原副校長)

張克勤,男,漢族,1958年12月生,貴州省黔西縣人,教授,曾任雲南大學副校長。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克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貴州省黔西縣
  • 出生日期:1958年12月
  • 職業:雲南大學原副校長
  • 畢業院校:貴州農學院
人物履歷,歷來兼職,任免信息,成就和榮譽,

人物履歷

1995.9-1998.7,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1998.7-2001.1,雲南大學,工業微生物發酵工程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
2003-2015.12,雲南大學,省部共建雲南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實驗室主任;
2015.12-, 雲南省部共建雲南大學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
2001.1-至2019年2月,雲南大學,副校長;
張克勤張克勤

歷來兼職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雲南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雲南大學省工業微生物發酵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微生物資源研究與套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香港大學南開大學兼職教授;教育部第四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八、九屆評審委員;SCI源刊《Fungal Diversity》執行副主編、《菌物系統》、《菌物研究》編委;中國菌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微生物學會、遺傳學會理事。

任免信息

2019年2月,省人民政府決定: 免去張克勤雲南大學副校長職務;

成就和榮譽

主要工作經歷、研究方向、成果及突出貢獻: 1981年畢業於貴州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1989年獲真菌學碩士,1995年破格晉升教授,1998年晉升博士生導師,1998年在中國農業大學獲博士學位,1989年和1992年在英國大學作訪問學者,1998年作為雲南省跨世紀一層次人才引進到雲南大學。
主要從事線蟲生防微生物領域中食線蟲真菌的研究,成為該領域的全國學術帶頭人之一。在雲南大學建立了線蟲生防研究中心,領銜並形成了一支有12位固定研究骨幹,30名博士和碩士生組成的有影響的線蟲生防研究團隊。研究涉及了食線蟲真菌資源、分子系統學、套用價值評估、殺線蟲毒素代謝物、土壤抑菌作用、製劑工業化生產、侵染線蟲關鍵酶基因的克隆和高效表達等方面,形成了線蟲生防從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到成果轉化的研發體系。
在我國食線蟲真菌研究領域做了開拓性工作,報導的種類占全球已知種類的1/3以上,其中包括20多個新物種。開展了食線蟲真菌分子系統學研究,修定了食線蟲真菌的屬級分類系統,將頗有爭議的21個屬合併為3個屬,澄清了這類群菌物長期混亂的狀況;研究揭示了土傳類病害生物防治的瓶頸問題——土壤抑菌作用,並提出了解除土壤抑菌作用的方法;開發了國內第一個獲得農藥三證並實現規模化生產的線蟲生物農藥產品——“線蟲必克”。首次報導了50多種真菌具有產毒素殺線蟲的功能,分離、純化、鑑定了20多個有殺線蟲活性的分子結構式,其中8個為新的化合物。對真菌侵染線蟲的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分離純化了10多個具有侵染線蟲活性的蛋白酶,克隆了3個侵染線蟲的蛋白酶新基因,成功地實現了基因的異源表達,完成了重組蛋白的免疫鑑定。
先後主持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國家重大基礎前期研究項目(973前期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財政部成果轉化項目、雲南省科技攻關項目等多項重大課題。
先後在《Mycological Research》、《Mycologia》、《Fungal Diversity》、《Nova Hedwigia》、《Cryptogamie Mycologie》、《Mycosystema》、《真菌學報》、《植物病理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50多篇,其中SCI論文65篇;申請發明專利10項;出版《食線蟲菌物研究》、《食線蟲菌物分類學》、《食線蟲菌物生物學》等4部專著。
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年科技標兵,全國優秀教師,2002年獲第五屆“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1994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2001年獲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主持完成的“根結線蟲生防真菌資源的研究與套用”項目於2004年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11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承擔博士生、碩士生的教學工作,先後為研究生開設《科學研究的程式和方法》、《微生物發酵工程》、《高級真菌學》等課程,培養博士後2名,博士20多名,碩士40多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