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儉望門投止

《張儉望門投止》是一篇文言文作品,出自《後漢書·黨錮列傳》。

原文,注釋,譯文,

原文

張儉字元節,山陽高平人,趙王張耳之後也。父成,江夏太守。儉初舉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謝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為東部督郵。時中常侍侯覽家在防東,殘暴百姓,所為不軌。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覽遏絕章表,並不得通,由是結仇。鄉人朱並,素性佞邪,為儉所棄。並懷怨恚,遂上書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於是刊章①討捕。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後流轉東萊,止李篤家。外黃令毛欽操兵到門,篤引欽謂曰:“張儉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縱儉可得,寧忍執之乎?”
欽因起撫篤曰:“蘧伯玉②恥獨為君子,足下如何自專仁義?”篤曰:“篤雖好義,明廷③今日載其半矣。”欽嘆息而去。篤因緣送儉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經歷,伏重誅者以十數,宗親並皆殄滅,郡縣為之殘破。
中平元年,黨事解,乃還鄉里。大將軍、三公並辟,又舉敦樸,公車特徵,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獻帝初,百姓饑荒,而儉資計差溫,乃傾竭財產,與邑里共之,賴其存者以百數。
建安初,征為衛尉,不得已而起。儉見曹氏世德已萌,乃闔門懸車,不豫政事。歲余,卒於許下,年八十四。
(《後漢書·黨錮列傳》)

注釋

①刊章:詔令上刪除告密人的名字。 ②蘧伯玉:春秋時衛國的大夫,很講義氣。
③明廷:漢代對縣令的敬稱。

譯文

張儉字元節,山陽高平人,是趙主張耳的後代。父親張成,任江夏太守。張儉最初被薦舉為茂才,因為薦舉他的刺史不太好,便託病不去就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他出任東部督郵。當時中常侍候覽家在防東,殘害百姓,行為不軌。張儉檢舉彈劾侯覽及其母親的罪惡,請朝廷誅殺侯覽。侯覽扣壓了奏章,不能上達皇帝,因此兩人結仇。張儉的同鄉朱並,向來品性謅佞邪惡,為張儉所不齒,朱並因此懷恨在心,於是上書告發張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結為私黨,朝廷刪削掉奏章上朱並的名字發下,下令逮捕張儉等人。張儉被迫逃命,困頓窘迫,四處奔逃,看到人家就投宿,人們無不敬重他的姓名行止(《辭源》“名行”條。在語境中似“名聲品行”更好)都冒著家破人亡的危險收留他,後來流轉到東萊郡,藏在李篤家。外黃令毛欽率兵到李篤家搜捕,李篤把毛欽叫到一旁對他說:“張儉知名天下,雖然逃亡,並非有罪。即使張儉可以抓到,難道你就忍心拘捕他嗎?”毛欽起來拍一拍李篤說:“蘧伯玉以獨自當君子為可恥,足下怎能以仁義自專?”李篤說:“我雖然嚮往道義,今天尊駕也得到一半了。”毛欽嘆息而去。
李篤趁此機會將張儉送出塞外,因此能夠幸免於難。他所經過的地方,有幾十人遭受極刑,宗族親戚都被滅絕,郡縣因此遭到嚴重破壞。
中平元年,黨事解除,張儉回到家鄉。大將軍、王公都徵召他,又薦舉他為敦樸,公車特徵,從家中請出,任少府之職,他都沒有應召。獻帝初年,百姓遭饑荒,而張儉家資產略能維持溫飽,於是拿出所有的財產,與邑人共同享用,靠張儉活下來的有幾百人。
建安初年,朝廷徵召他做衛尉,不得已而就職。張儉看到曹氏的德運已經顯現,就辭官不做,閉門謝客,不問政事。一年多後,張儉在許縣去世,時年八十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