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郎(《水滸傳》人物)

張三郎(《水滸傳》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三郎為《水滸傳》中人物張文遠,惜因好色與閻婆惜通姦,閻婆惜被宋江殺死,變成鬼魂,來找張文遠(張三郎),把他帶回陰間。

張文遠執著於欲望,明明知道對方是鬼,仍--由於張文遠過度的執著貪婪,因而喪命。貪圖片刻溫存,但美麗過後,厲鬼索命,他就掉到地獄去了。人為財(色)死,鳥為食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三郎
  • 外文名:Zhang Sanlang
  • 出自:《水滸傳》
  • 原名:張文遠
  • 執著於:欲望
《活捉三郎》動作難度很高,同時十分要求演員的配合度,不經學過不可能會演,學了也要千錘百鏈才演得好,這是一出醜角與花旦兩個人的對手戲。隨著師承不同,演法也有不同。
故事很簡單,閻婆惜被宋江殺死,變成鬼魂,來找張文遠(張三郎),把他帶去陰間。然而戲的內涵卻異乎尋常的深刻,用流行的辭彙,可能比較好解釋,那是“欲望與死亡”牽扯在一起,一種分也分不開的關係--人為財(色)死,鳥為食亡--由於張文遠過度的執著女色,因而喪命。
古人對欲望的態度,其實沒有排斥,只是講究克制與忍耐。現代人不明就裡,動不動就講解放,好像古人不懂解放,其實《活捉三郎》演的正是解放欲望所帶來的嚴重後果。耶穌說“世上的水喝了還是會渴”,這是宗教上對欲望的生動比喻,可是常人不能理解,情願做欲望的奴隸,飲鴆止渴。
張文遠執著於欲望,明明知道對方是鬼,仍貪圖片刻溫存,但美麗過後,厲鬼索命,他就掉到地獄去了。有些帶著解放觀念的人,以為閻惜姣與張文遠追逐愛情是無罪的,他們把《活捉三郎》視為悽美的一齣戲。這是過度解讀,根本兜不攏,是一個誤解。
閻婆惜(閻惜姣)一身縞素,髮際掛著長長的紙錢,走著魂步,身子忽高忽低,一會兒從上場門出來,一會兒從下場門出來,造型與動作將舞台變的鬼氣陰森(喜歡把燈光打暗,造型與動作變得模糊,實非智舉,無法看清演員的表演)。她感傷的唱著:“馬嵬埋玉,珠樓墮粉,玉鏡鸞空月影。莫愁斂恨,枉稱南國佳人”,來到張文遠家的門口叫門。
張三郎聽到了,問:“外面是哪一個在叫門啊?”對方回答:“是奴家”。 張三郎揣摩:“奴家?奴家必定是位女客。半夜三更來尋我,我張三郎準定是走了桃花運了”。人鬼殊途,其實鬼是不能隨便進入人的領域,除非你要它。張三郎聽到是奴家他這念頭一動,鬼就進來了。
他又問:“你是誰?”對方要他猜,張三郎將認識的女人一一說出,這暴露了張三郎的好色貪婪。最後,張猜不著,說:“嘿呀呀,費了半天的勁,怎么都猜不著,請你自己說了吧”。鬼回答:“你且開了門,自然認得的”。如果張三郎懂拒絕,或他知這是閻惜姣的鬼魂,他就可以排斥它,但沒有,他竟開了門,開門揖盜,是自己甘願去受鬼的剝奪。
鬼化做風閃進門,張念道“好個矩(鬼)頭風”,這句蘇白,引得觀眾大笑。既感覺有鬼當知警惕了吧?一次一次的失守,他意志不堅,使他掉入鬼的陷阱,怎么也逃不出鬼的操控。然而最可嘆的是,他還自以為有辦法,想與鬼討價還價,甚至想占鬼的便宜,你想,這位張三郎能得到什麼樣的後果?
最後是活捉,緊張的讓人倒抽一口氣,三郎本來的小丑臉,變成黑臉;同時運用甩髮表現人臨死前的驚慌、痛苦。一般演法是:閻惜姣開始捉人,唱倒板後,在三鑼中,三次掃過張三郎的頭,在這剎那之間張三郎要變臉,以藏於袖中之黑油膏塗臉,同時甩掉高方巾,露出尺許甩髮。緊接三個“搜場”鑼鼓,甩髮左、中、右旋繞三匝。
閻惜姣唱著她因張而死的悲慘遭遇,邊唱邊繞著桌跑,來回追逐三郎。三郎在繁弦促節中,弓彎兩腿,走矮子步,頭部隨之而抽送。閻越唱越快,越追越緊,三郎倒圓場也越退越速。這退著走很難,練上功夫才配合得上。
最後,三郎被閻勒住脖子,三郎將衣領撐高,舌頭一伸,仿佛沒了氣;閻惜姣兩手往上提一次,三郎身子就縮一截,提著提著,張文遠竟像一張紙片在空中飄,失去了重量。
從戲的表面上看,鬼利用人不當的欲望與執著,奪走人的性命。然而細究其理,應該是人不當的欲望與執著,惹引鬼魂上身,意識不清,白白放棄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文字是轉帖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