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門

弘道門

始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為當時孔廟的大門。“弘道”為清世宗據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語命名並書寫匾額。清雍正七年據《論語》“人能弘道”欽定命名,以讚頌孔子闡發了堯舜禹湯和文武周公之道。門下有元碑兩塊,東四棱碑為“曲阜縣歷代沿革志”。記載了曲阜的變遷沿革,史料價值很高西碑為“處士王處先生墓表”頗有書法價值,是1966年移入孔廟保管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弘道門
  • 始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
  • 事件:孔子闡發
  • 實質頗有書法價值
典故,人文歷史,

典故

“人能弘道”,說明了人在歷史發展、歷史創造中的主觀能動性。原來,南宋時這裡是一片桃林,還留下了一個反映朱熹小時候勤學苦練的《半畝方塘二度桃》的傳奇故事呢!據說朱熹五歲時,就已通曉《孝經》大意,從小立志崇聖傳道,在書上題曰“不如是,便不成人。”六歲仲春時節的一天清晨,朱松推開西廂的窗戶,深深地被滿園春色所吸引,便囑朱熹抄寫唐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句。由於朱熹無意間的粗 心,把桃花之“桃”字寫成了“挑”字,寫好之後拿給了父親眉批,朱松很嚴肅地批評了他,並當場將詩詞大意講給朱熹聽。朱熹很受感動,立即主動向父親請求重寫一千個“桃”字。這時窗外雷聲大作,風雨交加,把滿園的桃花都打落在地。而朱熹不為外界所干擾,仍專心致志地在抄寫。朱熹的這種精神感動了上蒼,當朱熹一千個桃字寫好之後,滿園的桃花又重新盛開了。這個故事世代相傳、家喻戶曉,對尤溪的莘莘學子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是非常大的。

人文歷史

弘道門始建於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原門三間,當時是孔廟的正門,永樂十三年(1415年)後成為二門。明弘治年間重修孔廟時,改建為五間,石柱木構。清初名“天階門”,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皇帝欽定為“弘道門”,後由乾隆皇帝題寫“弘道”二字豎匾立於門額。此門高9.92米,長17.28米,寬8.96米。闊五間,深2間,3門,單檐歇山頂,灰瓦綠邊,七檁三柱分心式木架,檐下施五踩重昂斗拱。梁枋肥寬,平板枋高狹,均呈清代特點,只有外檐八角石柱側角升起,當是明代遺物。
“弘道”二字出自《論語·衛靈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原意為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人能總結闡發前人之道而成為聖人。此處借“弘道”二字,讚揚孔子闡發了堯舜禹湯和文武周公之道,集先聖先王之大成,成為“千秋帝王之師,萬世人倫之表”。另有一層意思是說人們要想在學問上有所成就,就得踏入“弘道”之門,學習孔子的思想學說,才將是前途無量。(孔子認為,人隨著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能主動地、逐漸地認識原來未被人知的各種事物的內在規律和原理,是之謂“人能弘道”;而萬事萬物的規律和原理是無意識的客觀存在,是沒有主觀能動性的,它只是被動的被感知,被感知得多少,取決於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發揮的程度,是之謂“非道弘人”。)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觀點,反映了他的人本思想,具有唯物辯證的成分。
道門下原有石碑兩幢,東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縣歷代沿革志”,記載了曲阜在元代以前的歷史沿革概況,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西碑是元代“處士王先生墓志銘”,頗有書法價值。二碑發現於曲阜城東舊縣村,後移入孔廟。現移至於漢魏碑刻館保存展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