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雷大教堂

弗洛雷大教堂

弗洛雷大教堂位於佛羅倫斯天主教廣場上。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瑰寶,冠佛羅倫斯眾教堂之首。大教堂始建於 1296 年,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菲利波·布魯乃列斯基設計。整個建築呈圓柱形,全部用綠、白兩種大理石砌成。1431 年建成穹頂,1470 年採光亭竣工。教堂的八角形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內徑為 43米,高 30 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臘式圓柱的尖頂塔亭,連廳總計高達 114米,巨大的穹頂依託在交錯複雜的構架上,下半部分由石塊構築,上半部分用磚砌成。為突出穹頂,設計者特意在穹頂之下修建了一個 12 米高的鼓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弗洛雷大教堂
  • 地理位置佛羅倫斯天主教廣場
  • 始建:1296 年
  • 類別:建築
概況,內景,旅遊提示,《聖母升天圖》,《天堂之門》,

概況

 弗洛雷大教堂,全稱“聖瑪利亞·德爾·弗洛雷大教堂”,位於義大利中部的“鮮花之城”佛羅倫斯的天主教廣場上。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瑰寶,冠佛羅倫斯眾教堂之首。大教堂始建於 1296 年,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菲利波·布魯乃列斯基設計。整個建築呈圓柱形,全部用綠、白兩種大理石砌成。1431年建成穹頂,1470 年採光亭竣工。教堂的八角形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內徑為 43米,高 30 多米,在其正中央有希臘式圓柱的尖頂塔亭,連廳總計高達 114米,巨大的穹頂依託在交錯複雜的構架上,下半部分由石塊構築,上半部分用磚砌成。為突出穹頂,設計者特意在穹頂之下修建了一個 12 米高的鼓座。為減少穹頂的側推動,構架穹面分為內外兩層,中間呈空心狀。大教堂建築的精緻程度和技術水平超過古羅馬拜占廷建築,為減少穹頂的側推動,構架穹面分為內外兩層,中間呈空心狀。大教堂建築的精緻程度和技術水平超過古羅馬和拜占廷建築,其穹頂被認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第一個作品,體現了義大利人奮力進取的精神。
弗洛雷大教堂弗洛雷大教堂
弗洛雷大教堂弗洛雷大教堂

內景

弗洛雷大教堂不僅以其建築聞名,而且也是一座藏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珍品的博物館。收藏的珍品中有義大利雕刻家道納太羅的作品《先知者》雕像,這是道納太羅於 1423~1425 年在大教堂的鐘樓凹龕上雕刻的大理石像。先知的光頭禿者,雖其貌不揚卻極富智慧,他略微低頭,似乎在向觀眾訴說。大理石浮雕“唱歌的天使”是義大利雕刻家戴拉·羅比亞的作品,這是他於 1435 年在大教堂內唱詩席上雕刻的。幾位天使身著大眾服裝,既無神聖光環又無背部翅膀。前面兩位天使攤開讚美詩,互相搭肩正齊聲高唱讚歌,其神態莊重但氣氛親切。此外,義大利雕刻家狄·盤果約 1420 年在大教堂側門上雕刻的《聖母升天圖》,也十分珍貴。大教堂內還陳列著各種壁畫,許多畫家都曾在此學習人體的透視畫法和各種姿勢,這些壁畫被稱為人體的百科全書。大教堂旁有一座由著名畫家喬托設計的哥德式大鐘樓,建於 1359 年,高85 米,由各色大理石砌成,晶瑩清雅,頗為壯觀。從裡面 370 個台階拾級而上,可直達頂樓,飽覽佛羅倫斯市區風光。大教堂對面則是一座八角形浸禮所,其建築風格十分講究,地板和天花板都用大理石鑲嵌,看上去絢麗奪目,3 扇鍍金的青銅大門富麗堂皇,門上富有生氣的浮雕十分精緻,是義大利畫家和雕刻家洛倫德·吉貝爾蒂父子用了 48 年時間完成的,其中以“天堂之門”最為有名。浸禮所內則有後期拜占廷式的義大利最精美的鑲嵌圖案。
弗洛雷大教堂弗洛雷大教堂
弗洛雷大教堂弗洛雷大教堂

旅遊提示

門票:教堂大廳免費,教堂圓頂6歐元/人。
弗洛雷大教堂弗洛雷大教堂
開放時間:教堂大廳:周一、周二、周三、周五10:00到17:00;周四10:00到15:30;周六10:00到16:45;周日13:30到16:45: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10:00到15:30。
教堂圓頂:周一到周五8:30到19:00;周六8:30到16:00。

《聖母升天圖》

這是一幅具有恢宏氣勢的巨大壁畫,描繪了聖母升天的神聖瞬間,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畫中,站於地面上的是仰天呼送聖母的人們,動態不一,但神情卻是一致的虔誠,中間是一群被天使們簇引,身穿紅衣的聖母,上方是有天使相隨的上帝。這是提香早期作品,構圖莊嚴,描繪真實細膩。
《聖母升天圖》《聖母升天圖》
畫面人物和環境樸實清晰的形式感,使其成為當時的傑作。畫中每個人都像雕像一般結實,但都處於靜態,猶大被從門徒中分離出來,置於餐桌另一邊,處在被審判的地位。這種構圖和造型,表明當時畫家還不能深刻描繪人物個性所致。可見科學走進繪畫和世俗人性戰勝神性只是剛剛開始。《聖母升天圖》 卡斯塔尼奧是佛羅倫斯寫實主義畫家中有重大影響的畫家。他曾和多納太羅烏切羅等一起參加描繪佛羅倫斯大教堂的圓頂玻璃畫,他以傑出的寫實技巧而驚倒四座。在這幅聖母升天圖中,畫家以擅長的寫實手法塑造了聖母和聖人形象,聖母端坐於天使托著的雲梯,呈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有徐徐上升之感,聖人與天使作對稱狀分立兩側,襯托出神聖莊嚴的聖母形象,聖母被深重外衣包裹著,形成清晰的金字塔式外輪廓,穩定而不可動搖,這與徐徐上升的雲梯又構成靜和動的對比美感,衣褶變化厚重而有體積感,明顯吸收了多納太羅的雕塑造型因素,強調了雕刻般的素描效果。

《天堂之門》

《天堂之門》,青銅浮雕,高565厘米, 吉貝爾蒂創作於公元 1425-1452 年,現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洗禮堂東面大門上。
《天堂之門》《天堂之門》
十五世紀初,義大利的美術突然繁盛起來,先是壁畫,然後是雕塑,各種藝術形式紛紛跳出教會模式的禁錮,在宗教允許的範圍內進行著全新的藝術創作。義大利由此在歐洲大陸首先進入文藝復興時代。吉貝爾蒂就是這個時期雕塑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天堂之門》浮雕則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1401年初,吉貝爾蒂參加佛羅倫斯洗禮堂大門浮雕創作比賽獲得第一名,並耗時21年完成了洗禮堂的第二座大門的浮雕創作。1425年,他開始創作洗禮堂的第三座大門浮雕,共用了27年才告完成,這就是《天堂之門》。大門共有兩扇,每扇門上的浮雕作品都分為五塊,採用聖經舊約傳說中的十組故事為題材。雖然表現的內容仍然是宗教故事,但卻具有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新的藝術語言。在浮雕作品中,吉貝爾蒂成功地借鑑了繪畫的藝術手法,利用高低不同的凸起,細膩地塑造了一個個人物形象,利用透視的手段來再現人物的位置、空間的環境和深度,近處的人物最大,遠處的較小,直到最遠方融入背景,造成了很強的景深感。鍍金的表面則使整個浮雕洋溢著一種黃金色的空氣和輕霧的感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對這組浮雕作品讚賞不已,也是他給予了作品以《天堂之門》的名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